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许多资料表明,现存的苗绣,起源于古代濮人的雕题纹身。雕题就是用刺刺破皮肤,涂以朱砂或其他色彩。纹身就是用刺仿龙凤、夔花纹雕题,在人身上出现龙、凤、夔的保护色花纹,藉避龙夔之害,战胜之以谋生存。苗族的古歌和神话传说认为,苗族古代的雕题纹身师叫“嫁嘎”。
到了濮人后裔南蛮发明了蚕桑之术后,雕题纹身开始从残酷的护身艺术形成美的装饰艺术,出现了“描”,描就是用朱砂等色彩仿生物色彩在蚕帛上描绘花纹。
到了骨针、铜针、骨织板、铜织板出现后,雕题纹身又进一步演变成绣花。其后虽经历次战乱和迁徙,然而苗绣作为苗族一种具有浓厚祖先崇拜色彩的艺术,仍然流传下来,并根据其生活环境的不同,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刺绣前先制两个直径约30厘米,一个略、一个略的篾圈,将布底夹于两个篾圈间绷紧。
苗绣针脚体可分为绣(含跨绣、退绣、套绣、圈绣、偷绣几种)、插(含单插、面插两种)、捆(含自捆、另捆、组捆几种)、洒(含射洒、间洒、串洒几种)、点(含结点、平点两种)、挑(其基本形式有“X”挑、“*”挑、“V”挑几种)、串七种。面积花纹以绣平针平绣为主,其需要显出深浅色调的,则用插针,将色度深浅不同的彩线“插”进去,形成几种色彩的连结面;需要显示出立体的地方,则使用捆针,使其形体在绣面上突出来;绣面上需要显出立体感的细部分,则使用洒针、点针和挑针;绣料正面和背面需要显示出一致效果的,则采用串针。一幅绣品,需综合运用几种针脚,或配合粘花、贴花、补花和堆花手法来完成。县内苗族杨代容所改进后的苗族服装(女装),便是充分运用上述手法的典范,使其更具有艺术特色、更美观,层次更加分明。
苗绣图案有吉祥的喜雀闹梅、燕子双飞、鸟含花、蝴蝶展翅以及花团簇拥、果实累累等。一般以绸缎或白布做底,用纸剪出各式图案贴在上面,根据图案形状特征选用各种颜色的彩线刺绣。
苗绣的色调带有强烈的夸张色彩,它常不按真实物体的颜色配色,而是按其民族的审美要求,胆而灵活地加以运用,其色彩讲究冷暖对比,注重在强烈的对比之取得一种色彩美的协调,造成一种既古朴又绚丽多彩的效果。其装饰纹样也常有夸张变形,既着意于生气勃勃的客观对象的表现,又糅合进梦境般的幻想色彩,洋溢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县内苗族妇女的着装花纹多有红身白嘴鱼、红叶绿花树、蓝身白颈鸟等,给人一种怪诞而真实的感觉。
传统苗族女装绣花布料多为绸缎、白底棉布或麻布,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常选用红、蓝、绿、紫等色丝绸或化纤。绣线也从传统麻线、棉线变为毛线、膨体线、金线、丝线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