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张扩张再扩张上市后大笔收购“等咱有了钱,喝豆浆吃油条,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红糖蘸红糖。”彩铃道出的是普通人的心声,而对于估值高涨、资金充沛的中资银行而言,有了钱就是“扩张扩张再扩张,想在国内在国内,想在海外在海外”,比老百姓的“朴素”想法“宏伟”很多。继2006年底收购印尼哈林银行90%的股权之后,工商银行2007年的海外收购更为大手笔。2007年8月29日,斥资46.83亿澳门元,收购了澳门诚兴银行79.93%的股权;10月26日,以5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南非最大的商业银行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走出去正成为中资银行的一致声音,他们挟巨资在海外四处出击:7月,国家开发银行以22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巴克莱银行3.1%的股权;民生银行则在10月份以2亿多美元的代价收购了美国联合银行9.9%的股权。据统计,截至10月底,2007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共宣布6笔海外并购项目,并购交易额已达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占中国海外并购总交易额50.7%,并购频率之高和金额之大前所未有。此外,年内,中国银行相继在韩国、印尼、越南、加拿大、巴西、俄罗斯、英国、荷兰等国拓展和延伸着分支机构;招商银行、工行的纽约分行、莫斯科子银行也先后获批和开业。对于中资银行海外扩张这等长脸面的事情,监管部门自然大力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将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设立和发展境外机构,包括探索采取并购方式参股境外金融机构,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然而,海外扩张是一盘极具挑战的棋局,如何落子布局、如何整合、如何管控风险与监管等一系列操作细节都在考验着中资银行。中资银行海外扩张正急,期望通过全球化所要规避的风险主要是中国本土的市场风险,将一些鸡蛋放在其他国家的篮子里是理智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下蛋的母鸡还在国内,最大的风险仍然无法规避。比如花旗银行,被视作全球化最成功的范例,但由于债券评级下调导致2007年三季度利润缩减57%,预计第四财政季度净利润将减少50亿到70亿美元,处境不妙。可见全球范围的市场扩张并不能完全化解主体市场的风险。次级债券信用级别较高幸中国银行影响不大2007年,全球金融业的多灾之年。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吞噬着不可一世的顶级金融机构的利润,众多海外中小银行被卷入这场风暴,遭无情绞杀,许多的全球金融市场权贵也为之黯然失色,无奈下课。大洋彼岸的次贷危机也波及到中资银行,中国银行尤为突出。截至2007年6月末,中国银行投资于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MBS)、债务抵押债券(CDO)的规模分别为89.65亿美元、6.82亿美元,分别占集团证券投资总额的3.51%、0.27%。此外,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也均有少量投资。但中国银行乐观地认为,由于自己持有的多为信用级别较高的次级债券,美国次级债市场的下跌应影响不大。因此,中报时,中国银行对MBS、CDO分别计提了3.88亿元人民币、7.58亿元人民币未实现减值拨备,拨备比率为0.6%和14.6%。至三季度末,中国银行财报显示,该行持有MBS、CDO分别变动为74.51亿美元、4.96亿美元,合计79.47亿美元,较中报时下降了17亿美元。中国银行对此解释称,持有余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持有债券的本息回流。三季报同时披露,中国银行为MBS和CDO分别计提了1.86亿美元、2.87亿美元的准备金,同时,针对所持债券公允价值变动还计提了3.21亿美元的估值储备。上述两项准备金合计7.94亿美元,占其所持全部债券79.47亿美元总规模的10%,比中报数据高出了许多。虽然,中国银行在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中具体损失尚不得而知,但从美国次贷市场指数走势以及该行中报与三季度相关数据的变动可以推测,其损失可能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更严重的是,次贷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目前的账面浮动损失将可能演变成为真实的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