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7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在“清明”学习感恩(转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gibedaso23 发表于 2009-9-21 16:0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说中清明是2500多年前一个中国君主为一名曾在危难中舍身相救的忠臣设立的纪念日。这个后来逐渐演变成全球华人纪念祖先的特殊日子,在今天已成为广大中国人学习感恩的重要时机。     随着清明临近,上海青浦的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内,上海红十字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刑警之魂纪念墙、劳模丰碑园等几个特殊馆区迎来了络绎不绝的祭扫人群,其中绝大多数都不是安息在这几个馆区的亡灵的家人。   纪念公园副经理伊华说,自从这几个馆区2002年建立以来,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献花、凭吊,而这几天,许多人在替亲人扫墓之后都会自发前来祭奠这些为社会留下宝贵财富的人们。仅上周双休日就有6万人来到这几个特殊馆区,这一数字到清明当天预计将达到15万。   “虽然也许只是一支白菊,一个鞠躬,生者却能通过逝者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在人生长河里去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伊华说。   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途中,跟随他的臣子介子推为保其性命从自己腿上割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将隐居山林的介子推去世的日子命名为寒食节,举国哀悼,这个节日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清明节。   虽然强调“舍身取义”的中国传统价值观近年来受到“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蚀,但奉献者依然在当今中国社会备受尊崇。   中国共青团2002年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5年来,参加的网站从首届的200家迅速增加到现在的千余家,参与人数从最初的100万跃升到目前的1000万左右。   署名为蔡冬倪的网友留言:中国的英雄们,我深知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你们以无私的奉献和甚至是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请接受我的鲜花和真诚的敬意。我们将永远记住你们。   虽然“网祭”这样新兴的纪念方式越来越普及,更多的中国人仍然依照传统到先人墓前洒水、焚香和献花。   在四川成都一家公司工作的罗凯提前请假,打算在清明当天随家人到远在百公里外的一个山村为爷爷扫墓。这位对“网祭”表示“双手赞成”的年轻人对古老的凭吊方式同样不排斥。   罗凯说:“爷爷是最疼爱我的人,也是我最尊敬的人,在清明表达我作为一个后辈的感激和哀思是理所当然的,至于方式并不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显洋认为,就道德层面而言,一个社会所有成员都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而要做到这一点,每个人都应怀有“感恩之心”。   他说:“孩子祭奠先辈,网民悼念英烈,受捐者感谢捐助者,这无不体现了一种感恩的情怀。一年一度的清明用流传千年的传统提醒当代中国人在追思中学习感恩,而这也正是当今中国建设道德文明所迫切需要的。”<div id=[/img]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ľ 发表于 2009-9-21 18:38:0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