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88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前的冲洗设备

[复制链接]

25

主题

9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偏爱一族 发表于 2009-9-20 22:4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穆斯林朋友们都知道,我们经常都要做“阿朴带思”和“勿思里”。过去家庭条件大都不好,做个小净还勉强凑合,要做大净可就难了。其实那时候寺里的条件也并不好。我见过清真寺里的冲洗设备是叫“吊罐”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木桶,桶底有一个眼儿,再用秫秸把眼儿堵住。用水的时候把秫秸往上一捅,水就流出来。不用水时把秫秸往下一拉,正好把眼儿塞住。“吊罐”通过铁钩、绳子和滑轮拉到“勿思圈”的横梁上,以手能摸到塞子为准。这是当时北京较普遍的简易冲洗设备。[em03]

27

主题

11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terry66133 发表于 2009-9-20 23:23:13 | 只看该作者
可能北方农村中清真寺现在不少还在使用这样的设备,我们那就是,但不是木桶而是铁皮的,以前是铜的来着,经过文化大革命后铜就换成了铁。清真寺里有,户里人家也有。小时侯去寺里做大净时都要先在大院里用压水机打一桶水,然后提到水房从烧水师傅那里换一桶热水,如果水房里的柴火不多了,还得去外边再抱柴火。因为烧水师傅很忙,每个人使用的热水都要经过他手中的舀子,所以对于他的指示我们一直都积极响应,干劲十足。好象他不怎么忙的时候也使唤我们!冬天,偌大的水房中随没有暖气,可各沐浴室中并不怎么冷,因为每桶水都是一个小型取暖设备,上面一字排开同样热气腾腾。使用这种设备有一点一定要注意,那就是要学会控制好水的流量,不然要不不够用要不还剩下。这个关键在于桶底眼儿中秫秸杆儿,往上推的越多水流量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因为这个秫秸杆儿是空心的,而最上面的节是最粗的部分。[em21]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15022441113 发表于 2009-9-21 00:02:1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用水量的限制。过去学回族常识的时候学过,记得不太准确。好象是:阿仆带思用三斤水,勿思里用七斤水。是这样吗?[em03]

11

主题

8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swmaidan21 发表于 2009-9-21 00:41:23 | 只看该作者
我见过,我爷爷说那是控制水量,好像大净也只允许用一桶水,但是,不明白怎么能够用~

24

主题

10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xyleneeta4 发表于 2009-9-21 01:20:2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也是这个道理,身处环境好、水源充足等各方面条件允许就可以适当多用一些,反之就要看情况节约用水。在没有水的时候不是还有“土净”的嘛。[em03]

11

主题

8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swmaidan21 发表于 2009-9-21 01:59:3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保定清真寺水房里使用的吊罐。和以前所不同的是下面控制水流的改为了小阀门,由人自己打水再吊上去改成了水龙头往里注水。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qhanhost 发表于 2009-9-21 02:38:3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天津南大寺里保存着的手拉式的老式冲洗设备,不过现在寺中有了快捷、省时省力的淋浴设施。所以这样的老式设备已经很少有人去使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