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在中国历史上是值得大写特写的一个姓氏,历代名人辈出。秦汉魏晋时期有“四世三公”(杨款、杨震、杨彪)和“西晋三杨”(杨骏、杨珧、杨济);隋朝达到顶峰,杨姓建立帝国并成为国姓;唐朝的杨姓继续辉煌,一共有11个人当上宰相;宋朝杨家将,明朝的名臣“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等等。而且,在历代状元中,杨姓有22个,其中包括四川新都的杨慎(杨升庵)。 全国杨姓总人口大约有4270万,是中国第六大姓。四川杨姓人口有380多万,也是四川第六大姓,但却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的释义:高大的神木扶桑树 中国古代著名的《山海经》一书中,“海外东经”里有这么一句话:“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这句话中,“十日”,是中国远古时代太阳神话传说中帝俊与羲和的儿子,化身为10个太阳;“大木”指的是神木,也就是杨树、扶桑树;“日”就是太阳,传说中,太阳上住着金乌,有的说太阳被飞翔的金乌托着移动,金乌是太阳的代名词。 再来看“杨”字。“杨”由“木”和“昜”组成,“木”特指神木,“昜”是形象表达“日升汤谷”的意思。 汤谷,也叫阳谷、旸谷,在什么地方呢?根据史料记载,汤谷位于山东东部沿海地区(今山东日照),是上古时期羲和族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是东夷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国太阳文化的发源地。 在汤谷,生长着高大的扶桑树。汤谷临近大海,原始氏族不像现代人那样知道太阳的升落规律,以为太阳是从海里升起来的,所以就把汤谷视为太阳升起来的地方。 住在汤谷的原始氏族,通过观察太阳在扶桑树东西两侧的升落高度变化来计算时间,称为扶桑纪历。由此,这个氏族就被称为“杨”。 杨姓主要来源:姬姓“三封杨侯” 杨姓的来源比较复杂,而且争议颇多。在受姓始祖这个问题上,争论从宋朝开始到现在就没停止过。当然,在学术问题上,各说各有理,很多问题在争论中会逐渐形成统一认识。但在没形成统一认识前,我们还是暂时搁置争议,先把杨姓来源的传统说法介绍一下。 首先隆重推出的是,杨姓主要来源于姬姓,而且是杨姓历史上有名的“三封杨侯”。 大家看华西都市报周末副刊的“四川百家姓”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对于姬姓,相信都知道那是黄帝的姓氏。一脉相承姬姓的周武王死后,儿子姬诵即位,即周成王。周成王封同父同母的弟弟叔虞为唐侯,封地在古唐国(今山西闻喜东北)。 后来,周康王封叔虞的二儿子杼为杨侯,封地在杨国(今山西洪洞东南)。杨国这个地方,原来是以杨树为图腾的少数民族姜戎中的一支居住地。杼的第6世孙康,跟着周宣王北征,结果阵亡。康没有后代,周宣王把自己第5个儿子涧(尚父)过继到康的名下,以继承康的事业。 但周宣王同志把儿子过继后,居然把封侯的事情给忘了。也难怪,大家都知道,领导同志一向都很忙的。直到周幽王即位后,才把尚父封为杨侯。 关于尚父封侯的另一种版本的说法是,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在周宣王活着时没被封爵,直到周幽王上台后才被封为杨侯。 不管是哪种版本,大家都还是承认尚父被封杨侯这个事实,而且这个杨国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东周周桓王期间,杨国被晋武公灭掉。此后,杨国遗民就以国为姓,生活在山西洪洞、陕西咸阳和河南洛阳一带,有的后来长途迁徙到广东甚至海外。 晋武公灭掉杨国后,把杨国那块土地赐给儿子伯侨,伯侨被封为杨侯。伯侨生文,文生突,为晋国大夫,食邑于羊舌,是为羊舌氏。突生职,职生赤、肸、鲋、虎、季夙。肸字叔向,又称叔肸,因功被分封在杨邑(今山西洪洞东南)。肸子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称为羊舌氏。 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东汉杨震家族、隋朝皇帝杨坚家族、唐朝杨贵妃家族、宋朝杨家将家族等,都出自弘农华阴杨氏。这支杨姓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成为杨姓中的最大支派。 除“三封杨侯”外,姬姓杨姓还有一支河东杨氏,晋文公(伯侨侄子)重孙谈(晋悼公)的弟弟杨干被封在杨邑,后世子孙以邑为姓,这支杨姓被称为河东杨氏。 另有一支杨姓,周景王的后裔被封在古杨邑(今河南宜阳西),其后就以杨为姓,但这支杨姓几乎没有什么记载。 “三封杨侯”的杨姓,除伯侨的后裔显赫于后世外,其他两支后裔功微势弱,又无其他可颂扬的事情,史料中记载很少。 杨姓其他来源:同源改姓和赐姓 杨姓的其他来源比姬姓来源更为繁杂,主要由同源、同音、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首先是他姓改杨姓,由于杨姓是大姓,这种情况较为普遍。春秋战国时期,羊氏、羊舌氏因与杨氏同出于姬姓,其中一部分人后来改为杨姓。古代扬、阳与杨同音、通用,扬姓、阳姓部分人后来大多改为杨姓。 较为典型的是董杨联宗。唐末五代时,有个叫董思安的人,因故将儿子寄养在杨家,儿子长大后就以杨为姓。宋高宗时,余杭人董世兴在福建做官,与泉州人杨梦龄交往密切,将儿子寄养杨梦龄家里,其后代以杨为姓。这两次改姓,使董、杨两姓结为友好姓氏,世代联宗,成为亲族。 回归旧姓的例子,以著名的杨家将中的杨老令公杨业为代表。杨业原来叫杨崇贵,后来为避北汉世祖刘崇的名讳,改名叫杨重贵。杨重贵年轻时为刘崇效力,因功绩显著,深得刘崇喜爱。刘崇就赐他姓刘,改名刘继业。宋太平兴国4年(979年),北汉君主刘继元降宋,但刘继业仍然苦战不降。赵光义认为他是一个忠勇的人,叫刘继元去招降刘继业。刘继业最终放弃抵抗归宋,恢复杨姓,改名杨业。 至于赐姓,就更多了。早在三国蜀汉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隋初,尉迟崇在与突厥交战中力战而死。其子尉迟义臣年幼,杨坚将他带进宫中抚养。尉迟义臣长大后,成为杨坚的贴身侍卫。杨坚感怀尉迟崇的功业,赐尉迟义臣为皇室之姓杨姓,还确定他在皇族中的辈分。 少数民族改姓为杨,很为普遍。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政策,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人口众多,唐朝时甚至为白族第一大姓。 杨姓争议:三封杨侯还是三封杨爵? 我们在介绍来源于姬姓的杨姓时,说到存在诸多争议。争议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焦点还是在“三封杨侯”上,即对杼、尚父、伯侨封侯表示异议,认为应该说“三封杨爵”比较合适。另外,还对河东杨氏始祖杨干有不同看法。下面来看看这些争议,我们不加评说,请读者自辨。 关于杼的争议:是否真实存在 叔虞的次子叫杼,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引发杨姓研究者的诸多争议。 认为没有杼这个人的观点认为,在先秦典籍及《史记》中,从汉唐至明清历代杨姓与非杨姓的众多博学之士所写的杨姓文字(墓志铭、谱序、传记等),在历代姓氏专著中,都没有杼的任何记载。甚至《四库全书》中,也没有杼的说法。与此应证的是,目前山西社科院家谱资料中心收藏的45部杨氏族谱中,没有一部有杼的名字。 而且,即使杼被封为杨侯,按照周朝礼制,一个侯国应有方圆百里的土地,有卿、大夫、士各级官员,有宗庙,各代也应有庙号(谥号),但杼的杨国在史料中都没有记载。 坚持认为有杼并且杼被封侯的观点认为,史书中没有记载杼,不能否认就没有杼这个人。如果杼是庶子,按照惯例,史书上是不会记载他的。周朝拥有公、侯爵位的人,肯定会入史,但伯、子、男爵就很难载入史书中。杼被封的杨国是晋国中的小国,属于子国,方圆不过50里,和现在的乡镇差不多大小,比晋国小很多,没有载入史书是很自然的事情。 与北方杨氏族谱截然不同的是,南方很多地方的杨氏族谱都说杼是杨氏的开派始祖,如广州梅州杨氏族谱、湖南卯田杨氏族谱和城步杨氏族谱。最早以杼为始祖的杨氏族谱,是宋代杨时主修的《庐陵大同谱》。里面说,叔虞之子杼,周康王6年受封为杨侯大夫,食采于杨,子孙以邑为氏。 有很多专家认为,各类史书上没有杼的记载,不能作为考证的依据。谱书是史书的补充,要求族谱源于史志,是本未倒置、脱离实际的观念。 中国家谱研究中心的专家考证说:“唐叔虞二子杼,又名平杼,周康王6年受封为杨侯,食采于杨,遂以杨为氏。” 关于尚父的争议:是否被封杨侯 对于尚父这个人,持不同意见的人都认可是存在的,但在一些细节上存在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周宣王的儿子尚父被封在杨,史书上有记载,出土的文物中也有印证,但尚父封于杨国,不一定就会改姓为杨。有杨姓研究者考证说,尚父和叔虞不是同一个血统,尚父原姓詹,号称杨侯和姓杨是两回事。史书上写封于杨,但没有说明是否是杨侯。 另一种观点认为,尚父是被周宣王封侯的,不是周幽王封的,封地在杨,尚父其实是长父。这一点,有文物作证。2003年1月19日,陕西眉县杨家村村民在一土崖上挖土时,意外在一山洞里发现大量青铜器,被称为“中国考古史上的第三次青铜器”大发现。出土西周晚期器物27件,件件有铭文,合计4000多字。 其中有一件“四十二年逑鼎”,280多字的铭文中,有记载周宣王封长父的内容:“余肇建长父侯于杨,余令汝奠长父,休。汝克奠于厥师。汝唯克型乃先祖考,□猃狁出捷于井阿、于历岩,汝不艮戎,汝□长父,以追搏戎,乃即宕伐于弓谷,汝执讯获聝,俘器、车马。汝敏于戎工,弗逆。”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周宣王,把儿子长父封到杨地为侯,命令你(逑,周宣王的一个大臣名字)辅佐他,让他在杨这个地方安居乐业。逑啊,你是一个好大臣,你发扬老祖先与猃狁(当时的一支少数民族)一贯的战斗精神,与他们交战,追击他们在井阿、历岩、弓谷等地,斩获颇多,你对军事很有一套啊,不要辜负了我对你的厚望哈。” “四十二年逑鼎”上的铭文,确定了一个史实:周宣王的确封他的儿子长父为侯,并在杨地立国。晋武公、晋献公时期,开始统一晋国,灭掉境内小国,尚父的杨国存在了大约100年。如果这个杨国还有子孙存在,应该是杨姓的来源之一。 此外,对于尚父和后来被认为是杨氏始祖的伯侨有无血缘关系,也存在争议。大多数观点认为,两人之间没有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有关系,证据是在河南洛阳出土的杨宁墓志铭。 杨宁在唐德宗时两次入朝为官,4个儿子均进士及第,白居易是他的女婿。杨宁的墓志铭上说:“宁公,字庶玄,弘农华阴人也,本盖姬姓周宣王之子曰尚父,邑诸杨,得氏于后。”铭文中透露的信息表明:尚父的确被封为杨侯,弘农杨氏的先祖是尚父。 关于伯侨的争议:有无其人是否封侯 对于伯侨这个人,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有无其人,二是是否被封侯。 认为伯侨存在并被封侯,源于西汉时四川成都人杨雄(也叫扬雄,古代扬、杨可通用)。杨雄在祭悼屈原的《反离骚》赋中说:“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灵宗初谍伯侨兮,流于末之杨侯。” 伯侨的名字,在先秦典籍中找不到,因为伯侨没有重大的社会活动,《春秋》《左传》上都没有关于他的只言片语的记载。但杨雄这么说,以杨雄的身份,他不会打胡乱说。 杨姓研究者据此研究认为,伯侨是晋武公的长子,但还没等到继位就英年早逝了。伯侨只有一子单传,后代繁衍不旺。晋武公没办法,只得把君位传给次子诡诸,是为晋献公。传到晋灵公时,他要祭祖,得祭高、曾、祖、考4代先人,所祭先人都应有牌位。伯侨作为曾伯祖,宗庙里必然有伯侨的牌位。由于先祖们都是侯爵级别,所以把伯侨也视为侯爵了。杨雄称伯侨为侯,无可非议。 至于伯侨被封为杨侯,有种观点认为,伯侨在周襄王时被封为中大夫,伯侨死后,周王念其功勋,敕命他为杨侯,伯侨的爵位是死后追封的。杨雄说的“流于末之杨侯”,就是这个意思。 山西曲沃县新编的《晋世家》书中则说,伯侨是晋武公的庶子,没有世袭爵位的资格,封个小国照顾一下他情绪,也不是没有可能,他的后人被封氏为羊舌氏。 对于羊舌氏,也有争议。传统观点认为,羊舌是个地名。但有观点认为,羊舌是姓氏,不是地名,因为山西历史上没有“羊舌”这个地名。伯侨后裔羊舌肸和晋悼公的弟弟杨干为同一时代的人,杨国已封给杨干。晋悼公时,羊舌肸已成罪囚,被满门抄斩,失去了封侯的资格。 那么,陕西华阴弘农杨氏是不是源于伯侨呢?传统的说法是,羊舌氏被灭门后,有一人逃往华阴。但当时的华阴已属于晋国,羊舌氏的封地在晋国北边,羊舌氏后人要想从北边路过晋国首府逃往另一地,是不大可能的。 《晏子春秋》中说,羊舌肸无子。而弘农杨氏族史中却记载说,杨食我生杨道,杨道是一个虚构的人,没有任何历史和族谱中有记载,是虚构的人物。“战国时,杨章出。”这才是弘农杨氏真实的历史。 关于杨干的争议:是否被封古杨国 河东杨氏是如今杨姓的一大分支,有后人大约2000万,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山东、浙江、东北三省。《东周史》《晋史》《大槐树移民史》中说,杨干是晋文公的第4代孙,晋悼公的弟弟,被封在山西洪洞古杨国,是河东杨氏的始祖。 但有专家对此说法提出质疑说,《东周史》《大槐树移民史》不知是何代何人写的,这些资料说杨干封在洪洞古杨国可能是推测,没有古籍能佐证。晋悼公的弟弟不可能以杨为姓,也就是说姓杨名干。晋悼公姓姬名周,他的弟弟应该是姓姬名杨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