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纳西人的“宅院情结” [打印本页]

作者: ĸ    时间: 2009-10-11 18:45
标题: 纳西人的“宅院情结”
纳西人的“宅院情结”     对于迁徙中的民族来说,房屋观念是极其淡薄的。当他们打下胜利之桩,建村立寨的时候,便从森林里砍来木头,垒叠成屋,这就是纳西先民的木楞房。随着农耕的发展,原先的木楞房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就过渡到“三房一照壁”的“宅院”时代,从此“宅院”成为纳西人生命的灵都;成为纳西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她们魂牵梦绕的地方。纳西人一旦拥有自己的“宅院”,似乎就不再奢望什么。他们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固守着先辈们传下来的宅院,双一代一代地制造着新的“宅院”,它象一根无形的锁链,正在绞杀纳西人曾经引以自豪的创造精神。   起房盖屋,在纳西语中叫“吉次丹然”,意为起房修院,突出了“宅院”意识。在纳西人的观念中,房屋与宅院并非同一概念,房屋只是宅院的一个部分,而且仅仅只是一个部分。而“宅院”有“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前者多在农村,后者多在城镇。所谓“三房一照壁”,就是在一块宅基地上,盖建北、西、南三栋楼房,东面设照壁(围墙)。这种结构的宅院便于阻住西北寒气,采纳东方的暖阳,大门开朝东南,构成一个明亮温暖的小院。厨房一般设在西、北两个角,取顺风之势。而“四合五天井”与北方四合院差不多,四栋楼房一个院子,加上四个漏角,称为“四合五天井”。由于城镇地皮紧缺,家族繁衍,往往由几家人共同居住,已逐渐背离纳西人早年追求的宅院氛围。近年已有不少迁出城镇,另选宽敞空地建盖本来意义上的宅院。这似乎说明了当初建造宅院并非完全是为了物质需求,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私有观念的强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化,人们不大愿意被他人窥见自己的隐秘,便借助宅院把自己与他人隔开,形成大社会中以家长为中心的小天地。而这种精神文化追求,又不知不觉地加大了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份量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史,也许都揉合着家庭这个特殊形态的七情六欲,酸甜苦辣。   实际上,纳西人的宅院情结,一部分来自于他们对居所的挚爱,而更主要的是来自于他们日渐长大的儿子们。较早接受汉文化的纳西人,当然也接受了“无后为大”的思想,儿子是家中的宝贝,是家族中的希望,也是祖业的继承者。在自由生育时代,一家有两三个儿子是常事,有四五个兄弟也不算太多。父母们毕生要为每一个儿子建造至少一栋楼房,这是漫长而浩大的工程。分家的时候,按“小儿守大房”的古俗,由最小的儿子占有祖宅,并分给他一栋最大的房子。其余房子则由兄长们瓜分迁走,并各自修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宅院。一个纳西人,从二十来岁结婚开始,就要为“三房一照壁”奋斗,到四五十岁时,儿子又要成家立业,又要起房修院。如此循环不断,终其生在这个怪圈中旋转,有的由此致病致残,有的劳累过度,丢下孤儿寡母,早赴黄泉,岂不哀哉。   近来实行计划生育,大大减轻了父母们的建房压力,但“宅院情结”有增无减,真是此情依依,一往情深。即使已参加工作的纳西人,本可以在单位里分到住房,但他还是钟情于自己的宅院。无论干部还是工人,莫能例外。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bbs.56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