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弦是彝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谌称音乐的活化石。它深深地融入彝民族的生活细部,在漫长的岁月里,默默地陪伴着彝族人民,叙说着他们内心的苦与乐,为彝族民间乐器之瑰宝。 伴随着打工浪潮,口弦村的人们纷纷外出打工,打制口弦的艺人从原来的600多人,锐减到现在的4人,这门技艺已经到了失传的边缘地带。 6月12日,踏着夏日的朝阳,记者徒步走进昭觉县四开乡乃托村、沟洛村,探访这些远近闻名的口弦村。 口弦是彝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堪称音乐的活化石。它深深地融入彝民族的生活细部,在漫长的岁月里,默默地陪伴着彝族人民,叙说着他们内心的苦与乐,为彝族民间乐器之瑰宝。 最后一位口弦名匠 “憨厚而心灵,木讷而手巧”,这是凉山州最出色的口弦匠——某色里古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某色里古家住海拔3111米高的四开乡瓦洛觉底,父亲某色卓莫精于手工,是远近闻名的木匠。 某色里古能走上制作口弦的路,缘于全村人打制铜质口弦的浓厚氛围。上世纪80年代末,四开乡乃托、沟洛两村共有600余人在打制铜质口弦,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11岁那年,某色里古就加入了这一行列。 5年后,某色里古打制口弦的技术日臻成熟,手艺明显比别人强。他打制一副四弦口弦能卖1.30元,别人的只能卖到0.80元;现在,他的口弦可以卖到10元,别人的只能卖到4元。 打制口弦是件精细活,每道工序都很讲究:先把铜皮剪成块,打制成铜片,再剪切出口弦模型,用磨制器具磨平,再以火柴慢慢煨匀,加强坚硬度。然后划出舌片,挑出舌片,翻卷成型。最后进行剪头,剪头功夫必须到家,火候必须到位,口弦头尾重量一定要均衡,否则弹不出声音。 某色里古一天能打制15副口弦,一个月能打制出400副,他以每副8元的价格,以一次300、400副的推销方法转给批发商,月收入可达2400多元。他的手工技巧也逐渐走出山外,被外界所认知。长期固定订货的就有5个批发商:一个是地莫乡的尔古木乃,一个是布拖县特木里镇日呷村的乃保尤子,一个是越西县的勒者打几,一个是现正在北京发展的山鹰组合主唱吉克曲布。他们5人争相抢货,向外推销某色里古的口弦。 在记者采访某色里古那天,恰巧山鹰组合主唱吉克曲布专门从北京来到某色里古家,为即将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失落的口弦》量体裁衣;刚送走吉克曲布,在昭觉采风的珠海电影制片厂著名电影老导演于得水,又从县城赶到某色里古家来订制口弦,为即将在凉山拍摄的电影做准备,遗憾的是吉克曲布刚把已打制好的口弦都收购走了,让于老扑了个空。他约定某色里古下次一定要给他的电影剧组准备50副口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打工浪潮席卷彝寨山村,这里打制口弦的艺人纷纷外出打工,彝族口弦以前的风光正在消失,打制口弦的艺人从原来的600多人,锐减到现在的4人。这门技艺已经到了失传的边缘地带。 童年记忆:口弦叮咚诉衷肠 口弦,是一种簧乐器,是一种长约两三寸、宽约五寸的竹片或者铜片,中间精心雕刻出长形的簧牙,小巧玲珑携带方便。其音域宽广、音质清脆、音色柔和,能抑扬顿挫地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因而深受彝族青年男女的喜爱。彝族男女几乎人人都有一副口弦,年轻人每人两三副口弦的也不鲜见。 口弦有竹制和铜制两种。竹制的叫做“玛便”,铜制的叫做“图史荷合”,有三片到五片不等。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铜制的音色清脆、秀丽。 记者是1979年12月出生于昭觉县一个叫瓦洛觉迪的小山村,从3岁能记事起,家乡所有男人都在打制铜质口弦,每个女人都会弹奏各种调子的口弦。其中只有我的爷爷一个人会打制竹质口弦,遗憾的是爷爷80高寿去世以后,四开拉达就没有人再会打制竹质口弦了。我的父亲打制铜质口弦,并且在我们那个村是打制的最好一个。父亲一生心地善良,待人宽厚,所以家乡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到他那儿学习打制铜质口弦技艺。父亲的学徒包括如今的口弦大匠某色里古和我的哥哥。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打工潮流的出现,大哥放弃了打制铜质口弦这门传统技艺。如今,我的那些侄儿们都在学校读书,打制彝族铜质口弦这门传统技艺已经完完全全在我家失传了。其实,我从读小学到参加工作的学费都是父亲和大哥打制铜质口弦辛苦换来的啊,所以我对口弦还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口弦,彝族爱情的文化符号 彝族青年男女都喜爱口弦。口弦不仅是随身携带的乐器,更是一件富有民族特色的饰物。佩戴口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彝族男女青年进入青春期的标志。彝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离不了口弦,相互赠送口弦,使之成为爱情的信物。口弦给彝族人民带来欢乐和幸福,于是口弦成了彝族人民的爱情文化符号。 彝族口弦作为爱情文化的符号,凝聚着彝族文化的原始意蕴最为凸出,它体现了爱和情,体现了彝族繁殖力与生命的延续,这就是彝族口弦最基本的定义。 口弦是彝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曾深深地融入彝民族的生活细部,但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强烈冲击,我们的文化自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彝族姑娘们悄然收起了她们惯常别在胸襟的口弦,昭觉县四开乡乃托村、沟洛村,美姑县拉玛阿觉乡的口弦作坊,也失去了往日的叮当声,陪伴了彝民族几千年的小小口弦似乎已经被人淡忘。 口弦是我们彝民族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抒情的嘴,是我们想象的羽翅,我们不能失去口弦,它已被我们的先辈传承了数千年,我们没有任何一点点理由,眼睁睁地看着它断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