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古歌 [打印本页]

作者: parget4818    时间: 2009-10-6 13:43
标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是贵州黔东南苗族聚居区对苗族神话与迁徙史诗歌连唱形式的统称,以五言轮回问答体的叙事诗的形式出现。全诗分四部分,共12首,即“开天辟地”歌四首、“枫木歌”六首以及“洪水滔天歌”和“跋山涉水歌”。
这部神话叙事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生动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对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解释和他们艰苦奋斗开创了人类历史的功绩。其《铸日造月》提到冶金技术,反映了青铜文化打下的烙印;《砍枫香树》描写里老断案,展现了部落联盟时期的社会管理机制……
整部史诗以口传心记为传承手段,长达1.5万余行,塑造了100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古歌多在民俗活动如“鼓社祭”、婚丧仪式、亲友聚会、民间节日演唱。演唱者多为老年人、巫师、歌手等,通常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可以几天几夜地连续表演。
古歌体现了苗族万物有灵、生命神圣、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哲学思想,是集苗族历史、伦理、民俗、服饰、建筑、气候等为一体的百科全书。苗族古歌一方面是研究苗族族源、风俗习惯、古代社会和民族迁徙的可贵史料,另一方面对当下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因此,苗族古歌的创作与传承只能靠历代人口口相传。现在,苗族古歌因为受到现代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已经濒临失传。以贵州省台江县为例,在全县13万苗族群众,能唱完整部古歌的人已寥寥无几,目前只有200余人能唱一些不完整的古歌,而且都是老年人,传承古歌较多的老人年事已高。如果不抓紧抢救保护,苗族古歌这一民族瑰宝将最终消失于世间。

------摘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观)
作者: 陈松琪    时间: 2009-10-6 18:17
是的,“如果不抓紧抢救保护,苗族古歌这一民族瑰宝将最终消失于世间”已经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了,而是摆在我们身边的事实了。就云南文山而言吧,至今苗族非物质文化项目上点级别的一个也没有,不要说列为国家级的了,就是要上报能上报省的都没有,不知道文山的各级政府是如何考虑的。再说吧,如今文山的苗族民歌都快要绝种了,不信你到花山场上去看看,都没有人唱歌了,想想20-30年前的对歌热闹场面,真痛心的,谁之过???苗族自己有,但不全怪他们啊

[本帖最后由跳舞的石头于2009-6-722:58编辑]
作者: tooths1588    时间: 2009-10-6 22:51
苗歌
是苗族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载体
喜怒哀乐苗族人都有通过歌来表达
在松桃
苗族文化苗歌是很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
街头能看到下载苗歌MP3,苗歌视频的招牌,巷尾能听到苗歌制作的手机铃声
外界人多只了解松桃苗歌的一部分,(情歌)因为那只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其实松桃苗族人在婚丧嫁娶活动都有苗歌,
结婚的时候有赞美爱情,祝福新人的歌,唱的喜气洋洋满堂生辉。
嫁女的人家则不同,唱女儿将惜别父母的不舍,教育女儿做人持家,唱的舔犊之情跪乳之恩。
有人去世的时候,来看望的亲友唱(一般在棺材边哭唱)有怀念逝者表达哀思的歌,每到伤心处催人泪下。
新居落成,满月酒等时间三天三夜一直唱内容以盘歌,叙事歌等内容,比如唱到古典名著的桃园三结义三弟兄,孙猴子崩石出世,采取双方一问一答互动,或者你一言我一语逐步推进的方式,(本地人称为歌)
客人要回了,主人会以歌相送,边走边唱,如果主人和客人当年轻人有爱慕的,则由男方相邀唱情歌(本地人称歌)
作者: serosa7542    时间: 2009-10-7 03:24
目前收集的古歌各种版本相当多,但是那个唱的就少之又少了,而专门研究苗族古歌的原来有李炳泽老师,但他不幸英年早逝,我现在想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洗碗得到家的支持和帮忙。
作者: stanemantic    时间: 2009-10-7 07:58
无论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精美的物质文化遗产,是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只靠博物馆的方式来保护那迟早是会消亡的。当这种人居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生态性被破坏,就连语言的消失都变得危险起来,那古歌的传承和学习是个很重要的课题。不是几个学者提出来就能解决的,要引起年轻人的足够重视。
作者: twwende    时间: 2009-10-7 12:3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到松桃验收苗语环境建设工作
http://www.strx.net/bbs/viewthread.php?tid=25836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bbs.56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