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6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抢救回族老艺人

[复制链接]

20

主题

103

帖子

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88816888 发表于 2009-9-20 22:0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着“花儿王”美誉的韩生元老人因身体不适取消了当天的演出,使想聆听原汁原味的花儿曲调的听众们非常遗憾。  乌鲁木齐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眼下更为严重的是,随着一批老艺人年事渐高,像花儿、新疆曲子戏等一些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正濒临灭失。”  与此同时,为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昨日在乌鲁木齐市开展的前期立法调研中,率先抢救老艺人的呼声也是最高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主要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竞技,传统手工艺技能和民间美术、传统礼仪、节庆、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资料、实物和文化空间等。  在全区已有的108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首府有新疆方棋和新疆杂话两项。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赵国柱说:“新疆杂话、曲子戏这类非物质文化,基本是依靠口授传承,如果在老艺人去世之前不进行抢救,我们的后人将再没有机会能听见或了解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就在今年,当赵国柱带着录音摄像设备远赴哈密,想给当地一位曲子戏老艺人录制一些影音资料时,却发现老艺人已患脑疾,根本不能再唱了。  “高龄化”已是我区相当一部分民间艺人的现状。像“花儿王”韩生元老人今年已经80多岁了,新疆曲子戏名家谢伯钧、熟悉乌鲁木齐历史典故的陈世儒也都年近九旬。  同时,后继乏人也是造成民间技艺灭失的重要原因。在米泉地区,尽管花儿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但目前传唱花儿的艺人仅有几十个人。  “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切掌握乌鲁木齐到底有多少老艺人,但率先抢救70岁以上的老艺人确实迫在眉睫。”乌鲁木齐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有关人士介绍,与乌鲁木齐相比,哈密、吐鲁番等地已开始逐步对老艺人进行摸底登记,将其纳入低保范围,并通过办理学习班的方式促进各种技艺传承。  鉴于这种现状,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建议在自治区拟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抢救性保护,包括对年事已高、掌握特殊传统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其技艺的记录、整理和传承。都市消费晨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myths96176 发表于 2009-9-21 02:37:09 | 只看该作者
年轻一代要努力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