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9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0年的世纪寿星——回族老人张浩发zz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pais631182 发表于 2009-9-21 02:3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坐落在承德市平泉镇东南侧4公里处的药王庙村,是回族聚居的村庄。这个村里有一位勤劳善良、生于清光绪22年(1897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今年已达103岁高龄的人,他的名字叫张浩发。1999年12月31日,张浩发老人作为百岁寿星的代表被邀请参加了承德市迎接新千年大型庆典活动。  当笔者走进老人的餐室,一眼就看见摆放在组合柜上的制做精致上书“中国,承德,世纪老人,承德市迎接世纪大型庆典组委会,2000年元月1日”的牌匾。2000年元月2日老人从承德坐车回家,没晕车,到家一高兴吃了一碗面及荷包鸡蛋。老人刚一到家就向晚辈们告诉承德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说到承德组委会按照回族起居饮食的风俗习惯,热情周到地安排和服务极为满意,市政府不仅给老人发了牌匾,还赠送了高档棉被,军用棉大衣及一些营养品,价值数百元。据乡亲们介绍张浩发年轻时学得一手叫绝的打制糕点的手艺,经他打制的糕点、月饼、种类齐全,加工精细,质量上乘,誉满八沟十里长街。张浩发老人在90多岁时还能够每天打制10多公斤面的烧饼,用独轮车推到八沟街上去卖,由于他的烧饼分量足,质量好,每日都被抢购一空。老人心满意足而归。  张浩发老人29岁时才结婚,取了一名16岁的女子为妻,婚后,老人得了4子4女,其中一女夭折,目前老人一家已五世同堂。子孙晚辈已达百余人。张浩发老人一生勤劳俭朴,乐助贫困,善待双亲,他还一直保持着纯朴的伊斯兰教的习惯,每日清晨必先喝三杯茶,散步后才进早餐,老人在97岁时还坚持到八沟街上清真寺里参加一年一度的一月十九日的开斋节等宗教活动。他的儿女晚辈们孝敬老人,善待老人,这是老人长寿的因素之一。平常儿女们为老人把苹果削了皮放上白糖,冬天把柿子放在热炕上捂热了供老人吃,老人爱吃红薯、土豆,儿女们就尽力满足他的要求。早餐沏一碗鸡蛋和奶粉。中午晚上米饭等,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孙女张丽娟常常为爷爷刷痰盂,倒便盆,对老人体贴入微。目前孙子与爷爷同居一室,他常常给爷爷烫脚、剪指甲,张浩发的三个女儿和女婿也都十分疼爱老人,生活在黑龙江省的大女儿一家为老人邮衣物和款项,时刻关心着老人的健康。  老人每天早晨起床后,总还保持着用小梳子梳理梳理胡子,用温水洗洗脖子的习惯。据说,老人之所以长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他思想开阔,心中不搁事,遇有不顺心的事就躺下睡觉,一觉醒来,事也就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