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10名“烟台许振超式知识型职工”各自亮绝活 [打印本页]

作者: 钱锴    时间: 2009-9-20 01:58
标题: 10名“烟台许振超式知识型职工”各自亮绝活
今年8月开始,市总工会联合在全市开展的“寻找烟台许振超”活动,历时3个多月终于落下帷幕。通过层层推荐和市民评选,最终产生了于建友等10名“烟台许振超式知识型职工”。经市总工会研究决定,同时还授予于建友等10人[/img]   于建友等10名[/img]    工作在不同的行业,但每人都揣着一手绝活,都是所在行业的佼佼者。   <STRONG> “医界许振超”高振利 </STRONG>   作为一名烟台毓璜顶医院的普通医生,高振利凭着一股钻劲,创新了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新术式,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发明了“尿道碎石取石钳”、“多功能测体温盘”获得国家专利。高振利是个有心人,孩子依偎着给他用耳挖掏耳朵,他却将耳挖想象成探进尿道的取石钳,为此发明了尿道碎石取石钳,结果不用开刀,便能够解除病人的痛苦。    <STRONG>“抹灰状元”于建友</STRONG>    1980年,19岁的于建友高中毕业,从山东龙口的一个渔村来到原烟台市建筑工程公司(现在的烟台建设集团),当上了一名抹灰工。数年后,他通过勤学苦练,练就了一手抹灰绝活,在全国青工技术比武中荣获“抹灰状元”,从而一举成名。    自从干上“泥瓦匠”,于建友就下定了决心,要干就干得最好。从抹灰工学徒干起,他就钻了进去,人家看似简单的活,于建友硬是琢磨出了大学问。照着师傅的技术和几十年不变的工具,于建友敢于创新,研制出“瓷砖打眼器”。于建友还拿起笔墨,将抹灰心得整理成册,撰写了“瓷砖镶贴模具法”、“内墙抹灰新工艺”等工艺论文。他发明的瓷砖快速镶贴工作台,投入使用后,工效却提高了3倍以上!有了绝活。他无私传授工艺,搞好传帮带,一批于建友式的抹灰骨干成为我市建筑业的[/img]  <STRONG> 敢于“破难”的唐建军</STRONG>    唐建军,今年37岁,1990年参加工作,在烟台罐头厂车间里一干就是14年,工作兢兢业业。为了研究新项目,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他的绝活是敢于“破难”,勇于向关键技术挑战。唐建军重点对食品加工中无菌灌装、无菌包装生产技术和超高温瞬间灭菌、超高压、微波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将这些食品业难题解决方案运用到生产中去,仅水果加工一项,每年就为山村果园公司带来近亿元的效益。    唐建军不盲目崇拜和迷信外国技术,进口设备出故障了,他和工友集思广益,把机器维修好,节省了大量资金;果汁管路每次冲洗后,都会产生近百吨废水,他痛在心里,自发研制出节水装置,将废水二次利用,用来冲刷周转箱、地面等,为公司节省了成本。   <STRONG> 模范带头的曲模范</STRONG>    就像父母给的名字一样,曲模范自参加公路建设工作以来,始终保持吃苦耐劳的精神,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尽管患有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但他一年365天几乎没有喘息的工夫,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    2000年,烟台市公路局给予嘉奖奖励,2001年以来连续三年被市局记“三等功”奖励,2003年被烟台市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所领导的集体先后荣获“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   <STRONG> “双语司机”吕秀芝</STRONG>    吕秀芝是烟台城市公交总公司的一名“三星”级出租汽车驾驶员,自1994年踏上这个工作岗位以来,她始终把“诚实守信,真情奉献”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立足岗位作奉献。在工作的十年里,她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驾驶员、全国汽车客运系统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她所驾驶的出租车被授予“省级优质服务车”、“党员车”和“雷锋车”。    吕秀芝给自己定了四条要求:礼貌待客要“热心”,照顾乘客要“细心”,帮助乘客要“诚心”,热情服务要“恒心”,她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民俗学、英语等,为乘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STRONG> “自学成才”的 顾建东</STRONG>    顾建东为鲁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能动分厂电作业区作业长。他1990年被调到公司电气技术水平要求最高的主电室,负责世界首台美国进口的 C C U R O L L轧机电气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他提出并被公司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及小改小革共300多条项,累计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一千多万元:他提出的轧机调整采用 P L C控制的改造方案,当年减少故障停机时间35小时,直接效益40余万元;他负责的全数字调速器嫁接改造,使轧机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较以前减少70多小时,当年创效益180余万元……在设备管理上,他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使设备故障停机时间由以前30小时/月,下降为现在的不到5小时/月,为公司创效益800余万元。  <STRONG>  真金不怕火炼的李杰锡</STRONG>    李杰锡调入蓬莱市黄金冶炼厂以来,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和勇于攻关的拼搏精神,在黄金领域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他一共主持完成科研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十几个,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主持完成的“低温焙烧预处理一氰化金泥全湿法冶炼新工艺”每年为企业增加效益513.65万元,获得国家经贸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研究的“两步沉淀法净化贫液工艺”每年为企业节省资金50.5万元。他完成的“氰化二浸渣预选甩尾再磨再浸工艺”打破了两段磨矿传统模式,为企业年创效益505万元。他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黄金冶炼氰化尾渣去氰提金及综合利用”技术,每年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目前已申请国家专利,获得“中国黄金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STRONG>“救捞专家”戚明</STRONG>    戚明自踏上潜水工作岗位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从<img src=http://www.cncraftinfo.com/bbs/images/c.gif width=1 height=3><img src=http://www.cncraftinfo.com/bbs/[/img]<!--输入-->记录:1 页码:1/1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bbs.56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