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66.67KB)
2008-10-2412:26
听说广西西北的深山里藏有一支鲜为人知的草苗族。这个周末,我们几个喜欢民俗风情的自驾爱好者便一同驱车前往,一探草苗人的神秘。顺便磨合下新买不久的KK。
第一天:
野花傍路,山翠林茂。尽管山路崎岖,可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嘛,好在KK灵巧有力,像一匹结实忠诚的马,带着我们奔向远山。在山路里兜转许久,一个身背竹楼的苗人告诉我们,草苗人就在不远处。草苗寨地处山,岭间有峡,河绕寨而过。数十座吊脚木楼倚坡而建。尽管有心理准备,看见草苗人,还是吓了一跳:草苗女人的上装是蒙古式斜衽长袍,头包蒙古式头巾,缠鲜艳腰带,腰带坠有五彩流苏,下穿鞋头高翘的蒙古式云头绣花鞋,鞋上绣的却是南方的花草虫鱼。她们的服饰既有蒙古马背民族之风,也有南越苗族的痕迹。男人的装束多为对襟短衣,头扎青帕野山雉羽毛。
草苗人比一般的苗族人要高白皙,鼻子挺直,脸盘圆,女性多面带酒窝,模样可人。据说多年前的草苗族人仍坚持族内婚配,假如没有适龄女人,男人们则需要翻山越岭几百里去找同族同宗的姑娘成亲。寨佬的吊脚楼是寨子里最高的。奶佬看见我们一到,就赶紧烧水打油茶,笑眯眯地说昨天晚上她们家火塘里的火笑(指塘火喷燃)好几次,火一笑就知道第二天要有贵客来了。
草苗人早晚必喝油茶,喝完攀过两座山都还能声唱歌呢。奶佬端给我们的油茶有阴米、油炸花生或黄豆、糯米糍粑、猪肉等,但是他们的茶叶居然是茶叶末或者茶叶粉,这种茶道的风格又仿如蒙古人了。更令我们吃惊的是,油茶碗里都有一片形状类似刀或者船桨的奇怪竹片——“签”(侗音)!功用类似调羹或者独筷。奶佬说祖先传下来的老竹雕或者老木雕的“签”,形状就像一把逼真的刀!这一发现叫人倒吸口气,不得不联想到以糯米糌粑、牛羊肉为食的的蒙古人,在取食时随身携带的牛角弯刀了。禁不住揣测着难道是草苗人真的是蒙古人?他们来到南方的山野后,无肉可食,但为固本思祖,慢慢将刀演化到后来的竹片木片的“签”?
草苗人的饮食与苗族人一样,喜食酸味,酸鱼、酸肉、酸菜,其鱼、肉经加盐巴、辣椒、糯米糟等腌制后,在密封的酸坛里可保存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坏。我们吃到了酸鱼和熏酸肉,风味奇特而美味。而制作简单的鱼生,则鲜美无比,有一种回归的原始风。酒喝的是猪胆酒。由于我们的到来,寨子里新杀了猪,取下新鲜猪胆,放炭火上烤,待胆皮烤熟,寨佬便刀破汁出,猪胆酒酒色微翠,酒味略苦,味醇而甘。当夜色从山野漫入吊脚楼后,寨佬起了个调子,草苗人和我们便开始欢歌痛饮。月色下,草苗人还跳起了踩堂舞,吹起了芦笙。我们却发现其有一个老人弹的却是一把四弦琴,琴声粗美。那琴,竟状如马头琴。
夜宿草苗寨。一夜无梦。
下载(76.4KB)
2008-10-2412:26
第二天:早起,雾霭弥漫。
从吊脚楼的木窗往下看,红色的KK安静地卧在河边,远看像一只漂亮的红色瓢虫。
苗族人一般没有风雨桥和鼓楼图腾,可是我们所去的草苗寨子都有!叫人惊诧不解的是,草苗人的鼓楼顶画的是一个人在弯弓射雕;而风雨桥顶上却赫然是一匹奔马!这些吉祥物的微妙变化和差异难道也暗示了草苗人的祖先来历吗?暗示了他们的祖先真的曾经在辽阔的草原上扬鞭赶马放牧吗?疑窦重重不得解。好事的我们问了好几个人,都没有得到解释。
草苗族当属苗族的细支,多以茶叶种植和劳务输出为生。可是从草苗人的很多生活习俗来看,他们身上似乎夹杂着侗族人、苗族人甚至蒙古族人的文化甚至血统。那么,他们到底来自哪里?他们的祖先是苗人?侗人?抑或真是那遥远草原上策马长啸的蒙古人?如果是蒙人后裔,又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丢下马鞭抛掉帐篷离开广袤的草原来到南国呢?他们又是怎么穿越千山万水来到南国呢?
一个草苗人说:“蒙古人?我们的身份证是苗人。我们这里没有马,没有草原,有山,高山。”
岁月风云历来变幻莫测。草苗人谜底仍然没有揭开,一切只是我们旅游者的臆测。寨老说,喝酒喝酒。姑娘们说,唱歌唱歌。我们到山谷里去看那座完全木制的风雨桥,它雕栏画栋,檐角飞扬,安静地横亘在两山间。风雨桥的周围长满了龙须草,细长青翠。山谷里一片宁静。有三只山雉鸟缓缓飞过峡谷上空,天色瓦蓝瓦蓝。不知道草原上的鹰有没有偶尔飞越南岳高山,来过这里呢?离开寨子的时候,我们一行人依照当地风俗,在龙须草上结绳,表示我们曾经来过。
启动我心爱的KK,它载着我们返程,一如来时那般灵巧有力。作为民俗爱好者,我们走了很多的少数民族寨子,这个寨子是最原生态最美丽的。就如同SPARK乐驰的微车设计已经被国内厂商效仿借鉴,但KK要比任何模仿对手都来得更加经典,更加原汁原味。
车过盘山路。我们回看,青山绿树的草苗寨子和峡谷里的风雨桥,它们宁静如画。我的KK,轻盈地行驶在画。(资源网来源:21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