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定彝人的磨担秋节,那可热闹呢!居住在武定县的彝家人,人人都喜欢担磨秋。因为磨担秋给彝家人带来了幸福和欢乐,一到腊月二十八日,村村寨寨支起高高的磨担秋,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团团围在磨担秋旁边,担呀,跳呀,唱呀,那欢歌笑语传遍了村村寨寨。
武定磨担秋,俗称“打秋”,是武定彝人最喜爱开展的一种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磨担秋由秋身、秋桩两大部份组成。秋身用两根笔直的3至5米长的鸡嗦子树作为秋干,将大头各凿大小距离相等的4个眼,然后用4个木插削固定成一个长方杆杠,杠的中间凿一口,套在秋桩上,秋桩用20多米粗的杉木或栗木,一般立于地面后高198至264厘米(也有小孩玩的99至132厘米)。立稳秋桩,套上秋身即成磨担秋。
立起磨担秋之后,使用时请寨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用一只大红公鸡祭供磨秋神,祈祷担秋的人人人平安,再用猪油或松木炭涂在秋桩与接触的秋眼里,起到润滑的作用。旋转时咭咭喳喳作响,在数里以外都能听到响声,以增加热闹气氛和召唤同伴的作用。家家户户拿出小锅酒祭供,随着嘹亮的笛声升起,大家围着磨担秋跳起粗狂的跌脚舞步,男女青年们开始展开磨担秋比赛活动。
就因磨担秋架起了彝家男女青年们的情感,使一对对男女青年们结为恩爱夫妻,所以武定彝家人禁忌长辈或直系血缘关系的男女青年之间担磨秋时,两人同时各上一边秋杆,用腹部接触和手臂支撑,将身体平衡于秋杆上,然后交替轮番落地,落地时身向前倾,猛力蹬踏地面,使秋向前旋转,越转越快,达到舒展身心,锻炼臂力,增进勇敢和快速反应等效果。打磨担秋是男女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场所,没有对象的可以用自己高超的秋技,去赢得对方的爱慕。
磨担秋是武定彝人过年期间增添节日欢乐气氛而展开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然而武定彝人还有一种“偷磨秋”寄丰年的习俗哩,从腊月二十八日至次年农历二月初九担磨秋的时候,每当吃过晚饭,彝家伙子们就开始“走村串寨”,在与外村寨的姑娘担秋比赛的同时,边欣赏着秋千的制作工艺,心里盘算着“偷磨秋”的方案。待担秋比赛结束后,伙子们不露声色地离开磨秋场,但走出村寨不远,又悄悄地返回磨秋场里,轻手轻脚地把磨秋“偷走”。有的伙子翻山越岭到几十公里外的彝家村寨去“偷磨秋”,当把磨秋“偷”回自己的村寨后,村寨里的男女老少就会载歌载舞地庆贺一番,用自酿的小锅酒和一只大红公鸡慰劳伙子们。彝家人认为“偷”到磨秋,来年村寨里的粮食一定会“五谷丰登”。如果腊月二十八至次年农历二月初九担磨秋期间,自己村寨被“偷走”的磨秋仍未能“偷”回来,那么村寨里的男女老少会取笑他们。所以,村寨里的伙子们会千方百计地把外村寨的磨秋“偷回”来,最终演变成村寨之间的磨秋“走村串寨”的趣事。武定彝人担磨秋从每年的腊月二十八日开始,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九,那一夜男女青年们担到雄鸡啼鸣,才把秋架放倒收好,待来年再用,这是武定彝家山寨特有的风俗。
没有磨担秋,就没有武定彝家人们的欢乐。所以,武定彝家的子孙,每年都要支秋架、担秋,磨担秋不仅成为彝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盛行村村寨寨,而且成为武定各民族之间增进友谊和谐的桥梁纽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