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36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简介

[复制链接]

27

主题

10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unmill6724 发表于 2009-10-11 18:3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边缘,东南与河源市、博罗县接壤,西南与从化市,增城市毗邻,北与新丰县相连。现辖8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民族乡,全县总面积2266平方公里,山地及丘陵占总面积的73%,平均海拔550米。2004年全县总人口3205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6527人。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60780万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8707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33573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04113万元;县级财政预算内收入7577万元。
县内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温度20.8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266.7毫米,主要河流是龙门河流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
龙门县各种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近30万亩耕地,有“三高”农业示范基地170个;龙眼、荔枝、芒果等优质水果基地面积2.1万亩;鳗鱼、甲鱼等水产养殖面积0.29万亩。全县有林面积1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5.2%,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铁、钨、汞、银、煤、石灰石、瓷土等,尤以石灰石、瓷土、铅锌矿会储量最为丰富。龙门县山清水秀,景观迷人,旅游资源较丰富,主要有南昆山、天堂山、龙岩、温泉等各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工业主要行业有建材、冶金、造纸、印刷、食品、化工、纺织、竹木加工等。
  蓝 田 乡
蓝田瑶族乡位于县城北部,东经114.3度,北纬23.51度之间。东、北部与新丰县交界,南与龙田镇交界,西与地派镇和密溪国营林场交界。总面积1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83亩,其中水田4921亩,旱地1569亩。林地24万亩,森林覆盖率97%。全乡辖上东、到流、大份、小洞、蓝田、新星、社前7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81个村民小组,2750户,总人口964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5人,瑶族人口8875人,占92%。乡人民政府驻地蓝田圩,距县城16公里。
蓝田瑶族乡群山环抱,地势北高南低,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15座,最高点寒山顶,海拔956.8米,气候带有明显的山区特点,年平均气温19.5℃。最高月平均气温34℃,最低月平均气温5℃,平均降雨量2100毫米。气候及水土特别适宜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和针叶纯林等林木生长,适宜发展林业。蓝田河自西北向西南注入天堂山水库。龙新公路自南向北贯穿全境。土地多属酸性赤红土壤,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蓝田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具有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各民族的一些共同的文化特征,但与连南的八排瑶迥然不同,而且与粤北各县的过山瑶有很大差别。民风民俗独具特色,除“舞火狗”、“男女对歌”、“不落夫家”、“月月有节”外,还有崇拜峒主爷的“接亚公”活动和“招兵”仪式等与广东其他地区的瑶族不同的民风民俗。相传第一任峒主是吃狗奶长大的,因此狗是蓝田瑶族同胞的崇拜物,以前禁止吃狗肉,现在才有少数汉族移民吃狗肉。民族舞蹈“舞火狗”曾获全国民族舞蹈金奖。
1958年成立燎燃人民公社(包括今蓝田、龙田、龙城3个乡镇)。1961年成立蓝田人民公社,辖上东、蓝田、新星、到流4个大队。1986年12月12日经省人民政府(粤府函[1986]341号文批准,正式成立蓝田瑶族乡,辖上东、到流、大份、小洞、蓝田、新星、社前7个管理区。
在企业方面,1979年社办企业仅有庚子坑、七娘寨2座电站,总收入66万元。1987年乡办企业增加到木器厂、农机厂、文具厂、木箱厂、衣车板心厂和鱼头寨、大瑶山等4个电站共9个,全乡超支现象严重,社队企业缺欠银行贷款189.45万元。1997年,全乡企业(含个体工商户)86个,工业总产值1038万元。2000年,全乡企业102个,工业总产值1168万元。
农业方面,过去由于旧的生产模式,生产结构单一,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因农业结构调整和建筑占用土地等原因,1979、1987、1997、2000年全乡耕地面积分别为9816、9413、8899、8899亩,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特别是水田,由于调整低产“山坑田”种果等原因,1979、1987、1997、2000年全乡水田面积分别为8137、7636、7030、7010亩。但同时由于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耕作技术的提高和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全乡粮食总产量的大幅提高,分别为3125、4017、5708、6918吨,农村人均纯收入也大幅提高,分别为109、405、1797、2780元,全乡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林业方面,1979年以来,乡政府贯彻了党的山区经济政策,针对乱砍乱伐现象,制订了“封、管、种结合,以封、种为主”的方针,全乡设了13个封山点,封山面积达6万亩,有力地保护了林业资源,促进了生态平衡。同时采取各项措施鼓励、扶持群众开荒造林种果,其中寒山林场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到1987年成立民族乡时,全乡办起集体林场13个,造林面积16720亩,办起私人果场65个(种果100棵以下不计在内),种植各种果树73300棵,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封山育林制度、措施不完善,群众“靠山吃山”、只砍树不种树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乱砍滥伐现象时有发生。1999年3月25日,乡党委、政府作出了《关于全面实施封山育林的决定》,规定从1999年6月1日起至2019年5月31日止,在全乡范围内实施全面封山育林,制定了全乡山地逐级发包,成立护林防火巡逻队,把严木材砍伐审批关,加强对木材加工厂的管理等具体措施,有效制止了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群众造林绿化,从根本上促进了全乡生态的好转。2000年春,乡党委、政府提出了“全乡人均种植一亩竹、一亩果,每户冬种两亩蔬菜,人均封三亩山”的“一一二三”富民工程,立足资源优势,带领群众脱贫奔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到2000年,全乡水果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
小水电站方面,1979年,全乡只建好了庚子坑、七娘寨2座小水电站,到1987年,增加了大瑶山、鱼头寨2座电站,4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680千瓦,年发电量285万千瓦时,除解决本乡的照明外,还向大电网输电,年收入10万元。1997年,全乡电站7个,总装机容量为2150千瓦,总发电量550万千瓦时,年收入78万元。2000年,全乡电站9个,总装机容量2800千瓦,总发电量800万千瓦时,年收入220万元。
卫生方面,一直以来,党和人民政府非常关心瑶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建立和健全。1958年,把当时的联合诊所转办为蓝田卫生院。为方便居住分散的群众及时就诊,1967年起建立了上东、到流、蓝田、社前4个村医疗站,培训赤脚医生11人,到1979年蓝田医疗卫生机构已比较健全。1987年乡卫生院已拥有一栋2层的业务楼,在职医务人员27人,卫生院配备有X光机一台、显微镜2台、病床7张,医疗水平逐步提高,一般的常见病和小手术已能解决。1998年投入资金70万元,在圩镇建了卫生院门诊大楼,方便了群众就医。到2000年,全乡医疗卫生体系已成熟,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
教育方面,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瑶乡的教育事业,1950年在蓝田墟办起了一间完全小学,并在到流、社前、小洞3个村设立了三间小学分教处,使广大瑶族适龄儿童有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到1979年,在上级有关部门多次拨款下扩建了校舍。1981年在乡党委的倡导下,全乡上下捐款筹建蓝田中学,共筹集了43万元(其中10万元为上级拨款),在石马山脚下建起了一所拥有六栋2层校舍的全新中学。1987年,全乡共有6间小学,一间初中,全乡共有中小学教师96人,在校学生1351人,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6%。1997年,全乡共投入教育经费120万元实现了教育楼房化,使全乡的办学条件有了根本性的变化。2000年,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抓好“普九”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加快学校“改薄”进程,抓好办学布局,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2000年考入龙门中学学生20人。
社会福利事业方面,1996年投入20多万元兴建了300多平方米的乡敬老院1座。1998年投入资金60多万元打好了墟镇3公里长的水泥街道,投入资金20多万元建了乡肉菜市场。
矿藏有大理石、花岗岩和水晶矿,其中可供开采大理石储蓄量约300万立方米,花岗岩储量1000万立方米,水晶矿的品位高,但因矿点分散,储量未探明。此外还有少量的锡和钨矿。
16:49:44 2009-09-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