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57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春艳们,你们的将来是死亡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geed875769 发表于 2009-9-21 08:2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年CCTV给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李春燕的颁奖词: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出着蓝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家温暖的月亮。这个颁奖词和我的这个帖子的标题的反差如此之大,以至于写下这个标题时我感觉非常沉重,似乎在诅咒这个2005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然而,现实让我不得不说出来。我们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穷的农村,村子里的人生病绝对不会像城里人那样拨打120,因为一来去医院看病不方便,比如说有个感冒发烧的也要翻个几十里山路,二来去了医院那个医疗费用……所以,他们生病了一般都是去找自己村子里的稍微懂点医学知识的人看病,乡村医生一直是农村基层最主要的医疗力量,这些人自然就成为了乡村医生。在农村人眼里,大部分乡村医生都是积阴德、做善事的人。“乡村医生”这个名词在记者和普通群众眼里,似乎是个神圣的词眼,中国的乡村医生由半农半医的不脱产的村级卫生人员——赤脚医生演变而来,曾与农村三级卫生网络、合作医疗制度被誉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成功经验向发展中国家推荐。乡村医生大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最懂得农民疾苦,是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力量。然而乡村医生名为医生,实为农民,乡村医生没有双休日节假日、白天深夜之分,只要有患者,就得及时出诊,这些人看病了收费都不高,乡里乡亲的,甚至一些草药治好的都不收费,他们的从医疗中获得的收入很少,比如说李春燕,在大塘村开的卫生室才几年,就赔的老公送的饰品都没了。我们在城市中呆惯了,在我们看来,赔钱给别人看病,这些人基本都是傻子。难道就这么说,他们的出路就是死亡?不!这些东西再怎么看,都和“死亡”这个词搭不上关系。我想对乡村医生们说的是,你们的行为是神圣的,但是你们一直是在违法甚至是犯罪!因为你们是在无证行医。是的,这个很矛盾。<div id=[/img]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hx13003 发表于 2009-9-21 09:45: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颁奖词和我的这个帖子的标题的反差如此之大,以至于写下这个标题时我感觉非常沉重,似乎在诅咒这个2005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然而,现实让我不得不说出来。我们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穷的农村,村子里的人生病绝对不会像城里人那样拨打120,因为一来去医院看病不方便,比如说有个感冒发烧的也要翻个几十里山路,二来去了医院那个医疗费用……所以,他们生病了一般都是去找自己村子里的稍微懂点医学知识的人看病,乡村医生一直是农村基层最主要的医疗力量,这些人自然就成为了乡村医生。在农村人眼里,大部分乡村医生都是积阴德、做善事的人。“乡村医生”这个名词在记者和普通群众眼里,似乎是个神圣的词眼,中国的乡村医生由半农半医的不脱产的村级卫生人员——赤脚医生演变而来,曾与农村三级卫生网络、合作医疗制度被誉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成功经验向发展中国家推荐。乡村医生大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最懂得农民疾苦,是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力量。然而乡村医生名为医生,实为农民,乡村医生没有双休日节假日、白天深夜之分,只要有患者,就得及时出诊,这些人看病了收费都不高,乡里乡亲的,甚至一些草药治好的都不收费,他们的从医疗中获得的收入很少,比如说李春燕,在大塘村开的卫生室才几年,就赔的老公送的饰品都没了。我们在城市中呆惯了,在我们看来,赔钱给别人看病,这些人基本都是傻子。难道就这么说,他们的出路就是死亡?不!这些东西再怎么看,都和“死亡”这个词搭不上关系。我想对乡村医生们说的是,你们的行为是神圣的,但是你们一直是在违法甚至是犯罪!因为你们是在无证行医。是的,这个很矛盾。2001年,国家出台政策,要求每个行政村都要有一个村医--------很多人成为了村医。2000年,《执业医生法》规定,要获取乡村医生行医资格证,并且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对这个证书的获取制定了苛刻的条件------于是绝大部分乡村医生没有资格证书。李春燕20 岁,毕业于某卫校,怎么看都是没有这个证。这两个规定的冲突,没有人注意到过。按理说,ZF就应该就此规定,不让乡村医生们来行医-----可是,我们广大农村地区需要他们啊。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很微妙的关系,乡村医生们一直在无证行医,是在犯罪。ZF知道这些东西,他们不说,在黔东南的从江、黎平、榕江等县,甚至乡镇以下的乡村医生都不发证书,乡村医生的资格从来没有被承认过。乡村医生们不知道这些东西,他们不会说,他们只会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犯罪”,可是他们不知道。这个微妙的平衡终于在2008年的10月份打破。贵州黎平县九潮镇的某个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村,距离李春燕的大塘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0公里,村里基本上是侗族人,这里有个杨姓农民,1979年,改革开放分田到户的春风已经吹遍了中华大地,但是并没有吹到黎平县,当时是某生产小队队长他顶着危险悄悄的把田分了下去,当年生产队获得丰收了,他自己却被逮捕,在批斗前的最后一刻,分田到户的文件终于下达到了当地ZF,从而逃过一劫,被当地人视为英雄。他的大儿子因为生病差点夭折,身上只有5块钱的他深感到医疗的不方便,本着求人不如求己的想法,他决定去学医学。到80年代有了些积蓄,便自费到遵义中医学院去学习,只要小学5年级文化的他,英文字母都认不全,考试成绩严格遵循“答对1/4”定律,但是他的专业课从不落后于别人,一年半后家里经济支撑不下去了,他只好放弃。回到家乡,村里的人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学了医学的人,于是无论谁生病都要过来找他看,他是个好人,都尽着能力给大家看病,极大的方便了大家,在治疗好了一些疑难杂症后,名气越来越大。儿女们参加工作后想接他去住,他在城里呆了几天后,实在住不习惯就回来了。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他也就越来越收不了手,于是,他在自己开的日杂店里大约十六分之一的柜台准备了一些常用药,以便方便大家,ZF默认了这个事实,还组织他去参加了乡村医生培训,但是ZF却没告诉他他是在非法行医。但是他不知道,他已经符合灾难发生的一切条件。当灾难来临时,一切没有预兆。当时他刚要吃晚饭,一个吴姓的人手指头严重发炎的人来找他打青霉素,因为就在六七天前,他的这个手指头的炎症已经找他打过青霉素并且好了,但是下地干活时候重新感染了。病人很痛,于是他就放下手中的饭碗,急忙的配好了药给吴姓的人注射了进去。注射青霉素应该要先进行皮试的!也许是忙乱中忘记了,也许是他觉得这个吴姓的人几天前刚注射过这个药水问题应该不大,也许是病人痛的厉害想早点打针,总之,他没有进行皮试。一针下去,病人站了起来想离开,却感觉到窒息,喊了一句“我呼吸困难”。周围没人,杨姓农民大喊,四邻不知道怎么回事,并不急着赶来。他急忙把病人扶上了椅子,让头部后仰以利呼吸,把解青霉素过敏的药注射了进去,但是事情还是控制不住。后面大伙来了,急忙送那病人去镇里面的医院,但是路上病人死了。他关上店子门准备去跟着去看,路上警察过来了,他被逮捕。“你有没有行医证?”“没有”“非法行医罪”尽管赔了死者家属很多钱化解了两家的矛盾,黎平县法院还是判了个7年。“不冤枉一个好人与不放过一个坏人”,看到这个宣传语,我突然觉得,乡村医生们都很蠢。“你有没有行医证?”“你有没有行医证?”“你有没有行医证?”----这句话出来之日,就是李春燕们的末日。ZF责任的缺失,让乡村医生们来当了替罪羊。那些偏远山区的乡村医生们,你们是否做好了面对这个问题的准备?看了这个帖子的人,如果你老家里有亲朋好友是乡村医生的话,请顶一下这个帖子,再打电话回家试问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你的亲朋好友里没有乡村医生,也请顶一下,说不定救了某个积阴德、做善事的好人。

17

主题

8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corks36697 发表于 2009-9-21 11:03:32 | 只看该作者
·

20

主题

8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grasps1844 发表于 2009-9-21 13:39:5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存在就是合理。

17

主题

7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ybjykl 发表于 2009-9-21 14:58:02 | 只看该作者
·是个很大的问题,包括传统的侗医侗药等等。这些曾经为千千万万个贫困农民治好伤、医好病的农村医生没有任何法律保护,他们在“行善”的过程中也在“犯法”。这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保护他们,帮 ...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pylos87998 发表于 2009-9-21 16:16:12 | 只看该作者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coolnight 发表于 2009-9-21 17:34:2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