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39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华瑶族民歌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pectic9573 发表于 2009-10-11 18:3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华是个好地方,又产山歌又产粮,唱出山歌千千万,一首山歌一担粮”、“江华瑶山山歌多,出门三步歌绊脚”。行走在江华千里瑶山,仿佛走入了一个歌的海洋。

江华是一个民族音乐的宝库,历来有“瑶歌之乡”的美称。江华瑶歌反映的生活面十分广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凡人琐事;远自盘古开天,近至眉毛眼前;大到改朝换代历史变迁,小到农耕林种婚丧喜庆,随手撷来,随口而出,皆成文章。瑶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常丰富,既有感情绵延的长歌,又有简单明了的短歌;有的热情奔放,有的细腻含蓄,所有喜怒哀乐,都在一声声发自内心的瑶歌里得到尽善尽美的诠释。

在大瑶山,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唱上几首。据不完全统计,江华瑶族自治县流传的各种歌瑶曲调多达30种以上,已搜录的民歌达5600多首。

江华瑶族大体可分“过山摇”和“平地瑶”两大类。“村有别,族有系”。江华瑶歌,也因此在体裁、题材、表现手法及音乐思维方式上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格。
过山瑶瑶歌:源于他们丰富多彩的歌唱活动。由于平日劳动艰辛,集体娱乐活动较少,唱瑶歌,便成了他们慰藉心灵、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不论时间,不管地点,不讲场合,不分老幼男女……只要有人,就有瑶歌。有时,他们在野外干活时吟唱,一唱一和,引得兴趣盎然,马上放下手中的农活,回家“坐歌堂”。甚至一唱就是几天几夜,直到兴尽方休。

过山瑶瑶歌因衬词、结构、演唱场合等不同,分为纳发、过山声、仙拜、瓦溜、雷依却、讲歌、山歌等种类。纳发,因歌中有固定衬词“纳发”而得名,是过山瑶中流行最广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唱词多为七言四句体,旋律起伏较小,演唱形式灵活,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形式。过山声,乐句间两次使用同一衬腔,整首歌由四个乐句组成,曲调线条平直、较少装饰,具有一种质朴、苍劲的气质。仙拜,歌名取自开头部分衬词,主要在“还愿”活动中演唱,整个曲调富有浓郁的抒情性和吟咏性。瓦溜,主要在“坐歌堂” 时演唱,增加了一些滑音唱法。雷依却,是一种叙述性歌唱方式,主要用来演唱各种历史故事,如千家洞的传统、盘王歌等。多赛,是过山瑶的仪式歌曲,歌词是七言四句体,常由一位"歌师"领着两三个歌手站在桌边演唱。讲歌,又称“母歌”,多用来演唱历史故事,具有较鲜明的叙述性和吟诵性。

过山瑶歌有独具魅力的音乐特色。古老、单纯、质朴的“三声腔”,自由宽广的音域,长短不等、衬腔不定。形态多变的歌曲乐句,充分体现了过山瑶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音乐表现手段和手法,具有独特的审美能力和表现意识。
平地瑶瑶歌:主要是在江华岭西的平地瑶中传唱。江华岭西的平地瑶与汉族交错杂居,生活环境、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方面与邻近的汉族相近似。但是,族系和语言的差异,使平地瑶村群落流传和演唱的瑶歌,与咫尺相隔、鸡犬相闻的另一村落迥然不同,表现出多种格调色彩和音乐风格。平地瑶歌的代表主要包括梧州瑶歌、八都瑶歌和上五堡瑶歌。

梧州瑶歌,全部用“梧州话”歌唱,它有明快活泼、极富流动感的“蝴蝶歌”,循环反复、上下呼应的“嘞嘞嘿”,演唱速度较慢、旋律柔和抒情的“留西拉咧”,迂回曲折、抒情优美的“咿呀咧”,以及通俗、简洁的哭嫁歌、讲歌等种类。

八都瑶歌,只流传在八都瑶寨,因使用当地土语“八都话”歌唱而得名。主要有旋歌、哭嫁歌、喇支香、喇格哩等种类。旋歌,即依次歌唱某些同类事物,唱旋歌者一般是合作多年、配合默契、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歌手。唱旋歌,要有广阔的知识和即兴编词的才能,能见啥唱啥、出口成章。还要唱大段诙谐流畅的衬词花腔,来赢得主人和听众的赞誉和喝采。喇支香,是八部瑶寨最流行、最普遍的一种同声二重唱歌曲,多见于节日会期,由同辈同性歌手配合歌唱,内容涉及历史、传说 、爱情、知识等。喇格哩,又称“酒宴歌”,多用于群聚酒宴场合。哭嫁歌,是女青年出嫁或妇女回娘家时,唱着歌向亲人叙述别离之情和养育之恩,“一唱三叹”,曲调悲戚。

上五堡瑶歌,主要流传在上五堡一带瑶寨,歌词为七言,一般四句一节,很少使用衬词,内容相当广泛,历史、故事、传说、知识、情爱等,均可人曲上歌。除一般节日聚会由青年男女对唱外,还盛行在当地“坐歌堂”活动中,让男女歌手分别配对通宵达旦地歌唱。演唱时用大嗓,起调较高,明亮高亢,又有"高声歌"的俗称。
多样性的音阶、调式,比较平易简洁的旋律,清晰可辩的节拍,风格独特、种类多样的二声部歌唱形式,构成了平地瑶鲜明突出、丰富多彩的民歌特色,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风采。

沧桑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纯朴的民族特色,共同的宗教信仰,构成了江华瑶歌鲜明的音乐个性。无论是过山瑶瑶歌还是平地瑶瑶歌,都习惯用与内容无关的称呼来为歌曲命名,如“八都歌”、“梧州歌”等;用固定的衬词来命名,如“纳发”、“嘞嘞嘿”等。他们的唱词都吸收了当地汉族的优秀成分,较多地加入叠字、重字、固定衬词,形成悠扬的拖腔,体现出抒情的格调,摆脱了在单一习俗活动中歌唱的羁绊,表现出更广泛的社会功能。所不同的是,过山瑶居住分散,村寨较小,群聚性歌唱活动难以开展,歌唱方式主要以独唱的齐唱为主;平地瑶村落较大,居住较平坦,生产水平较高,交通相对便利,村与村、族与族之间的交往活动开展较为容易,这样,多声风格的同声二重唱为主要的歌唱组合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