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中国“文化型建筑”之典范,(2) [打印本页]

作者: 禾齐秀    时间: 2010-4-28 23:23
标题: 中国“文化型建筑”之典范,(2)
从一种科学的角度来讲,陶醉于现代的今人,在非难古人的同时,只是会极端的宣扬“穷兵黩武”,缺的就是以黄河文化与长城历史“抱圆守方”的人文法则为依据,恐怕在某些方面还不如古人。因此,他们缺乏对中华文明的创新精神了解?!更没有为振兴中华文明的大历史观负责的精神?!这也是一切极端者,必然走向武断的一条死路。正是中华民族“文化型建筑”的创新精神与礼制的相融,它所体现出积极的交流作用和广泛的文化意义,它们既有中国“文化型建筑”的社会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了黄河文化与长城历史的地域文化范畴。                    

中华民族“文化型建筑”与礼制的相融,如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单是验证着黄河文化与万里长城“抱圆守方”的文明历史。更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是缘于其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理论的人文传统、人文精神的创新境界。所以,我们现代人认知黄河文化与万里长城“抱圆守方”的文明历史,要站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环境中去理解。因为中国古代“文化型建筑”与礼制的相融,中国古代人们是直接地赋予建筑许多人文传统、人文精神的不断创新,已不再只是有着单一的居住或使用的物质功能,更是表现出中国社会环境礼制的程序,表现出中国社会政治伦理的精神。

中国唐代是“文化型建筑”与礼制的相融历史上的一个最辉煌鼎盛时代之一,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疆土辽阔。唐代文明的最大特点,在于融进了中华各民族间的和谐之美。其中只有唐代在中国历史上不曾修筑万里长城,它完全是中华民族维系千年不辍的文化和文明基础。中国文化是以天地至尊,德圆为神,德方为智。中华文明五千年,在建筑文化观念上,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以“抱圆守方”的立人之道,强调建筑文化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古人曰,圆为天,方为地。等等,得于心,发于言,圆则行,方则止,体分乎两,用合乎一。

中华民族不但使天地法则用于钱币和礼器作为权力的象征。北京紫禁城整体建筑形象“布幣”, 午门凹进在南象征阴,神午门凸出在北象征阳。中华民族更是以凸出的长城城垛与凹进的垛口,代表天与地的形式,在于神奇的铲状“布幣”两端一凸一凹巧妙的对称相合。

考古的挖掘发现北京紫禁城建筑,从午门凹进在南象征阴,到神午门凸出在北象征阳,是模仿中国《易经》的阴阳对称“天阴在南,阳在北,地阴在北,阳在南”的原理。紫禁城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为什么他将4个城门相互间巧夺天工的建筑外方、内圆?在这想起毛泽东的一句话:世界观一旦形成,再想改变难上难!哦!病来如山倒,祛病如抽丝!这种对北京紫禁城整体建筑形象的阻隔是有很大的问题。

中华文明的创新精神,也是不忘“天地正气自有根”的文化。东方与西方国度的不同,不可用强加的形势,来轻易的解说东方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特性,这是解说不通的一套思路,也是让人最反感的举动。在一些地方,不断有些人不惜以破坏建筑自然环境为代价,置国家文物于不顾,令人触目惊心,与党中央关于文物保护的主张格格不入。近代,梁思成是研究文物保护建筑领域最伟大的专家。据悉,梁思成最初是出国学习研究古建筑,但有一点,外国建筑表面上很丰富,可没有什么实质的文化内涵?外国学者则正好相反,他们想模仿中国“文化型建筑”之大智慧,却不知精粹所在。据悉,梁思成的外国老师,听说他要想学西方建筑,很意外。问她,中国“文化型建筑”之大智慧,要比西方建筑优秀,为什么你要想学西方建筑,外国老师才把梁思成劝说回中国。

坚持中华文明的大历史观、大德性、大文化,走继承、发扬、吸收、创新之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北京紫禁城的“文化型建筑”创造与礼制的相融,成为欣赏和研究中国传统宫殿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典范。中国“文化型建筑”历史上虽曾有过不少著名的宫殿建筑,但迄今尚保存完整的,只有北京紫禁城宫殿。它不仅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古代宫殿“文化型建筑”与礼制的相融,它也是人类建筑文化史上宫殿整体设计人性化的不朽杰作。

中华建筑源远流长,记载着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至今,令有些现代学术界困惑不解,周代的每年冬至之日,天子都要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祭天的正祭,即:圜丘祀天。因为是在郊外举行,所以也称为“郊祀”。《太平御览》卷二引《五经通义》:神之大者,曰昊天上帝。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从夏、商祭祀帝、上帝,到周代“以禋(yīn)祀昊天上帝”。北京天坛祈年殿仍保留着一块昊天上帝的神主牌位等等,指的都是有意志人性化的天人合一至上的“天”。据悉,基本形成了历朝历代所沿袭的“祭天礼”。唐初规定,只有昊天上帝才可以称为天。北宋《开宝通礼》道:“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 。其意义在于昭示皇权正统、天命所归,借以证明统治的合法性。到了当代,祭祀又具有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这是中国古代追求建筑整体设计人性化的天人合一“天”的基本形式。

致 礼!欢迎各界专家、学者来电来函不吝赐教、有必要共同探讨中华民族“文化型建筑”的创新精神,《周礼》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被中华民族视为“大道之原”。 我们更有必要共同探索研究中华民族整体设计人性化的历史文化之文明延伸……。

2094173826728416165[1].jpg (3.72 KB, 下载次数: 316)

2094173826728416165[1].jpg

3287909202957622244[1].jpg (3.35 KB, 下载次数: 303)

3287909202957622244[1].jpg

2226748540759438694[1].jpg (5.01 KB, 下载次数: 324)

2226748540759438694[1].jpg

2548755914115947674[1].jpg (4.39 KB, 下载次数: 318)

2548755914115947674[1].jpg

clip_image001.jpg (20.1 KB, 下载次数: 316)

clip_image001.jpg

clip_image002.jpg (22.28 KB, 下载次数: 311)

clip_image002.jpg

2094173826728416165[1].jpg (3.72 KB, 下载次数: 314)

2094173826728416165[1].jpg

3287909202957622244[1].jpg (3.35 KB, 下载次数: 317)

3287909202957622244[1].jpg

2226748540759438694[1].jpg (5.01 KB, 下载次数: 319)

2226748540759438694[1].jpg

2548755914115947674[1].jpg (4.39 KB, 下载次数: 322)

2548755914115947674[1].jpg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bbs.56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