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主席巴特尔就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与网民交流
[打印本页]
作者:
marses9289
时间:
2009-9-21 00:58
标题:
主席巴特尔就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与网民交流
主席巴特尔就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与网民交流 主持人: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我国包括内蒙古也受到很大影响。请巴主席介绍一下内蒙古受到的影响和面临的困难,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巴特尔:去年的金融风暴冲击了我国经济,从南方迅速了波及到北方,从下游迅速地波及到上游。在经济危机中内蒙古经济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主要影响是三个方面:一是对工业的冲击最大。工业增速大幅回落,10月份以来逐月下降,从前三季度增长29%下降到12月份仅增长3.3%;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大幅降低,电力负荷明显下降,蒙西地区最高供电负荷从1100多万千瓦下降到600多万千瓦。二是对财政税收产生不利影响。第四季度,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回落28个百分点。三是失业明显增多,就业压力骤然加大。据劳动保障部门统计,到去年12月底全区有1.4万人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企业内部隐性失业人数达8.5万人,两项合计约10万人。 在困难和挑战的面前,全区上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自治区政府迅速出台了电力多边交易、减免企业税费、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等八项措施,各地区、有关部门也都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想了很多办法,从目前情况看,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比如电力多边交易政策从去年11月17日启动以来,到12月底带动电力负荷增加近200万千瓦。从今年1月份的情况看,工业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比如工业增速提高,产品价格小幅回升,发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增加等等。 当前,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快使停产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根据工业经济部门统计,受金融危机冲击,全区四分之一左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个别地区停产企业甚至超过了一半。为解决这一问题,自治区政府责成各盟市迅速成立工作组,逐一对停产半停产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开展现场办公。按照分类实施的原则,一是对有市场、有潜力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通过落实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帮助尽快恢复生产;二是对自身能力有限、发展空间不大的企业,加快进行企业重组,增强企业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在保障职工权益的前提下,退出市场。通过这些措施,争取在二季度使停产企业恢复过半。 主持人:听了主席的介绍,我们对内蒙古自治区应对金融危机充满了信心。自治区这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已经连续七年经济增长指标在全国位列第一,今年自治区确定经济增长指标是13%,全国是8%,请问巴主席完成这个目标内蒙古自治区有多大的把握? 巴特尔:去年内蒙古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62亿元,增长17.2%,增速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这样的成绩,进一步增强了全区干部群众的发展信心。今年,自治区确定了GDP增长13%的预期目标,与去年相比有所下调,但是在全国总体格局中,仍然保持领先水平。 内蒙古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不断完善的铁路、公路、电网基础设施、较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一大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重大项目正在建设中,发展的后劲比较足。同时,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将逐步扩大,为内蒙古优势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加剧,倒逼我们苦练内功,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这些都是内蒙古发展的契机。只要我们把握好机遇、发挥好优势,坚定信心、冷静思考、积极应对,实现13%的目标是有把握的。 主持人:从内蒙古的经济特点看,经济发展主要还依赖于投资的拉动。请巴主席介绍一下自治区是如何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的?今年的投资规模预计有多大?主要投入哪些领域? 巴特尔:从客观上分析,内蒙古的经济是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左右,近年来内蒙古通过多元化的引资,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十一五”的前两年我们分别完成投资3300亿元、4400亿元,去年完成了5600亿元,三年累计完成了投资13000亿元。今年自治区确定的投资目标是7100亿元,增长的幅度非常大。 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三块:一是争取企业投资,特别是中央大企业投资。在今年计划实施的150个自治区工业重点项目中,央企投资项目有6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我们要确保这些项目尽快实施,并积极争取央企新的投资。同时,对于其他企业,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论投资规模大小,我们都将积极争取。二是争取银行信贷资金。去年全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000亿元,今年的目标是新增1500亿元,贷款总量达到6200亿元。为此,我们鼓励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加强同银行的联系,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同时政府采取优惠政策,为银行扩大信贷创造良好环境。三是争取社会投资。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民间投资。 资金投入的方向主要是六个领域。一是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过去,内蒙古在加大粮食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可能许多人不太了解,内蒙古是中国的重要产粮地区。内蒙古的粮食产量已经排在全国前列,除了人均产粮在全国排第三以外,同时每年还向区外输送100亿公斤的商品粮,今年我们还制定了百亿斤粮食增产的计划。除了实施粮食增产工程外,在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还要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做好农村牧区安全饮水、通电、通路、通邮、沼气建设等工作。二是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建设力争分别完成投资300亿元,民航机场建设完成投资20亿元,电网建设完成投资200亿元,邮政、电信便民设施完成投资50亿元。三是工业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工业要力争完成投资3500亿元,组织实施150项自治区重点工业项目。四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我们将继续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以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建设,这些生态工程对内蒙古的生态改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五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我们将新建3万套共135万平方米的廉租住房,组织实施煤矿、林区和农垦棚户区改造,继续推进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六是社会事业基础建设,包括农村牧区初中校舍改造、学生宿舍建设、基层卫生院和文化站建设,还力争开工建设内蒙古科技新馆,扩建内蒙古干部保健院,加快内蒙古蒙医医院建设。 主持人:听了巴主席介绍,我们确实感到很振奋。目前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请您介绍一下自治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如何?下一步将如何调整? 巴特尔:近年来,内蒙古通过实施“三化”战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突出地表现在工业比重明显提升,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的重大跨越。与2002年相比,内蒙古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了17.2个百分点,达到48.9%,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农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 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自治区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在大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逐年下降。与2002年相比,三产比重下降了8.5个百分点。二是在工业经济结构内部,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六大产业两个半”的问题,能源、农畜产品加工和冶金中的钢铁这两个半产业发展得比较好,但其他产业的整体实力还比较弱。 去年以来,市场需求大幅波动,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起伏加大,对自治区经济的冲击比较大。因此,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一是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为突破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这是我们推动结构调整最有力的手段。总的要求是做到“三个转变”,就是转变把配置资源作为招商引资唯一条件的做法,规范资源配置行为;转变资源配置过度集中于煤化工和电力产业的现象,调整资源配置方向;转变只重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和后续产业发展的短期行为,促进资源开发地区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煤炭和新建电源规模,合理确定煤化工建设规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引导企业大力开发优势突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三是以技术改造为动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50亿元的技改贴息专项资金。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抓住当前原材料和设备价格下降的机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产业升级。 主持人:近年来内蒙古的能源、化工和高耗能工业发展迅速,但也带来环保压力较大的问题。请问巴主席,自治区将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巴特尔: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内蒙古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从节能情况看,呈现出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的良好态势。特别是2008年预计下降5.26%,“十一五”以来首次完成年度节能任务。从减排情况看,2008年也是“十一五”以来进展最大的一年。前不久经国家环保部核定,2008年我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在消化增量的基础上分别削减1.7%和2.65%,这样“十一五”前三年两项指标累计分别完成“十一五”任务总量的44.55%和84.5%。 目前内蒙古节能减排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压力依然很大,自治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努力完成“保增长”任务的同时,不放松对节能环保工作的要求,不降低节能环保标准。今年节能工作的目标是单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减排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努力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进一步削减,两项指标四年累计分别完成“十一五”任务总量的80%和90%。具体的措施:一是继续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今年将淘汰小火电85万千瓦、小煤矿、小水泥、小焦炭等其它落后产能1200多万吨。二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完成30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脱硫改造,确保20个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继续组织实施节能“三百工程”。三是强化节能减排行政约束,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对目标完成情况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主持人: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环保效益显著。内蒙古的风能资源占全国总量的50%,自治区近年来致力于打造“风电三峡”、建设绿色能源大区,目前进展如何,有哪些规划? 巴特尔:内蒙古发展风电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风能资源丰富。据气象部门统计,全区风能资源总储量近9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5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50%,而且风向稳定、连续性强、风能利用率高。二是建设条件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人口稀少的沙漠、荒漠草原和干旱草原地区,建设用地费用低廉。内蒙古12个盟市中,大多数地区具备建设百万千瓦级、甚至千万千瓦级风电场的条件。三是区位优越。紧邻东北、华北和西北电网,输电距离适宜,经济合理。 国家非常重视内蒙古风电发展,国家能源局张国宝局长指出内蒙古具备建设“风电三峡”的条件,并将内蒙古列为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按照这一构想,内蒙古近年来不断加大风电建设力度,实现了“两个第一”:一是在2007年成为全国第一个风电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千瓦的省区;二是2008年风电装机容量突破300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总量的25%,位居全国第一。风电装机占自治区电力装机的比重已达6.3%,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自治区规划到“十一五”末风电装机达到800万千瓦,“十二五”末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达到三峡电站的装机规模,实现建成“风电三峡”的目标。下一步风电产业发展将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思路,坚持“三个同时”的原则。一是在加快风电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风电送出通道建设,争取各大电网扩大接收我区风电规模。二是在扩大风电规模的同时,提高准入门槛,优化风能资源配置。三是在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风机制造业。 主持人: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很多企业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大量农民工回流、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比较突出。请问巴主席,内蒙古有什么好办法和措施解决这些难题? 巴特尔:的确,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内蒙古有一些地区出现了四分之一的企业停产、半停产,甚至一些地区有二分之一的企业停产、半停产,这些企业的失业人员和返乡的农民工大量增加,并且自治区今年将有8万人左右的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非常大。 为应对这一形势,从去年11月初自治区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稳定就业岗位,主要采取“五缓四减三补”的措施,为企业降压减负,稳定用工岗位。“五缓”是对困难企业允许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费;“四减”是阶段性降低困难企业除养老保险之外的四项社会保险费率;“三补”是使用失业保险基金为困难企业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教育培训经费补贴。二是建立预警机制,包括企业停产裁员报告制度,凡是裁员在20人以上或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要向当地政府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报告。此外还建立了失业预警制度、返乡农牧民工情况报告制度等,动态掌握失业状况。三是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放宽准入、减免税费、提供小额贷款等措施,鼓励创业。各级政府也将较大幅度地增加贷款担保基金的投入。四是扩大就业培训规模,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提高到每人不低于800元,创业培训补贴提高到每人不低于1000元,同时鼓励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就业培训。五是开展就业援助,对“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就业援助和生活救助,启动对“零转移”家庭的专项援助行动。六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组织实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和西部志愿者计划,达到每年5000人的规模。特别要说明的是,我们是从战略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因为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拿出大量的资金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他们无法就业,不仅是资金的浪费,也是人才的浪费。我们从多方面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发动各方面去支持大学生就业,尽最大努力使我们花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能人尽其才。七是加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力度。允许事业单位在有空编的情况下组织公开招聘,缓解就业压力。 主持人:现在国家和自治区都在倡导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但从居高不下的储蓄率来看,老百姓还是手中有钱不敢花,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内蒙古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下一步还计划做哪些工作? 巴特尔:今年1月份我们召开了经济形势分析会,这个分析会上有一个数字,就是说我们居民储蓄率在去年增长了33%,这一方面说明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有钱了,另外也说明老百姓的钱没有拿出来消费都存在银行里。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是老百姓确实有后顾之忧。为了解决这个后顾之忧,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近年来内蒙古不断加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学有所教”,在义务教育阶段,内蒙古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两免”城乡全覆盖,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助学体系,2007年各级财政共安排了7.7亿元资金,累计为40多万名大中专学生提供了奖、助学金,5万多人次享受了助学贷款贴息资助政策。第二是“病有所医”,基本形成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三大块为主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参保人数达到1800万,覆盖全区人口的75%,就是说4个人中就有3个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第三是“老有所养”,养老保障体系在制度上已基本覆盖了城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失地农牧民等群体。同时养老金标准逐年提高,2005年至2008年,自治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每月增加380元。第四是“住有所居”,内蒙古全面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为近10万户困难家庭提供了廉租住房保障,累计建设廉租住房80万平方米、1.8万套。同时加快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005至2008年累计竣工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米,为18万多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 2009年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在今年自治区的人代会上我们给大家承诺要办十件实事,开展十项民生工程,自治区本级财政已安排了60多亿元来做这些事情,加上各盟市的投入,全区总计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大约有300多亿,占内蒙古每年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在这些实事和民生工程中,很大一部分是和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有关的。 主持人:最后再问巴主席一个问题,目前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不高、收入增长不快,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自治区将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巴特尔:内蒙古近年来经济增速很快,但是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还不够协调。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2008年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纯收入在全国的位次各前移了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第9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第14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自治区提出,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全国平均速度,力争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前不久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意见》,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措施,并且逐项落实到相关部门。具体措施一是扩大就业,带动增收,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进一步扩大就业领域和范围;二是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农牧民的补贴,重视牧民收入增长,地方财政支农支牧资金的30%以上要用于“三牧”,其中农牧业产业化资金和扶贫资金的60%向“三牧”倾斜。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力争到2010年农牧民来自产业化收入比重达到55%以上,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区每年确定300个重点扶持的嘎查村,每个嘎查村一次性财政投入不少于100万元。通过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和矿产资源开发税费征收标准等措施,对被征地农牧民给予补贴;三是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好行政、事业单位津补贴政策,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确保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标准。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bbs.56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