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艺术观点: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灵魂

查看数: 11406 | 评论数: 4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5-28 14:43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顾绍骅 于 2016-5-28 14:44 编辑 艺术观点: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灵魂 艺术是一种或多种技能发展到一定的高度(高峰),给人们创造出一种精神(思想)上的享受(或美的熏陶)。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 ...

回复

顾绍骅 发表于 2016-5-28 14:47:51



顾绍骅推荐“集古句”【依据画面意境来进行挑选最适合、最贴切的诗句,并且,进行重新整合、排列达到“经典”(再创造的高峰)真正做到“一诗一画、一画一境界”】因为,这样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再现”,并且集古句的“诗词格律”不容易错,只是掌握好“韵律”就好!
中国山水诗意画——《渔材》
【题画诗】淬砺秋水清,树木生天际。到晓在渔船,不耕自有余。
【欣赏】秋日硕大、金红衬托,水如磨石、清澈见底;古木参天、浓荫繁茂,奇花异草、人间仙境。水面上,由远及近放排的阵阵歌声,扁舟渔者撒开渔网的水声共同交织着;那“无边落木”江中现,满舱鱼儿水里来。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渔家人清晨开始就在船上,不需要耕种,自给自足、丰盛有余呀!
【解释】 “渔”者,既有“谋取”之意,也有“富余”之意也;然而,“材”与“财”谐音,故财、材相通、材财之意相连也;因此,《渔材》者,谋取财富,财富有余之意者也。







规格:50×100㎝  纸本设色   2014年春节创作
本诗出处:
《樵人十咏·樵斧》唐·陆龟蒙
淬砺秋水清携持远山曙。丁丁在前涧,杳杳无寻处。
巢倾鸟犹在,树尽猿方去。授钺者何人,吾今易其虑。
《湖中晚霁》唐·常建
湖广舟自轻,江天欲澄霁。
是时清楚望,气色犹霾曀。
踟蹰金霞白,波上日初丽。
烟虹落镜中,树木生天际
杳杳涯欲辨,蒙蒙云复闭。
言乘星汉明,又睹寰瀛势。
微兴从此惬,悠然不知岁。
试歌沧浪清,遂觉乾坤细。
岂念客衣薄,将期永投袂。
迟回渔父间,一雁声嘹唳。
《寄庐山贾处士》唐·许棠
时泰亦高眠,人皆谓不然。穷经休望辟,饵术止期仙。
彭蠡波涵月,炉峰雪照天。常闻风雨夜,到晓在渔船
《鱼蛮子》宋·苏轼
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
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
异哉鱼蛮子,本非左衽徒。
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
于焉长子孙,戚施且侏儒。
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
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
一饱便甘寝,何异獭与狙。
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
空虚未可知,会当算舟车。
蛮子叩头泣,勿语桑大夫。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从一般技法表现上讲,难以体现中国画的内含(中国画的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之精髓)。诗 、书 、画溶为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真谛,是国学(国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越是传统的,就越具有民族性;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因此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书画家,我们必须掌握熟练应用“诗情画意”来多出“精品”,弘扬国萃。


顾绍骅 发表于 2016-5-28 14:46:49




三、创作------“诗情画意”(即:诗、书、画三位一体):
如何读画写诗(或依画题诗)呢?  笔者认为:这须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力,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及古汉语(古诗词)写作能力。即:首先在读画时,就要读出画中的主题思想,揣摸其作者所需表达的意思,然后根据画中的“一草一木”进而产生自己丰富的联想,突出一个主题;记下画的意境,而后依意境做诗。诗文篇幅一般不宜大,以绝句为佳(即一首四句),但需严格按近体诗规定的格律来:
⑴字数、句数都有规定(如:五绝  四句 20字 ;七绝  四句 28字)。
⑵一定要押韵,韵母相同的字,在不同句子的同样位置上出现叫押韵。(一般考虑句尾,故又称韵脚)。

近体诗每首只限一韵。
⑶平仄有定式,汉语四声除平声外,上、去、入三声称仄声。平仄有严格的定式。
(4)讲求对仗。为达到“学开车,先使车开动起来,再学修理…”的目的,笔者认为:①只要严格地按照平仄格律(现代汉语中的一、二声字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②抓住主要表达的意境或内容。③有时还要以经据典。④要尾句押韵。
通常我们都是先作画、品画。而后,依照画的意境再严格地按照‘今体诗’的要求来作‘《 五绝》’、‘《 七绝》’(或者律诗)。亦可先作诗,后依诗作画。
《中国山水诗意画——峡江秋色》
顾绍骅【自作题画诗】绝壁现帆影,红叶盛崖顶。峡江满秋色,闲翁五言吟。
【欣赏】在陡峭的山峡绝壁中,远处显现帆船的影象;茂盛的红叶树生长在山崖的顶部,将画面“染红”,好一片秋天丰收的景色充满整个山峡的江山。我看到这样的美丽风光,忍不住把“五言”诗词作。

规格:68×68㎝  纸本设色  2008年10月创作


顾绍骅 发表于 2016-5-28 14:45:34
2.再如:<宋> 马远的《雪》:

读画体会意境:
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山林,大地披上银袍,天公将大地打扮洁白无瑕,婀娜多姿,婉如待嫁的新娘——“美丽动人”。 人踪缈缈、兽迹难寻,整个冰雪世界是多么空寂、清新,又是多么寒冷,严酷啊,这漫漫冬天多么长呀 ……。忽然,闻得一阵阵"呀呀"…的叫声,只见一行白鹭(候鸟),又从南方飞回来了,树上的雪开始熔化了——春天来了。
图二
依画意写诗:(如图二所示)
银装裹素锁群山,   【平平仄仄平平仄,】
猛兽无寻数迹难①。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千里冰封岂罩住?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②依旧还。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①数迹难:这句话的意思是:猛兽因天气的寒冷,而躲藏起来〔冬眠〕,故看不到野兽的足迹。②白鹭:白鹭鸟(候鸟)。
②注:声韵中的第一、三、五字【“平”、“仄”】为可平可仄的字。

二、依诗意作画:即:诗(词)  理解诗意      意境    绘画语言     画

1.例如:㈠唐 李白的《朝发白帝城》:
(如图三所示)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著名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用绘画语言只能表现平面空间,不能表现时空关系和音响.因此
我们只能着重于用绘画语言(线条等),来表现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树木、烟雾的等)。最为重要表现的一句是“  轻舟已过万重山”。

2.《李白诗意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句〕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也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句。画面上有:人物(李白)、瀑布、山石、树木、花草、……
画面重点要表现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诗仙”的“仙意”就得将主人公画得“桀傲不顺、漠视一切”的“仙骨”,并配以“仙风”、“仙气”来衬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