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23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死之由

[复制链接]

21

主题

9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russkyhonky 发表于 2009-10-11 18:4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纳西族在婚前享有极端自由。凡行过成年礼以后,就可以参加自由的男女社交活动。假若一群小伙子路遇一群素不相识的女子,小伙子可以毫不顾忌地向女子"阿呼呼"招呼;对方看到招手或听到阿呼呼的呼喊声停下来,就可以自由地谈情说爱,任何人都不得干涉。然后互对情歌,情歌对到日头偏西时,在伙子头和姑娘头的磋商下,进行男女对偶的分配。所分配的对象称曰"各美注恒",意为心爱的对象(伙伴)。假若分配时男多或女多了,商定下次约会时补齐配全。所分配的男女对偶情人,可以各自约定日期,频繁的谈情说爱。到火把节,女方给男情人送衣物和装有饼子、瓜子和酒的一盘食物,送时各对情人相会祭爱神,此仪式称曰"般又",意为"给糖"。女方给糖的经济来源是偷家中的粮食或皮张。(纳西有谚:女儿偷家中财物柱子变金柱子,男偷家中财物柱子空心。)而男情人接收女方的“给糖”礼物后,悄悄地将女方送的衣物和两饼子放在火塘边,父母发现后,收走饼子,估计衣物价钱,酌情把钱压在衣物下,男方就用此钱还女方的"给糖"债,称曰"般冷趣",意为还给糖的欠债。还债时各对情人又夥集谈情说爱,又行以祭祀爱神的活动。  对偶情人的第一次单独的相会中赠送称为"尤吾"的信物,尤者为情死,吾者为合拢。男女双方互换包有三根头发的绣荷包,称曰"许肯此",意为许荷包。此一交换标志男女灵魂相互交换合拢。通过以灵魂相互交换的订信物仪礼以后, 男女所谈的恋爱话题就是:"生时不能成夫妻,死愿配成对",打算如何情死。这一恋爱实为男女寻求情死对偶的恋爱。 假若青年男女发生了情死未遂的事情,若是男方未死,女方可到男家讨还人命债,也有权把男方处死;男方死了,女方未死,男方可到女家讨还人命债,也有权把女方处死;若是双双发生逃婚的事情,逃婚者被抓捕回来,未婚夫有权娶女方为妻,或送与他人作妻;对男的可行割鼻割耳等的酷刑。  那么,纳西先民对情死者的丧葬又是什么情况?先民依据死者不同的死情,分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正常死亡者灵魂变祖魂。何谓正常死亡者?死者死时得含珠为正常死亡,变成祖魂的魂归故地。而非正常死亡者,指不得含珠而死者,其灵魂变成鬼魂,魂归鬼地。纳西先民称非正常死亡者为"旦"死;此一"旦"死者的死因,是人们的七情六欲受挫而情死。对情死者的丧葬,是执以"旦拉列肯"小祭风祭祀(旦为非正常死者,拉列为疯荡、狂乱、风流、风骚等含意;肯为放,有超荐之意)。因为情死不是一夫一妻婚媾的爱情结合,而是非正常的"旦”死,所以执以“旦拉列肯”超荐。  纳西族的情死文化,是纳西族古文化的一个重要部份。这不仅在东巴典籍中有记载,民间也流传着反映情死内容的长歌和故事,还有专门超荐情死者的道场仪式。如果借助于原始宗教学以及有关的民俗学资料加以比较研究,不难发现情死文化和东巴教文化有着血肉关系,它们互为里表,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东巴文化整体。  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它是以原始思维为基础,以万物的物种追源为显著特征的。纳西先民面对变化莫测的自然世界有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自己周围的物类的起源的探索是联系自身的实践经历,以感知为基础,再加以幻想的翅膀。这种原始思维型的模拟文化的积淀,乃是初民的探求万类物种和事物起源的基础。   那么,纳西初民的情死文化是什么呢?在东典籍《课尤摞子茨》中记载:太古时代,米麻色登和格饶纳姆结合,生独肯刷和尤命讲刷兄妹,兄妹结合,生一长角、爪子的苛姆美主,他的心肺蜕变成为尤祖阿主和格土西卦命二女性。她们会唱千万种愉悦声音,也会变幻千万般的乐土幻景。人们听到声音和看到幻景,瞬间产生一种忧伤的思念,纳西语称曰"各洛";在"各洛"的驱动下,人们产生一种绝望的悲哀怀绪,这就造成了为追求美好幻景的情死。  一男一女对偶的情死,反映了相爱的男女再也不必和自己所不愿意的对象生时做一家,死后也得魂归一起的悲惨结局。情死是死后结成一家,寄希望于死后同赴情死地,达到理想的乐土。其心态是宁肯死后同心爱的人在一起,也不愿活着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结成夫妻。  显然,先民认为死后变成鬼可以魂归美好的情死地,同相爱者过生前一般的生活。情死体现了纳西先民文化中死境比生境好,死重于生的内涵。这也反映了纳西先民轻生的心理素质形成的传统积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