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拜访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古歌传承人——王安江 老人
[打印本页]
作者:
honers7236
时间:
2009-10-7 12:29
标题:
拜访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古歌传承人——王安江 老人
本帖最后由炅嫱于2009-10-419:09编辑
2009年初,和一位朋友去看望王安江老人,感触深。
2月13日,我俩早上九点半,从台江县城坐了不到一个时的车就到台盘了,在台盘打了个摩的,用不了多久也就到了棉花坪。
家里只有老人和他的孙子在。儿子和媳妇都干活去了。
见到我们两个年轻人,王安江老人很高兴。
他很爱说,说着一些古老的情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笑,或者说他常常用笑来掩饰一些无奈和伤悲。他把一些电视台给他制作的纪录片和访谈节目放给我们一起看。看着电视里边,自己30多年来的艰难故事,他笑,我们也笑,但是那种情绪特别难受。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就像老人的孤独。就像每一个少数民族的孤独。无处可说。
“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孤寂之情,无人能述啊。
下载(2.54MB)
3天前12:05
图1.他的房子
下载(1.71MB)
3天前12:11
图2.老人
下载(2.04MB)
3天前12:19
图3.他辛苦收集了30多年的《王安江版苗族古歌》,由贵州学出版社出版
下载(1.84MB)
3天前12:28
下载(1.91MB)
3天前14:08
图4.5老人和我
下载(1.51MB)
3天前12:33
图6.老人自己为自己的书画的插图国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古歌传承人——王安江老人
他叫王安江,1940年10月出生在台江县台盘乡棉花坪村。1953年,仅读了两年学的他就辍学了。辍学后,他凭着自己的毅力和聪慧自学。1955年,他当上了民办教师。1962年,他因为母亲重病在床等原因,回家担起了一家7﹑8口人吃﹑穿﹑用的重担。生活的压力,劳作的艰辛,从没使他放弃过学习文化。起早摸黑上山下地劳动之后,夜晚他又点着松油柴借着微弱的灯光读书。这一切,完全是为了满足他对文化知识的渴求。
他完全可以这样亦耕亦读,了度此生,但1968年的一次尴尬际遇却完全改变了他的一生。那年,棉花坪村有一个苗族伙子从外村娶来了一个新媳妇,按当地苗俗,13天后,王安江作为陪同者之一与村里人将这个新媳妇陪送回女方家。吃晚饭时,女方家摆上长条桌,把鸡头﹑鸭头对着男方家的人,要他们唱歌“开场”,但男方陪同人却没有人会唱,只好按风俗和礼节出钱“请"女方家人代唱。晚上,男女方盘歌,主问客答或男唱女和,不能应对者就被“罚酒"。几个回合下来,王安江等就支撑不住了,被劝(罚)喝了一碗又一碗酒,很快被女方人灌醉了。在那种场合,输家总会被人耻笑,成为无能者。自觉得矮人一截。那种“耻辱"让王安江刻骨铭心,他从此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习古歌,成为一名出色的歌师。
作为一个生在苗乡长在苗乡的苗族青年,受当地民风的熏陶,谁都会唱几首苗歌,但要学精,成为“歌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开始在本村和周边四乡八寨拜歌师学歌。他一边学,一边唱,一边写,几年的积淀,他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歌师。
当“歌师"的愿意实现了,他的思考却在延续:古歌没有人系统﹑全面地以书面形式整理出来。苗族至今没有统一通用的文字,那些宝贵的古歌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口头传下来,这种传承方式极其脆弱。受时代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学习苗族古歌的人越来越少,一个个老歌师相继去世,他们的古歌也伴随歌师的去世而失传……他开始产生了将所有苗族古歌记录﹑收集﹑整理成文字流传下去的念头。
有一年,他打听到凯里市凯棠乡坪村有位叫“故沙"的老人精通古歌,便按当地学歌风俗,选定良辰吉日,带上一只鸡,一束摘糯,几条鱼和一元二角钱前去求教。不巧老人不在家,之后又去了一次仍未见到。不久,王安江第三次来到故沙家,老人对这位"歌痴"早有耳闻,知道他颇懂古歌,便说:
“你不是来学歌,而是来赛歌的。你有本事跟我从天黑唱到天亮,就佩服你了"。说完更端出米酒摆在两人面前。被迫无奈,王安江只得开口了——
鸭子游浮在水塘,
水牛转悠斗牛场。
本人来到你们寨,
一切听任你安排。
十二首歌传古今,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bbs.56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