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331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浪网连载:魏文彬和他的电视湘军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
simpleoctyls 发表于 2009-9-21 08: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姜欣是对的,魏文彬确实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电视王国之梦。   这个梦才刚刚开了头,或者说只是在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模糊的轮廓,省委就给了他一个新的位置,一个虽然和电视相关,但主要是行政事务的位置。他的心中,顿时有一种告别心爱女神的失落。      离开组织部返回电视台的路上,魏文彬一点激动的感觉都没有,他的脑子里,反复跳动着一幅画面。   画面的主体是一个山中的乡镇,一条河从镇子的当中流过,河的两岸,青山逶迤,山川秀美。沿着河的岸边,是层层叠叠的吊脚竹楼,竹楼的前面,是一块又一块由青石或者麻石嵌成的街道,窄窄的蜿蜒的呈梯状排列的麻石小街。遇雨的日子,那些被岁月磨蚀得中间凹进去的麻石上,积着一层浅水。水面如镜,倒映着旁边栉比的吊脚楼。   这样的画面,如果出现在画家笔下,那是一幅最美的山乡风情。   然而,真实地走进这样的山乡生活,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在岁月的风雨中煎熬太久的吊脚楼太陈旧太古老,有一种不堪重负的压抑。那些赤着脚、背着背篓的孩子们在麻石板上踏起的水珠,并不轻快和浪漫。   这是1991年,身为电视台长的魏文彬在湖南西南部山区怀化搞调研。   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吊脚楼,带给魏文彬的震撼并不大。出生于湖南北部桃源县山区的魏文彬,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身上弥漫的是乡土的气息,骨子里流淌的是山民的血液。对于山,他太熟悉了。熟悉的地方,不可能有风景。   入夜,魏文彬走出了镇上那惟一的简陋招待所,沿着麻石小街散步,耳边不时传出山里妇女大声的吆喝,那是呼儿唤女回家吃晚饭的声音。这声音倒是让他感到亲切,他一下子回到了儿时,母亲面向山峦大声地喊着他的小名:“老虎,吃夜啦!”声音被对面的山谷复制形成回响,在绵延的山脊间酣畅地流动。与之呼应的是鸡、猪和鸟们的鸣噪。   麻石街的两边,摆满了高高矮矮的竹制的木制的小凳,那些凳子杂乱却又有秩序,就像旁边那条哗啦哗啦流淌着的溪流。   魏文彬沿着小溪的流向走了一阵,背后入夜的山寨开始喧闹起来。这种喧闹令魏文彬感到陌生,这似乎不是山乡该有的夜景,除非是节日。他决定返回看个究竟,重新踏上那条麻石小街,发现那里坐着站着满是人,淳朴的乡民们,将那条原本窄小的小街,挤得变了形。这些人聚在一起,并非举行隆重的节庆,而是看电视。   电视是一台很小的黑白电视,摆在高处的一幢竹楼前。那是山乡的一间小杂货店,电视机摆在杂货店的柜台上,面对着麻石街,电视机前面,密密麻麻站着坐着,全都是人,男女老少。站在边缘的魏文彬伫立着,小小的黑白屏幕在他们面前,只是一扇小小的窗口。电视中播放的是湖南电视台节目,一个空洞而且苍白的专题片。   没有人知道湖南电视台台长和他们站在一起,也没有人清楚此时的湖南电视台台长心灵最深处的感受。   那不是普通的感受,而是一种强烈的震撼。   魏文彬说:“我是湖南电视台台长。我见他们看我们的专题部做的一个专题节目,就是我讲的那种文化不高、知识不多、情感也不佳的节目,在那里故作姿态、无病呻吟地呵喔嗯啊。我看了觉得汗颜,觉得无地自容,看得我的脸阵阵发热。撒向人间都是沙啊,这就是我们的节目现状。”   魏文彬在那里转来转去,恨不得冲上去,将那台电视机给砸掉。   这不是乡民的错,而是湖南电视人的错,是他这个电视台长的错。老百姓需要文化消费,就像人们饿了需要吃饭、困了需要睡觉一样。他魏文彬领导下的湖南电视台给人们提供的是什么?不是文化的大餐,而是杂烩,还停留在瓜菜时代。在这个文化消费链中,受众真是可怜,他们没有选择,电视人提供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电视人为他们提供的是一盘未经精工细琢的沙子,他们同样吃得津津有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魏文彬早已经总结过了。电视台目前的情形是“能干的不能去干,不能干的拼命干”。   电视台在当时是朝阳行业,日子红红火火,收入是全社会最高的,有门有路的人,削尖了脑袋往这个行业钻,一千多员工之中,有一些是裙带关系或者拿着领导的条子进来的,这些人中还有一些是领导眼中的红人,台里的骨干。那些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知识分子,看到这种状况寒了心,离一线越来越远。一些不懂电视的人搞电视,真正懂得电视的反倒靠边站,不出现这样的无病呻吟作品,才是咄咄怪事。   那一刻,魏文彬下定了决心,要以自己毕生的精力,为中国老百姓提供真正的精神产品,矢志不渝。   第二天,魏文彬黯然告别那片给他留下耻辱的山水,返回长沙。   他将一位老电视人刘学稼请进了自己的家里,请进了自己的小书房。   魏文彬的家在电视台大院里。从德雅路288号正门进去,向右有一条小小的坡道,坡道的顶端是电视台的办公区。沿着坡道向前走约十米,右边有几幢房子,是电视台的宿舍区,魏文彬的家就在第一幢的一楼,一套不足百平米的房子。里面空间实在太小,魏文彬将阳台隔了一下,隔出一间小小的书房。这是他心灵的圣地,一个绝对隐私并且绝对文人的角落,轻易不肯让别人涉足的区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