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徐盛丽--独龙江畔最美女军医 [打印本页]

作者: gvril    时间: 2010-9-4 20:30
标题: 徐盛丽--独龙江畔最美女军医
本帖最后由 gvril 于 2010-9-4 20:32 编辑


  
徐盛丽义务给纹面女体检     
    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北部,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地,每年有5到6个月的大雪封山期。封山期间,独龙江乡通往外界的唯一公路完全中断,人员物资无法进出。每年封山期间,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怒江公安边防支队都会派一批官兵驻独龙江边防派出所。2009年底,怒江公安边防支队卫生队内科副主任医师徐盛丽,顾不上年幼的女儿和因风湿性心脏病多次晕倒的婆婆,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进入独龙江乡的艰险之路。在当地,她被誉为“最美女军医”。
我和他们有个约定”
    独龙江乡医疗条件十分落后,尤其是远离乡卫生院的村庄,因为感冒发烧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导致死亡的人不在少数。在独龙江乡封山的半年时间里,徐盛丽除了做好官兵的卫勤保障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群众身上。为了给群众体检治病,她带领医疗服务队走遍了乡里每一个村寨,行程超过800公里。     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仔细询问群众的健康状况,并一一给他们做身体检查。老下河村是独龙江乡最偏远的一个村组,尽管山路崎岖险峻,徐盛丽和战友们依然背着几十公斤重的医疗器材和药品,穿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徒步9个多小时,去为当地十几户人家做身体检查。在给这个村的11名儿童做检查时,她惊呆了,居然有8人患有蛔虫病!然而,由于之前没想到会有患蛔虫病的儿童,徐盛丽并没有带蛔虫药。看着孩子们鼓胀的小腹,她和孩子们约定: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回来把你们的病治好!回到所里后,她准备好了充足的药品,再次前往老下河村。战友们都说,路途那么艰险,不要去了。徐盛丽却说,不行!如果我不去,那些孩子怎么办?我一定要回去!虽然一路饱受饥寒交迫的折磨和蚂蝗蚊虫的叮咬,徐盛丽还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再次回到了老下河村,当看到孩子们吃了她给的药,活泼健康地围在她旁边“徐阿姨”“徐阿姨”地问这问那时,她哭了。“我真的没想到她会那么快就回到这里来。”一名孩子的母亲说。
“用一颗最真诚的心去医治他们”
    半年的时间里,徐盛丽带着医疗服务队跋山涉水,四处探访,给现今仅存的41名独龙族纹面女建立了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还经常给她们送医送药,嘘寒问暖。     73岁的纹面女阿芙蓉回忆说:“如果不是碰上徐医生,我早就不在人世了。”今年2月,阿芙蓉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每天不停地咳嗽还伴有高烧症状,由于步行到乡里要3天时间,去乡卫生院治疗显得非常不现实。徐盛丽走访到她的时候,周围人都说她快要死了。徐盛丽却没有放弃,经过诊断,她确认阿芙蓉只是患了支气管肺炎,于是立即给她作抗炎,退烧等对症处理。第三天,阿芙蓉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高热退了,也能下地干活了。为了报答救命恩人,阿芙蓉走了3天路,专门给徐盛丽送来了一只鸡,徐盛丽不忍心拒绝老人的好意,就悄悄地在老人兜里塞了100块钱。     和阿芙蓉一样,李福华也是被徐盛丽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2009年10月,胸腹大量积水,全身皮下肿胀,出现明显呼吸困难的李福华,被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晚期,他说:“当时感觉自己活不长了。”徐盛丽受乡卫生院邀请对他进行会诊时,凭着近15年的内科临床经验判断,李福华患的并不是肝硬化腹水,而是急性肾炎!经过45天的耐心治疗,李福华的病有了明显好转,并最终痊愈了。他逢人就说:“徐医生真是神医啊!”徐盛丽却说:“我的医术其实并不比别人高明多少,我只是用一颗最真诚的心去医治他们。”     “孩子有呼吸了”     在缺医少药、大雪封山的独龙江乡,一般常见的病症都会使人丧命,如果碰上重大危急病情,那就更危险了。今年3月13日,乡卫生院李副院长风风火火地跑到派出所找徐盛丽。原来,乡卫生院有一名产妇难产且患有妊高症,产程已达48个小时,产妇和婴儿的生命都危在旦夕。由于乡卫生院并不具备做剖腹产手术的条件,也没有妇产专科医生,情况非常危险。危急关头,徐盛丽挺身而出,顶着产妇随时会因为大出血导致死亡的压力,帮助产妇成功将胎儿分娩了出来!正当大家准备报喜讯时,却发现婴儿四肢和嘴唇青紫,身体没有任何反应。给孩子接生的几个护士看着刚出生的婴儿也都已经心灰意冷,觉得孩子没有希望了。徐盛丽连忙冲上前去,给孩子注射急救药品,对着孩子的鼻子和嘴把里面的污秽吸了出来,然后进行人工呼吸,一次、两次、三次……二十分钟后,徐盛丽用颤抖的声音说“孩子有自主呼吸了,持续低流量给氧,做好保暖”,接着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让在场所有人都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手术结束时,产妇和婴儿生命体征正常,孩子安全了!母亲安全了!     就在徐盛丽完成封山任务,准备归队的前两天,她的婆婆因为风湿性心脏病不幸去世了。消息传来,徐盛丽泪流满面。来独龙江前,曾有人委婉地劝她“你这一去,以后想见婆婆就难了”,没想到劝言变成了现实。悲伤的徐盛丽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我相信婆婆会理解我的”,“如果明年有机会,我还会来。”她坚定地说。
转自:新华网云南频道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bbs.56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