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74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土族《格萨尔》的抢救与保护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四)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如水阳光 发表于 2009-10-7 11:1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土《格》资料的搜集仍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且,资料的搜集应是多方面的。包括笔录、录音、照相、摄影、实物的保存等。众所周知,《格萨尔》的研究意味着要做大量的田野作业(Field work)。传统的田野作业的方法是用笔和纸。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段宝林先生说:“郑祖荫、刘天华还记录、研究‘北平之叫卖声’,和苏州、北京的婚丧音乐……,语言组赵元任负责,用科学方法在广东记录歌谣197首,其中90首用蓄音器进行录音,其余也以国际音标进行记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用“蓄音器”采录歌谣,在当时我国的民俗考察中实属少见,更多的民俗调查者是连“叫卖声”也只能用笔记录。传统的民俗调查方法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只能从文字的字里行间中得到某种信息,而更多的信息,如声音、语调、人物、动作、场面等等就不得而知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民俗事象有的改变很多,有的或许面目全非,有的或许就不复存在了。试想早在一百年、一千年或更早些有录音机、摄象机等现代化设备,今天的《格萨尔》研究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2000年7月至8月,由王兴先老师带我们研究生赴云南实习时,我们调查过普米族、纳西族、彝族和白族等,调查的结果是“过去还艺人在传唱《格萨尔》,但现在已经失传”,流传在这些民族当中的《格萨尔》就这样悄然无声地流逝了,而未能将其较全面、完整地记录下来,这不但是《格萨尔》研究工作者的一大遗憾,更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种遗失,实在可惜。土《格》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我在前文中已经介绍过,我的父亲是目前在国内还健在的唯一的一位能说唱长篇土《格》史诗的民间艺人。他年过七旬,体弱多病,身体欠佳。这对搜集、录音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为了尽早地完成这项工作,父亲不顾年迈多病、密切配合、细心传授。我也总是利用寒假和暑假,耐心请教、认真记录,回校后就立即进行记音对译和整理翻译工作。就目前而言,我所搜集的土《格》的录音带共达二百余盘(每盘60、90分钟不等),现已出版的土《格》上册和中册仅用了六十余盘,约253万字,按这个数计算二百盘磁带全部完成就可达1200万字左右。根据我父亲的叙述,这仅仅是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工作量。所以,录音是所有抢救土《格》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录音完成了也就等于抢救了土《格》。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如:录音机、照相机、摄象机以及电脑等都应该运用到《格萨尔》资料的搜集和研究中来。这些先进的高科技设备,会给《格萨尔》的研究注入新的生机,使资料更加全面、有质量。虽然这时搜集的资料仍有许多缺憾和不足之处,但有声、有形,它给人们展现的资料形象直观、声形并茂。这种搜集《格萨尔》资料的方式,不仅将《格萨尔》按“原貌”记录下来,同时又按“原貌”将其立体的传播给人们。这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形态、民族生存环境、特殊的民风民俗等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保存了珍贵的资料,而且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真正起到了“凝固历史”的作用。所以,我们不仅要用传统的方法——笔和纸,还要用现代化的方法,掌握和利用现代化的设备、仪器,多方面、多角度、多手段地进行研究。同时,还要把艺人们使用过的法器、穿戴过的衣帽等都需要集中保存。 二、《格萨尔》说唱艺人是史诗的载体,是创作者、保存者和传播者。因此,在研究土《格》的同时,应对土《格》艺人加强研究。 众所周知,每个艺人都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充沛的激情和很强的思维能力。就拿我的父亲来讲,开始他在我的眼里是一位很普通、非常有个性、能干的父亲,但后来通过《格萨尔》我才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了他,面对几百盘录音磁带,更加增添了几分对他的敬佩;在整理完土《格》上册和中册约253万字的初稿之后,被它浑厚的文化内涵震撼了。这对于一个目不识丁的老人来说,真不可思议,谁能不相信在人类的大脑或某个基因里有一种潜意识的某种功能的存在?为此,我询问过我的父亲,他说;“一开始我不会说唱《格萨尔》,只是听父亲(我的爷爷)说唱,后来就开始学,再后来就开始说唱。”“我说唱时,眼睛一闭,嘴里就不由自主地朗朗上口……”。那么,这种现象又怎么解释呢?他在说唱时,时而笑、时而哭,对于一个坚强的男人来说,这种激情又源自那里呢?他一个从小就在山沟的土窑里长大的人,为什么在他说唱的《格萨尔》史诗中又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为何又有如此的想象力的呢?……。所以,研究《格萨尔》对于艺人的研究同等重要。而且,对艺人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研究。并且,这项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高尔基曾经说过:“死掉一个民间艺人,等于损失了一座图书馆”,⑥抢救了艺人就等于抢救了《格萨尔》。所以,我们应当对艺人生活上予以照顾、工作上抓紧、搜集手段上加强。 三、希望有更多的研究工作者对土《格》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多学科的角度研究。从而,对藏族《格萨尔》及格萨尔学有一深入认识。土《格》是反映土族人民的生活、心理、观念、环境和审美等等的百科全书。所以,通过土《格》中所反映的语言、宗教、民俗、政治、经济、军事、史地、神话以及处于萌芽状态的农牧业、手工业等与藏族《格萨尔》及流传在其他兄弟民族中的《格萨尔》对比研究,达到对《格萨尔》及格萨尔学的深入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格萨尔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①《格萨尔文库》第三卷 土族《格萨尔》中册(王兴先,王国明),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9;②《格萨尔文库》第三卷 土族《格萨尔》中册(王兴先,王国明),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9;③《甘肃日报》,2000,12,9;④《中国图书评论》,2000,12;⑤《格萨尔文库》第三卷 土族《格萨尔》上册(王兴先,王国明),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6;⑥《格萨尔学集成》第三卷,甘肃民族出版社,第1778页,1994,6。

发表于《格萨尔集刊》第六集,民族出版社出版,2003年。

作者简介:王国明(坚赞道杰)(1968——),男,土族,硕士,甘肃天祝人,现在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主要从事格萨尔学研究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