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扇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品种繁多、款式精巧。在传统的手工艺上,人们不仅在扇面上刺绣、绘画、雕刻、烫印各种人物以及山水风景、梅兰竹菊、花鸟鱼虫等,而且在扇面上以各种字体书写诗词。它除了用以夏天纳凉外,又是戏曲、舞蹈等表演中常用的道具,借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所以说,扇子已经成为一种很好的民间工艺美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扇子不仅种类很多,而且款式也是各呈异彩,如羽毛扇、纨绢扇、折扇、蒲葵扇、鸭脚扇、草编扇等。在取材用料上,从珍贵的象牙、玳瑁、檀香木、绫绢,到低廉的麦秸、笋壳、鸟羽、葵叶等。艺术风格各有特色:葵扇简朴,羽扇高雅,檀香扇秀丽妩媚,折扇潇洒。 在古代,扇子由于加上了名人字画,所以作为艺术纪念品被广为收藏。如1982年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特种邮票上的扇面,上有明代知名人士沈周的作品《秋林独岁图》,唐寅的作品《枯木寒鸦图》,周之冕的作品《竹雀图》,陈洪绶的作品《菊花图》,王武的作品《梧禽紫薇图》等等。这些扇面制作精美,富有诗意,画风细密严谨,无一不是精心构思,恭笔为之,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除此之外,1992年发行的《三国演义》邮票“舌战群儒”中的诸葛亮,手持羽毛扇,一副儒雅风度;2002年发行的《步辇图》邮票中的宫女们所持的执扇,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将相的用扇习俗。 历代学者们认为,有记载的我国最古老的扇子是羽扇。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上古以羽为扇,故字从羽。”相传羽扇始于商代,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西周《拾遗记》中记载:盛夏时,宫廷以鹊羽制作羽扇,由宫女侍于王侧摇扇,“清风四散,冷然自凉”。春秋战国时,士大夫们以鹊羽为扇,“素如冰雪,挥之御炎”,风格古朴而高雅。西汉成帝时,纨扇已很盛行,在三国时就已经开始在纨扇上写字绘画,不仅是实用物,而且是艺术品。汉代《西凉杂记》等史籍中说,汉成帝最宠爱的赵飞燕皇后,在歌舞时常执翠鸟羽扇或孔雀羽扇,天子于夏季也设羽扇。到了唐代,唐玄宗将白鹤羽扇赐予大臣们。宋代,高丽的折扇和日本的蝙蝠扇流传到我国。宋代帝王和王公大臣们喜爱使用折扇,扇面多为绢绸,用则撒开,收则折叠,苏东坡谓其:“展之广尺余,收之两指许。”其扇套以绫绢,锦缎制成,施以刺绣,扇骨以象牙、檀香木、湘妃竹等制成;下端的扇坠用玉器、橄榄和核桃雕刻制成,施以香囊、流苏,扇动起来摇晃生姿,实为潇洒。明代永乐年间,流行折扇可称之鼎盛。明成祖非常喜爱这种简易方便的折扇,诏令宫廷匠师大量生产,作为赏赐之用,同时在民间逐渐普及。元代以后折扇开始采用纸叶制作,到了清代,杭州已经成为折扇的生产中心,扇骨细密,展之形如半月,扇面涂以柿漆、黑油,既能遮阳又能挡雨,人称“一把杭扇半把伞”。16世纪初,中国的折扇已经由欧洲商船流传到葡萄牙。17世纪,在巴黎凡尔赛宫里,中国的折扇竟使法国的贵妇们感到惊奇,认为这是“魔术家的玩具”。后来,在路易十四、路易十五的倡导下,折扇成为贵妇们手中必执的装饰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两件珍贵的扇子。它们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传统工艺品。一件是1984年在和田洛浦县山浦拉古墓中出土的汉代“毛布扇”,扇面长11厘米,宽7厘米,扇杆长33厘米,米黄色的扇面,周围用红色毛布边缝制,一端绑置于圆木杆上,可以旋转摇动,是维吾尔族烤羊肉串时所用的“扇风扇”,既可扇风纳凉,又可起到除尘的作用。湖南马土堆汉墓中也出土过两千多年前的扇子称为便扇,其形状犹如新疆山浦拉汉墓中发现的“扇风扇”。从两地汉墓中所出土的扇子形状相同性来看,此类扇是内地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流发展的产物,从而说明了祖国内地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对边疆地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类扇在内地已绝迹千余年,但是新疆烤羊肉串时所用的“扇风扇”,在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冲刷之后,却仍然保持着古扇的本来面目,真是不可思议。 还有一件是1972年在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中出土的唐代“木柄小团扇”,通长13.5厘米,形似团圆之满月,小巧精致,色泽艳丽而细腻。团扇两侧绘有相对的山峦、花卉、小鸟、蝴蝶。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蝴蝶在花卉中双双飞舞,意境和谐。团扇文饰线条清新明快,整体图案疏密有致,温馨浪漫,既古朴又高雅,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美艺术品。 这两件汉唐文物,虽然时代、质地、款式各不相同,但是从历史文献上来看,与中原地区历代的扇子演变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它们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其文物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它们对研究古代西域的社会发展以及扇子的演变史和绘画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来源:新疆经济报<td bgcolor=[/img]<td class=[/img] 主题:评论 “漫谈扇子手工艺的史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