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初年,北京宣武区虎坊桥东北的臧家桥,开了一家名叫广福馆的回族面食铺,店主姓穆,只有母女俩人,供应面食均为低廉品种。一天几位常客对母女俩说:“面条都吃腻了,能否改一个吃法?”母女俩照顾客要求,将面揪成疙瘩煮熟后捞出拌虾酱吃,觉得不够味儿,又炒着吃味道果然不同。炒疙瘩由此初步形成。此后母女俩精心制作,并在配料上进行改进,终于使炒疙瘩名声大振,后来又添加了炒掐菜、小锅烧牛肉、炸卷果、素鸡、炸油香等。广福馆地处臧家桥南端,是堂子街、韩家谭、五道庙、杨梅竹斜街的五道路的路口,俨如一座寨子,店主姓穆又无男性,于是一些文人雅士戏称广福馆为“穆家寨”。广福馆逐渐被人们遗忘了,穆家寨炒疙瘩名声鹊起。到琉璃厂多为文人,逛完琉璃厂,不少名流也纷纷光顾,如梅兰芳、尚小云等。当时一位名书法家品尝后,专泼墨题诗称:“甘载蜉游客燕京,每餐难忘穆桂英。寄语她家女招待,可曾亲手去调羹。”名画家胡佩衡、于非闇也赠字画,对炒疙瘩备加推崇。1952年,女店主去世,广福馆因无人继承而停业。 穆家寨的炒疙瘩生意兴隆,不少家饭馆纷纷仿效,以前门外李纱帽胡同(现大力胡同)的“东恩元居”最为著称。恩元居的创办人是河北河间县的回族人马东海兄弟俩,1929年到京学习炒疙瘩的方法,并有创新和提高,也很快闻名京都。炒疙瘩用上等面粉,加水和匀揉成面团切开,搓成直径为黄豆粗的长圆形后,再用手揪成黄豆般大小的圆疙瘩,倒入沸水中煮熟,开锅后随即捞出,放入温水中浸泡三五分钟捞出,选用牛羊肉的鲜嫩部位,切成丝用油及佐料煸炒,然后将煮熟经温水浸泡后的疙瘩倒入,加香油炒成金黄,根据不同季节配上蒜黄、菠菜、黄瓜丁、芽豆、青豆等同炒,出锅装盘,黄绿相间,香味扑鼻,引入食欲。由于风味独特,又具有主副合一、经济实惠的特点,问世之后,就成为北京风味小吃中的佳品,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不少餐馆,仍有炒疙瘩供应,但风味与“穆家寨”的相比,相差甚远了。原因在于制作上图省事,如过去店家客人进店后,问清吃多少,现制现揪,现在是用机器轧出,煮后就放在凉水中浸泡,客来了,从凉水中捞出来炒,已糜烂无筋道的口感了,配料也不讲究,因此信誉下降,已没有炒疙瘩味了。[<i> 本帖最后由 mubyoon 于 2006-12-21 15:56 编辑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