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楼主: zengc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怀念并推荐]邓敏文编的《侗人快讯》【163期赠阅版】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
土家记忆 发表于 2009-9-21 16: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侗族文坛  ●侗族文学学会武汉会员组工作简报(一)——邓敏文会长、杨进铨秘书长: 新春快乐!现将我们最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0年8月30日,我们向学会申报,申请入会会员(首批)15人,在10月怀化会议期间,由石佳能副秘书长给我们发了15份《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会员证》,发给了每个会员。  二、自从2000年10月在怀化召开的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我们开展了一些工作,主要是:  1、从11月至2001年1月,李正生同志一直与鄂西宣恩姚祖瑞、陈开沛同志进行联系,争取为《湖北恩施州侗族经济文化发展研究》的课题立项做前期工作,书信往来三次,电话联系多次。但因陈开沛同志工作很忙,姚祖瑞同志身体欠佳,我们又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实地调研,所以课题立项工作尚无进展,但仍在联系之中。  2、2001年1月10日,学会顾问杨清栋与副会长李正生同志专门开碰头会,研究武汉会员组如何正常开展学会工作的问题,并为春节期间召开会员会议作准备。  (1)我们认为武汉现有侗族文学学会会员15人,叫“武汉会员组”较准确。组长李正生,副主长张绪尧、石成昌。因张绪尧、石成昌忙于工作任务未能参加怀化会议,希学会补充他俩为副秘书长,以便于开展工作,发挥他们的作用。  (2)要将学会的章程,会员的权利与义务,工作内容,都发给每个会员,并建立通讯录。  (3)要制订例会制度,至少一年两次会议。对会员的成果、事迹要进行宣传报道,平时要常联系,年初要有计划,年终要有总结,要经常向学会会长、秘书长书面汇报工作情况。  (4)春节聚会时,以讨论“如何支援家乡侗区经济文化建设”为主题,争取经过2至5年的不断努力,为家乡做成两、三件实事,以增加在武汉工作的贵州籍同乡和在武汉工作的黔、湖、桂、鄂籍侗族同胞与侗区之间的信任度和凝聚力。我们应把支援西部大开发。支援侗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作为一件事业来做,而不能仅仅是形式上做。  3、1月27日,农历正月初四,贵州籍老乡和湘、黔侗族同胞到李正生家聚会,喜渡新春佳节,互相祝福。李正生向大家介绍了怀化会议精神和黎平艺术节盛况,传达了邓敏文会长在怀化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杨清栋同志也讲了话。大家看论文,听侗歌(李正生由黎平带回的侗歌磁带七盘),看照片,还分享了由黎平带来的腌鱼、干鱼。李正生把他写的论文《试论侗族地区旅游开发》和他自购的《将军梦》一书分送给大家。大家非常高兴,深受激励,并就“如何配合西部大开发,为家乡建设作贡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4、1月29日,农历正月初六,李正生、石成昌到张绪尧家专门讨论了如何落实大家的意见,学会的工作如何开展下去的问题,并取得了一些共识。同时,决定将我们讨论的结果总结出几条建议,向会长和秘书汇报。  三、我们的几点建议如下:  1、我们认为,侗族地区最要紧的是解决交通不便的困难。而目前正是对侗区建铁路的项目进行论证的时候。希学会向上反映,要求铁四院(武汉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的简称,张绪尧同志是该院总工程师)正在论证的从贵阳往东南经过黎平侗区到福建的铁道能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张绪尧同志将尽快写出论文,寄邓敏文会长。  2、我们认为将侗族民间歌舞组成歌舞团并推向国内外市场,进行商业化演出,是宣传侗族的最好项目。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侗族大歌表演十分成功,使我们倍感亲切,倍受鼓舞。可惜我们手头没有能向国内外大城市、外宾、国内外媒体进行宣传、联系的这方面的资料(介绍、图片、光盘等),希望学会能帮助联系,向我们提供这方面的优秀资料。薛祥漱同志是武汉市政府外事处处长,从事外事工作多年,出国多次,结交朋友较多,他希望获得宣传材料,愿意为家乡效力,还可能邀请外宾到侗区参观考察。我们认为,这项目是个大而难的项目,但只要下决心努力,是可以办成的。  3、建议黎平等盛产魔芋的侗区办魔芋粉加工厂。杨清栋与李正生已与“武汉群益魔芋制品有限公司”联系,他们可以收购魔芋精粉,价格按特级和1、2、3级,分别为1.8万到1.2万元一吨。他们的产品是利用精粉制作食品出口国外的。当然,这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及进一步工作。  4、建议在黎平搞就地取材的系列开发项目。例如,利用山坡、水沟和一块地,可以做一系列的产品生产:  (1)用山坡的树枝作原料,生产建房用的密度板向城市销售;  (2)用水沟围成塘建小水电站,为生产密度板的设备供电和生活用电;  (3)将围出的塘养桂鱼等经济鱼类;  (4)在厂区、塘区开发种植业,种经济作物,加工魔芋特产;  (5)建侗家木吊脚楼,搞不同档次的内部装修,供自己和职工住,供生意人和游客租用等。  5、请学会向贵州省主管部门推荐我们在武汉工作的贵州籍人员为家乡建设作贡献。武汉同胞的特点是从事基本建设专业人才较集中。他们在外工作多年,现已快退休,是一笔难得的人力资源。例如铁四院张绪尧同志,从事铁路建设从设计到施工30多年;中建三局总工程师张希黔同志,是博士导师,从事房屋桥梁建设40多年;中国对外建筑总公司项目经理石成昌同志,由他负责承建的电力部阳逻电厂、武汉国贸大厦、哈尔滨高架立交桥等均是优良工程。从技术工人、工长、项目经理到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共计有40多人。无论是黎平飞机场的建设,还是其他项目的建设,他们都是能为家乡服务的可靠的人力资源和宝贵财富。说西部开发缺人才,这不是现存的人才吗?希望家乡的省、州、县的党政领导们能引起重视。能为家乡作点贡献,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和快慰。 以上,是我们的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武汉会员组 2001年2月4日( 执笔:李正生,于中南民族学院)  ●在《侗人网》(  )上看到了所有的《侗人快讯》——2月9日李正生来信称:敏文兄:我已在侗人网上看到了所有的侗人快讯,请不必再发给我。 正生  ●谢谢大家!——复正生:信和汇报收到并认真拜读。我和进铨通了电话,一致认为你们为振兴侗乡经济文化做了很多工作,想了很多办法,我们十分感动!谢谢大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怕落后,就怕没有改变落后状况的决心和信心。眼下侗族人民虽然贫穷,但他们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要大家奋起直追,多作贡献,会有希望的。关于铁路建设、侗乡歌舞、产品开发、推荐人才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将积极向有关方面反映,为避免误会,转发时我们对个别文字作了删除,请体谅。关于增补副秘书长的问题,我和进铨都无权决定,需在今后召开的常务理事会上集体讨论决定,请您向张、石两位先生解释一下。 向大家问好! 敏文 2月12日  ●龙耀宏去美国留学——全国人大侗族代表、侗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贵州民族学院副教授龙耀宏已于近期赴美国德州大学留学深造。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萨满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部门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萨满文化研究中心于2001年2月9日正式成立。是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学者50多人在该院文学研究所会议室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研究萨满文化及与之相关的民间信仰。侗族文学学会会长邓敏文、副秘书长刘芝风应邀出席了挂牌仪式并被任命为该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拟同怀化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国际侗文化学术会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刘芝凤1月30日来信称:邓老师: 新年好,借此机会给侗学会所有的老师和文友拜一个迟到的年。看了这几期侗人快讯,感到大家彼此相处得是那么近。对小杨编辑的设想深表同感。云南的东巴文化是从纳西文化人那里宣传出去的,我们侗族也有一大批热血文化人,只要大家持之以恒,我想侗族的明天是灿烂的。作为侗族的一个文化人,我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民族做一点事。从去年9月开始,我就着手策划筹备一个大规模的国际侗文化学术会议。想通过这次国际学术会议,利用国内外专家们的思想来开拓我们县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并通过这次侗族民俗文化的考察,走出一条侗族地区黄金旅游文化走廊。所以,在10月的两个侗族会议上,我手忙脚乱,尤其在黎平,我为了踩点,也顾不了邓老师的批评了。因为我毕竟只是业余活动,若不利用开会时间,我很难请到假专门走一道将考察的点,(也不有经费自费两次)但又不好过多的解释。所幸的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事情基本定了下来。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次国际学术会,如果怀化市政府不办旅游节,我们就定在今年的7月29日—8月12日。“[/img]  ●刘芝凤来京商谈国际侗文化学术会议筹备工作——2月上旬,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刘芝凤从湖南怀化专程来北京与有关人员商谈国际侗文化学术会议问题。2月10日,邓敏文以同胞和朋友身份请刘芝凤及其子王晓到家作客,并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长、党组书记白庚胜博士到家作陪。刘、邓、白就国际侗文化学术会议等问题进行了坦率、广泛而愉快的交谈。邓认为:在怀化召开国际侗文化学术会议是件好事,它将进一步促进侗族地区经济文化对外交流,促进侗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邓亦认为:由于侗族地区目前经济实力和接待条件有限,我们又没有主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的经验,故建议此次会议的主题应当明确,规模不宜过大,战线不宜过长,时间不宜过久,争取给国内外学者们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具体如何办好,须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与怀化市人民政府协商确定,这些建议只代表个人的意见。★侗乡旅游  ●PETER先生一行可在锦屏停一晚——贵州民族学院姜大谦来信称:邓老师:您好!昨天,我到我哥哥姜大仁处过元霄节去了,刚才回到家打开信箱后得知PETER先生一行可到锦屏停留一晚、到九寨参观两个小时左右的消息,非常高兴。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更感谢您对九寨侗乡的深情厚意。刚才打电话给景川,他不在。又与平秋镇政府联系,通了电话,要他们提前作好有关准备工作,诸如接待方式、接待规模和规格、艺校学员的文艺、服饰表演、是否给客人准备点纪念品等,其他有关事宜再细商。还有一些小问题需要确定,那就是:1、我和景川何时到何地与你们会合?2、是否要景川带一台车子以便于工作和旅行?3、景川我俩是自己出经费还是一并由美国朋友出?4、是否要与锦屏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县旅游局等单位联系?请您在适当时间来信告知。即致安康! 大谦 2/8日下午 又:现将姜大仁同志的基本情况传给您,请在“今日侗人”栏上发布  ●不必兴师动众——复大谦:PETER先生一行将于4月11日中午抵达锦屏,然后去九寨参观,主要想了解九寨侗族业余艺术学校的一些情况,不必兴师动众。届时,我们会与锦屏县有关部门联系。如果方便,你和景川可一同前往;若不方便,则请锦屏县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陪同。到时我们再作详细安排。 敏文 2月12日  ●附邓敏文与PETER博士、姜大谦先生的来往信件摘录: 2月7日上午邓敏文给PETER博士的信件摘录:——尊敬的PETER先生:……《侗人快讯》第57期收到了吗?贵州民族学院姜大谦先生来信希望你们4月来华旅行时也到锦屏县九寨侗族地区看看。您已经从《侗人快讯》和《侗人网》上看到九寨侗人的一些照片,那里已经建起了第一所侗族业余艺术学校。如有时间是值得去看一看的,前年我曾到过那里。我建议,你们到了黎平之后,可分成两路:一路由我陪同去广西三江,然后走龙胜过桂林飞回北京;一路由姜大谦或其他人陪同走锦屏过凯里经贵阳飞回北京。由黎平去贵阳要经过锦屏县,九寨离锦屏县城只有40来公里,不会耽误太多时间。如果你们同意这个方案,我再同贵州方面的有关人员商量安排,并保证陈教授(美国加州大学陈贻平教授)能于4月16日回到美国上课。 邓敏文 2月7日中午PETER博士复邓敏文信件摘录(译文):——尊敬的邓教授:……关于我们的旅行,星期三(4月11日)我们离开芷江后能否在锦屏住一夜,并到锦屏九寨侗族地区看看?因为我也想去看看第一所侗族业余艺术学校。我有一张地图,但找不到九寨,请您告诉我九寨在哪里?我们是否能在九寨停留? PETER 2月7日中午邓敏文给PETER博士的回信摘录——尊敬的PETER先生:…… 我说的“九寨”就是现在的“平秋”,即由锦屏到彦洞的39公里公路上。如果您感兴趣,咱们也可以由芷江经锦屏再到黎平,并在锦屏住一夜,中途可以参观“九寨”,大约多用半天时间,可以将在黎平活动的时间压缩以下,或安排更紧凑些。您看如何?请回复。 邓敏文 2月8日上午PETER博士给邓敏文的回信摘录(译文)——尊敬的邓教授:……在去黎平之前,我们可以在锦屏停留一夜。 PETER 2月8日中午邓敏文给姜大谦的信——大谦:根据你的意见,我已经同PETER博士商定4月11日从芷江去黎平时在锦屏住一夜,(经新晃、天柱至锦屏)并于当天去九寨参观(详见我们的来往信件)。4月12日上午离开锦屏去黎平。因时间太紧,在九寨活动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请你同景川商量一下在锦屏及九寨的活动内容及接待方式,最好有你们二位陪同。 敏文 2月8日中午★今日侗人  ●姜大仁——男,侗族,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副教授。1945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剑河县现敏洞乡高桂村圭崇村民组。1967年9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原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1968年9月至1970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省西关农场劳动锻炼。1970年4月至1979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二三团服役,先后任士兵、政治处干事、政治指导员、宣传股长(代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等职。1979年10月转业到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后至今一直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研究方向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国际政治、当代民族问题。主编或参与编写的教材专著科普读物有:《科学社会主义简论》、《科学社会主义简明教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问题》、《社会主义基本问题200题解》、《当代世界与中国》、《民主社会主义 人权 和平演变》等发表本专业论文《侗族民间文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50多篇。现任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贵州省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