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9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部崛起需克服六大产业缺陷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zt]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0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sebumranee 发表于 2009-9-21 18:0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彭道宾 本报记者 徐根亮 晓红  在区域经济中,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表面上看是增长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深层次上反映的却是结构的差距。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因此,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就必须认真分析研究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状况,采取相应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中部产业发展六大缺陷  在现代经济中,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多数经济指标都处于较低位次,产业结构失调已成为制约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其缺陷可归纳为六个字,即:偏、僵、小、弱、重、低。  缺陷之一:“偏”,产业结构演进中出现偏差。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既出现过偏慢问题,又出现过偏快问题。当全国进入工业主导型发展阶段时,中部地区仍然保持着一、二、三这样一种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重农型产业结构,未能及时实施加快工业化发展战略,失去了一次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时机,而且,农业内部又是重粮型单一化结构,与工业的相关度低,影响了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发展。例如,1988年,江西纺织工业的皮棉所需求量约11.8万吨,全省产棉花只及年需要量的27.5%;麻袋纺织业和其他有关工业约需黄红麻5万吨,省产黄红麻只及年需要量的42%;机制糖工业需要糖蔗228万吨,省产糖蔗只及年需要量的58.7%;卷烟工业需要烤烟2.9万吨,省产烤烟只及年需要量的25.7%。由于结构失调适应市场需求的轻纺工业却因原料严重短缺而嗷嗷待哺。  现阶段,中部地区虽属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但第二产业的优势仍不明显。2004年,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比重比全国低5.2个百分点,突出地反映了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较低的问题;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虽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却是以传统的流通和服务业为主。为现代工业服务的金融、通讯和信息产业相当薄弱,现代化水平不高。这种具有超前转换倾向的产业结构制约着中部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缺陷之二:“僵”,经济体制存在僵化问题。  1978年以来,中部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深层次的改革还未完全到位,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其职能的实现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制度性监督,“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较为普遍。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度不高,地方保护主义情况较为严重,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中部六省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股份制经济发展落后。  缺陷之三:“小”,资金投入和产业规模较小。  2004年中部六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629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0%,比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低5.4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由三次产业构成。2004年中部六省农业增加值5721亿元,占全国农业增加值的27.5%,只比GDP的比重高4.1个百分点,人均农业增加值的优势更小。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弱小,中部六省第二产业增加值15300亿元,占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1%,比GDP的比重低2.3个百分点,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更低。中部六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067亿元,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5.3%,略高于GDP的比重。  缺陷之四:“弱”,科技创新能力弱。  中部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横向比较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2003年,中部六省科技经费支出为460亿元,占全国的14.7%,R&D经费支出为184亿元,占全国R&D经费支出的12.0%,两项比重都远远低于其生产总值占全国22.5%的比重。科技产出较低。2003年,中部六省平均每省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为4134件、2172件,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1.0%和45.0%,且中部各省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数。  缺陷之五:“重”,重复建设导致产品结构趋同。  据工业普查资料分析,中部六省纺织、塑料、化纤产品、建材产品等一股水平的加工工业产品重复建设尤为严重。在经营性国有资产中,三分之一左右分布在一般加工工业。  缺陷之六:“低”,对外开放程度低。  2004年,中部六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49亿美元,占全国3.0%,比重严重偏低。外贸依存度为9.0%,比全国的69.8%低60.8个百分点;2004年,中部六省外商直接投资额61.5亿美元,占全国的10.1%,比重偏低;2004年,中部六省接待外国游客仅175万人次,占全国接待外国旅游人次总数的10.3%,旅游创汇总额9.7亿美元,占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3.8%,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很不相称。  中部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中部地区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龙头,以效益为核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力促经济崛起。  首先,应增强产业发展的动力。要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视为统筹区域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设立“中部崛起”协调机构,将中部崛起战略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其次,全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在产业发展中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思想解放的深度增强对外开放的力度;以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带动产业选择;以外来投资激活存量资产;以引进、消化、吸收选择技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商品的大流通谋求利润的最大化。  第三,应加快工业化步伐,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是用工业化谋划农业的发展;二是倾力壮大工业经济,加速形成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实施旅游产业开发工程。  第四,力促体制创新,为产业经济发展铺好快车道。一是加快政府职能由直接管理型向优质服务型转变,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规范办事行为;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速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三是要重点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加速发展。  第五,构建多元化投资支撑体系,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投资是产业升级的先导和基础,经济实力较弱的中部地区,必须走投资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之路;同时,要把做大做强工业与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利用工业园区特定的空间,更多地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增加就业,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div id=[/img]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xiongxiaolin 发表于 2009-9-21 19:24:07 | 只看该作者
反正中部的日子不好过。现在又开发大湘西,真没有多少行动。张家界提出要领跑大湘西,我一点都看不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