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8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回族文化集锦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invitescants 发表于 2009-9-21 02:3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  姜永兴  广州是中国伊斯兰教最早的传入地,广州回族来源有两支,一是唐宋时期落籍的阿拉伯穆斯林及其后裔;二是元明时期由国内其他地区入迁的回族。从而构成了广州回族历史的源远流长。由于广州回族来源有异,加以隅于华南一角,在有别于中原地区的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广州回族文化具有自身特殊的一面。  饮食传统  回族人在饮食上十分讲究,人们亦往往以其不食猪肉识别之。他们在饮食上的传统特点是:自持朴素节俭,不事追求丰富饮食;注重饮食卫生与有益健康。他们除不食自死物、血液、猪肉及酒外,凡勒、打、跌、死之牲畜,污秽、毒虫,以及形奇的食物,均属不宜食之列。故在饮食上与当地人嗜好蛇、猫、野味乃至牲畜下料,形成鲜明对照。  民国以前,广州回族饮食,多自购得禽畜后,送清真寺请阿訇屠宰,携回家自制、自食,其他食品亦多自制不事外求,食品十分单调。20世纪初,广州回民始设牛栏,买牛屠宰,然后由拆家零售,回族始能每天食到牛肉。20年代后,市面上开始出现专营回族食品的摊档、饮铺,以及制作回族糕点的饼店。回族饮食嗣后稍丰裕多样。  现全市各主要闹市区普遍开设有中、低档的回族饮食店和酒楼,并增设宰卖光鸡、鸭及烧烤排档,极大地丰富了回族人民的物质生活。  练功习武传统  广州回族普遍喜好武术,具有久远的练功习武的历史。在旧社会,这种爱好显然具有强身自卫的性质。  1946年,民间自发在怀圣寺创办了塔光国术社,国术社的宗旨是“发扬祖国与民族武术”。项目有拳、刀、枪、棍、剑、,其中尤以回族世传的查拳、梅花拳、十八响、八仙拳、长醉剑、提袍剑最为出色。项目还有抓发提肘、摔擒跌扑、单杠举重,以及各类长短器械的操练。每年宗教与民间节日,国术社都要举行武术表演。  建国后,广州回族体育走上正轨。一些知名武师,都被受聘于各地武术团体担任会长或教练,如香港武术会会长、广州武术队教练都曾受业于国术社。一些优秀选手,在历届全国与地方武术比赛中曾获重要大奖,如全国南拳女子冠军,广州市武术全能冠军等。现在,练功习武仍是广州回族青年的业余爱好,在每年举行的广州市各族青年联欢会以及体育运动会上,回族青年都有精湛武术献艺。  职业传统  广州回族跟散居全国城镇的回族相仿,其经济形态均属城市经济型。建国前,广州回族多数从事小商贩、店员和打杂工之类的职业,亦有小部分是公务人员、自由职业者和工商业者。小商贩和手工业本小利微,经常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境地。  回族人士,从医者众且为当地群众所称道的,以牙科最享盛誉。其中如蒋氏家族,世代从医,一门四代十八医,而其他各氏医生,亦人材辈出。新中国成立后,任院长、主任、主治医生等职务的人也不少。  在牙科中,又以保氏家族声誉最高。保氏牙医,肇始1915年,可谓是广州牙医的创始者之一,距今已有70多年的开业史。值得一提的是,保氏牙医的发展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支持与关怀。1924年前,保氏牙医挂牌开业,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挤与倾轧,面临着倒闭的危机。是年,中山先生在粤,他积极提倡医学,扶持了医界,包括保氏牙医在内的合法权益,保氏后人每谈及此事都兴奋不已。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回族人民经济贫困的现状,人民政府采取了两项切实的措施:一是普遍发放救济款和安顿孤苦无依的回族老人。二是着力于解决回族群众的就业问题,生产自救。广州市现有的一批民族企业,如电器厂、缝纫机零件厂等,都是由建国初期创办的生产自救,发展至今成为有一定规模的集体、全民企业。领导职务大多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这种形式的企业,无论在解决少数民族的经济出路,还是在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上,都是发展城市民族经济的良好模式。  现在广州地区的省、市企事业和文教卫单位,都有回族同胞在其中工作,有些已成为专业领导与业务骨干。据1982年对广州回族人口的职业构成的分析,其从业人员中,生产、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占55.5%,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18%,国家工作、办事人员占11.2%。广州回族的职业构成,形成了多层次的结构。  兴学育才传统  广州回族及清真寺院,一贯有“兴学育才”的传统,宗教教育与文化教育齐头并进。  早在清代乾隆元年(1736),怀圣寺内已开设经堂,除教授可兰经和阿拉伯文外,还有汉文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与四书五经等课程。光绪七年(1881)始,怀圣寺内另设女子经堂,历时长达20年。  近代以来,一些教徒、学者络绎捐款、献屋,在濠畔寺、南胜寺、东营寺、东郊寺,先后办起了经堂。如,光绪二十年(1894)南胜清真寺内开办经堂及女经堂各一座;光绪二十七年(1901),东营清真寺义学堂开办,历时47载,广州解放前夕才结束。1912年,怀圣寺经堂一度改名“中国回族俱进会粤支部附属小学校”,即今广州市回民小学的前向,实行男女同校。1929年经批准更名“广州清真小学校”,按照市立小学课程,兼授阿拉伯文与伊斯兰教义。广州沦陷后,曾更名“市立第五小学”,兼收回、汉学生;1945年复名清真小学。  1959年始,经回族当中的贤达与群众提议,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命名“广州市回民小学”,撤销经文、教义等科目,完全按普通学校教材授课,开始了文化教育与宗教教育分离的新阶段。  广州市回民小学已有70多年的历史,现穗、港、澳回族社会上层,几乎都启蒙于该校。香港一些清真寺院及穆斯林学校曾多次来穗观摩、考察回民小学的教育。1987年6月,应香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之邀,广州市回民小学校长率队回访,考察了香港穆斯林学校教育。香港的回胞教育工作者对国内的教育方针,十分欣赏。  20世纪30年代初,广州回族中的知名人士,曾集资创办中华中学,仅维持四年。1920年,濠畔清真寺曾设回文大学,以宗教科目为主,实为成人宗教教育,惨淡经营12年,后因国事蜩螗,被迫关门。  80年代始,市“伊协”举办了多期经文学习班、教义研究班,1986年又增设妇女经文班,极大地满足了回族宗教信仰的要求。  尊老扶弱传统  “尊老扶弱”是广州回族的又一个良好的文化传统。  广州回族最早的老人社团,可追溯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创办的“以思尼老人会”。会址设在怀圣寺内,宗旨是“醵金买产、收息,以为各家丧葬之用”。持续了半个世纪。同治年间,广州南胜清真寺组织了“回族老人长寿会”。长寿会有“产业达六间,时值数千金”,所有积储,全系老人平时省吃俭用而积零聚整。   辛亥革命后,广州回族老人社团有所发展,相继成立了“回族丧济会”、“伊斯兰教慎终会”、“崇善会”等组织。除丧济互助外,还搞些敬老爱群及纪念先人等社会活动。同时还适当开办诸如安老所和寡妇房等慈善机构。广州回族丧济会成立于民国初年,广东伊斯兰教慎终会成立于1925年初。该会会址设在南胜清真寺内,后更名为广东回族同益会,参会老人时达千余。崇善会成立于1930年前后,会址设在濠畔清真寺内。  1938年广州沦陷,回族四散逃难,社团纷纷自行解散。广州解放前夕,民不聊生,老人社团亦难以复苏。   1984年4月30日,在建国初期成立的回族学习委员会的基础上,由市“伊协”牵头,隆重成立了“回族老人之家”,“老人之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经常举办一些适合老人的健身操练,组织参观游览、音乐欣赏、棋类比赛、保健咨询、花卉展览、书法义卖、吟诗作对、文史征集以及教义研究等活动。  广州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尤其是回族)的一个窗口和缩影。它的文化传统,凝聚着一个民族进取向上、自强不息的深层内涵及自信心理,这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可贵的原动力。  来源:中国广州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