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44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从毕节地区布依族文化看“濮越文化”与夜郎文化的关系

[复制链接]

22

主题

9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lekspoort3 发表于 2009-10-7 11:0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毕节之窗[2003-11-26][269]作者:罗剑夜郎文化是指夜郎政治、经济范围内所有的民族文化组合,也是指受夜郎文化势力影响的周边地区文化的组合,包括古夜郎文化,也涵盖夜郎遗风影响的当代民族文化。谈夜郎文化,就必须了解夜郎国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大约战国初期,濮人建立了夜郎国,到西汉末年消亡,历时四百余年。古夜郎国强盛时期,其疆域达到云南昆明以东、四川自贡、西昌、广西中西部、湖南芷江等地。《后汉书》记载:夜郎疆域“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根据有关专家考证,古夜郎国是融合了布依族、仡佬族等多民族的国家。一贵州省毕节地区布依族来源于古代的“濮越”人。“濮越”、“夷越”、“夷僚”都是古代布依族先民的不同称谓。在汉文献记载中曾以“越”、“濮”、“僚”、“夷”、“仲”等来称呼布依族的先民,秦汉以前称布依族为“濮越”或“夷越”;东汉六朝称“僚”;唐宋称“番”、“蛮”;元明清称“仲家”、“侬家”、“土人”、“水家”、“夷族”等。晋《华阳国志·南中志》云:“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又云:“蜀之为国,起于人皇,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南接于越,东接于巴,西奄峨蕃,地称天府。”“南中”即今天的贵州全省,云南省及四川省南部,包括毕节地区在内。说明西周以前,毕节地区己聚居着“濮越”人。《华阳国志》对“濮越”人,同时又称“夷濮”、“夷越”,《后汉书》则称之为“夷僚”。秦汉时期,有关文献用“濮越”这一族称来记录西南地区(包括今毕节地区)的越人,同时也用其他一些族称如“夷越”、“僚”等来记述,这反映了百越文化的特点。濮人的活动,《尚书·牧誓》记载武王伐纣时,在牧野誓师的有“庸、蜀、羌、微、卢、彭、濮人”参加。孔颖达《疏》曰:“濮在江汉之南”。《逸周书·王会解》说:“濮人以丹砂。”濮人贡献周王的地方物品是丹砂。晋人孔晁注曰:“濮人,西南之蛮。”《史记·楚世家》说:“叔堪亡,避难于濮。”《正义》引刘伯庄云:“濮在楚西南。”各家注释对濮人活动的方位均无异词。楚之西南,即自江汉以南至贵州、云南和四川部分地区,均有濮人分布。当楚人兴起后,曾向濮人地区拓殖,楚武王时“始开濮地而有之”。田曙岚先生翻阅百卷发现濮、僚是不同时代同一民族的名称的演变,他的考证结论是:“上古时期的濮人,是中古时期的僚人的先民”,他们是建立夜郎国的民族(《关于夜郎国的都邑和族属问题》)。濮、越、僚在历史上的密切关系,在一定区域内实际上是同族异名,即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区出现的共同体的不同名称。“濮”乃是越人的自称,即今天布依族的“布”。刘琳同志在《夜郎族属试探》说:“夜郎周围的部落都是越或僚族,夜郎国灭亡后,??地区的主要民族还是僚族。因此,我们更有理由认为夜郎人也是属于僚。”江应梁教授在《百越族属研究》说:“汉代的夜郎其属民僚人,今天的布依等族,正是古夜郎国的后裔。”“濮”(pu22)字在《唐韵》、《广韵》、《集韵》、《韵会》和《正韵》里,都从“博切木”,其汉语古音与布依族自称的“布”(pu22)发音相同,“濮越”(pu22yai22)、“布依”(pu22yi33)都是布依族的自称,此外还有濮夷(pu22yi33)、濮尧(pu22rao11)或布依(pu22yi33)、布尧(pu22rao11)。濮或布在布依语中是“人”或“族”的意思。布依族称当地汉族为“濮哈”(pu22ha35),称彝族为“濮棉”(pu22mian11),称苗族为“濮尤”(pu22yiou11),称仡佬族为“濮戎”(pu22zo?11)。当地兄弟民族称布依族一般也离不开“濮”(pu22)或“夷”(yi33)的音词,黔西、织金、金沙等县的彝族称布依族为“夷濮”(yi33pu22),苗族称布依族为“夷”(yi33)。这些都说明布依族与古“濮越”人的渊源关系。布依、布尧、布越、布僚等布依族的自称,都是“濮”名称呼的遗留。从今天毕节地区布依族文化的一些特点,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其对“濮越文化”的传承,以及与夜郎文化的历史渊源关系。二毕节地区布依族人口虽然不多,却是历史较为悠久的土著民族之一。根据贵州民族学院侯绍庄教授等人的研究,历史上毕节地区布依族先民的人数是比较多的,而且居住条件较好,生产力水平也较先进。侯教授在《论布依族先民的古代社会》中说:“据《华阳国志》和《博物志》等古文献记载,作为布依族先民的‘僚人’,至迟在我国历史上的战国秦汉时期,曾自南向北发展,分布及于今黔西北、滇东北以至川南一带。只是到了所谓‘五胡十六国’时期,由于当时成汉政权从??‘引僚入蜀’的结果,将贵州西北部的僚人大量迁往巴蜀地区,逐步与当地的汉族融合,才形成今天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中部和南部的分布状况”。历史上,??“引僚入蜀”规模较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李寿“篡权,以郊甸未实,都邑空虚,乃徙旁郡户三千以上实成都;又从??引僚入蜀境,自象山以北尽为僚居”。又一次是李势之时又大量“引僚入蜀”,致使黔西北地区“僚人”的人口大减。同时,蜀地“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这些被大量从黔西北引入蜀地的“僚人”便是今天的布依族,这部分“僚人”后来逐渐融合于当地的汉族。这就是今天毕节地区布依族人口分布较少的历史原因。历史上毕节地区布依族较多的事实,在毕节地区彝文文献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彝文文献《南方武氏根》中说:“武外这一家,清理其来历,施阿纳后裔。……施阿纳这人,理好谱系后,回到东方去,就与撒吐(威宁、赫章等地彝族对布依族的称呼)人,居住在那里。……这个地方呢?全是撒吐住。上下左右寨,寨寨是撒吐。这些撒吐呢,造箭又造弓,造出五十种,各种不相同。这些弓和箭,凡是撒吐人,人人都带有。撒吐君和民,种地养牛羊,管理这地方。……武家兵马多,撒吐的驻兵,驻兵九千九。”毕节地区布依族多居住在河谷凹地和田坝地区,村寨依山傍水,棕竹果木环抱。每个村寨都保存有古老的风水树,寨前田畴河溪环绕,景色清幽。一般是几十户、上百户为一寨聚族而居。历史上布依族的居住条件都比较好,生产力水平也较先进。在毕节地区彝文文献《南方武氏根》就有所记载:“东方许多地,都归阿纳管。可是好地方,大都撒吐(布依族)住。阿纳作战时,全靠撒吐兵。撒吐兵个小,作战很机敏。山青水又秀,地宽土又肥……遍地是牛羊。”毕节地区布依族的房屋多是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利用斜坡修建楼房。高山地区的布依族,居住的多为杉木立柱板壁房,上盖茅草,正房一般为长三间至五间,吞燕子口,中间为堂屋,两边为寝室、客房和厨房。厢房在正房两侧,多为上楼下圈的楼房。田坝地区的布依族,多住木立柱板壁瓦房。房舍参差错落,多为长三至五间,厢房为楼房。有的人家还建有两重堂的四合天井。这些房屋多系清代以前建筑,檐柱、门窗等部分构件有粗雕动物图案和花格窗,有檐墩石、石檐坎、石阶梯、石院坝,细锤细錾,做工精巧。有恒墙和恒门。房屋进深多为1.5—2丈,开间宽1.2—1.5丈。堂屋在正中间,内设神龛,神龛下摆一张八仙桌,作逢年过节时祭祖之用。堂屋不设楼,宽敞明亮,宴请宾客也多在堂屋。两耳间,依左大右小之俗,左间住老人,右间住小辈。无长辈则长子住左间。厢房与正房垂直相连,稍低于正房。传统的民居住宅为上楼下圈,上楼住人,下圈牲畜。有的修成半边楼,前半部为楼房,后半部为平房,楼底圈牲畜,其余部分住人,具有明显的山区特点。这就是历史上布依族先民有名的“干栏”式建筑在今天布依族村寨的传承,反映了布依族先民及古夜郎国好“楼居”的文化特征。“干栏”式建筑是布依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僚人亦喜近水滨山谷,积木以居名曰“干栏”。《北史·南僚传》说:“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夜郎考》文集之一说:“越人有楼居、鼻饮、着桶裙、断发文身、左衽等习俗。”唐、宋时期,干栏建筑进一步改善,“人居楼,梯而上”(《旧唐书·南蛮传》)。干栏房底部围圈利用,“上以自处,下居鸡豚”(《岭外代签》)。《贵州通史》卷三云:“仲家……架楼而居。”《夜郎考》文集之三云:“仲家保持着古夜郎联盟集体嗜犬,居住干栏———架楼而居,重铜鼓等生活习俗。”明、清时期,大量的汉族军队和移民迁入,并融合到当地布依族中,布依族吸收了汉族的建筑形式,也建起了平房,但至今仍旧有不少的布依族农户,仍居住着传统的干栏式住宅。清代诗人余上泗的《水西竹枝词》中有诗描述:“岩间自古好楼居,屋角开门苇户疏。妇女惯操机抒事,云山四壁挂犁锄。”濮越、夷僚人铸铜为鼓,对铜鼓十分珍爱,布依族亦然。《贵州通史》卷三曰:“仲家……俗尚铜鼓,以声音雄壮为贵,祀鬼待客,击之以为乐。”古时布依族在超度过世老人时,亡灵的竹幡脚要放一只铜鼓。在布依族超度过世老人的宗教仪式“古庄”中,汉语称“做戛”。“做戛”有“热戛”和“冷戛”之分,丧期做的叫“热戛”,葬后做的叫“冷戛”。如果是将几辈过世老人的“古庄”放在一起做,即“冷戛”和“热戛”一起做,便是布依族传统葬礼中场面最为隆重的仪式,每个亡灵的竹幡脚都要放一只铜鼓。后来铜鼓少了改用铧口代替,但丧家堂屋的灵位前仍必须有一面铜鼓。赫章县可乐汉墓出土的“铜鼓套头葬”与广西桂北壮族地区出土的“铜鼓套葬”相似,且鼓纹相同,鼓面主晕都是翔鹭,鼓胸均刻有羽人竟渡纹。明代《贵州省弘治图经新志》说:“仲家……铸铜为鼓。”明朝时期,贵州少数民族中只有布依族能制造铜鼓,在贵州史志书籍中也惟有布依族铸造铜鼓的记载。今毕节地区少数民族中也只有布依族保存和使用铜鼓,布依族民间还流传有“祭铜鼓经”和“造铜鼓经”,每逢重大的民族传统节日,都要举行庄严的祭祀铜鼓仪式。铜鼓在布依族中已经神化了,据《铜鼓的来历》讲述:很久以前,有一个刚生娃儿满月的布依族妇女在河边洗衣裳,突然听到河边大岩上的望天洞像打雷一样大声,接着就从洞口飞出像簸箕一样大的两个东西,相互碰撞着朝她飞来。砰砰砰的,声音非常大。她被吓慌了,赶忙抓起一条裙子朝那东西打去,当时打落一个,另一个在河边飞了两圈又飞回洞去了。原来那东西被裙子一打,可能是被不干净的东西龌龊了它,一滚落地就不动了。这个妇女看了半天不见动静,就朝寨子头喊人。等大家拢来一看,原来是一面铜鼓。人们就把它抬到寨子的祠堂里放好。就在那年六月六歌节,人们把铜鼓抬到歌场上,一敲声音震山动地,方圆几十里的都听得到。布依族青年男女听到了鼓声,都来到歌场,布依族长辈就用这铜鼓的声音来指挥歌场的各种仪式。从此以后,只要逢年过节,大家要听到铜鼓声才吃年夜饭。这些都反映出对“濮越文化”、“僚文化”的传承,也反映出布依族先民———“濮”、“越”、“僚”文化与夜郎文化的历史渊源。三古夜郎国中的濮越人,习惯近水而居,田耕,邑聚。濮越人居近江河流域,故楚平王时,“楚子为舟师以伐濮”。秦汉时岭南用兵,中央王朝均以楼船水师为主。今布依族亦近水而居,依山傍水,善于田耕,惯于捕鱼。其生产、生活习俗与古代“濮越文化”一脉相承。如流传于金沙县乌江边的布依族《打渔歌》唱道:“嗨左口罗啊!———左———口罗———,嗨左唉左———!鲁班师傅手艺高,造只鱼船江上飘。船篷高上晒鱼网,早晨晚上把鱼捞。呀———哈———嗨———唉左,唉左———!岩鲤巴来二胡子,江底好捞水鸭子。铜甲铁甲都上网,卖得银钱千上两。呀———哈———嗨———唉左,唉左———!小钩要钓鲫壳鱼,大钩要钓鲢巴囊;排钩就把团鱼钩,肥筒子打得满仓仓。呀———哈———嗨———唉左,唉左———!一指就捞参子鱼,二四指网油筒筒;鲢巴囊江中当恶霸,落进舀兜成狗熊。呀———哈———嗨———唉左,唉左———!找鱼哥来打鱼郎,江风渔火织网忙;光打鱼来不晒网,哪有姑娘爱渔郎。呀———哈———嗨———唉左,唉左———!”布依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称。农耕技术比较发达,稻作文化历史悠久。布依族先民古濮越人早在六、七千年前已把野生稻培育为水稻。《史记·货殖列传》云:“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美鱼。”《越绝书》说:“越地多稻粟。”《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地区二千年前就存在“耕田,有邑聚”和“编发,随畜迁徙”两种生产方式。在古夜郎国中布依族先民濮越人的生产方式属于前者。毕节地区赫章县可乐汉墓发掘出土有“水稻遗存”,便是古夜郎国稻作文化的反映。明代《贵州省弘治图经新志》说:“仲家……勤于耕织。”清代《贵州通志》也说:“仲家……善治田。”毕节地区各民族中,彝族以畜牧业兼山地农业为主,苗族以山地农业兼畜牧业为主,而布依族则以稻田农业为主。并且这种“勤于耕织”“善治田”的耕作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布依族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布依族民歌中有许多反映稻作文化的内容,如《种田歌》中唱道:“正月种田立了春,锄头撮箕不离身。铲草砌坎捶田埂,田不漏水保收成。二月种田惊蛰天,扛起犁耙去耕田。娃儿上山割牛草,农家大小不得闲。三月种田是清明,大山草木满山青。千般都宜早栽种,错过季节无收成。四月种田四月八,小满急忙把秧插。芒种时节早栽种,农家才有好庄稼。……秧子出得齐整整,秧苗长得绿油油,秧叶发得密又密,秧根扎得深又深。左邻右舍搭帮手,热热闹闹把秧插。扯起秧苗一根根,捆起秧捆走田坝。挑起秧捆过河沟,挑起秧捆走田坝。秧苗挑到田坝中,满田满坝丢秧把。……谷子黄了要收割,姑娘后生忙商量。挞斗箩筐准备好,镰刀磨得亮光光。镰刀一挥倒一片,镰刀一挥倒一行。几十个人下田坝,满田满坝挞斗响。后生挑起谷子跑,姑娘媳妇割谷忙。不怕火红辣太阳,正是抢收好时光。晒席铺开晒谷子,壮鼓谷子闪金光。……”《栽秧歌》云:“四月大地暖洋洋,满田满坝栽秧忙。男人打田满头汗,女人扯秧湿衣裳。撒秧好比龙戏水,秧把堆成一行行。栽秧好比鸡啄米,秧稳手起浪花飘。……”在布依语中反映稻作文化的语言就更为突出了,布依语地名中就有许多以“纳”(na31即“水田”)、“达”(ta24即“河流”)、“董”(toη24即“田坝”)等字冠首的地名,如“板纳”、“纳坡”、“纳磨”、“板窝纳”、“板达”、“翁达”、“达坡认”、“达都若”、“董板”、“董荡”、“董纳”等。就连布依族的着装也反映出这种稻作文化的特征。清代诗人余上泗的《水西竹枝词》就有这方面形象的描述:“百褶长裙拂地拖,穿丝挑锦似云罗。细抽禾秆编花履,逞得风流异样多。”“细抽禾杆编花履”就是用稻草心精心编制的细耳草鞋,在今天的布依族地区还可以看到。四布依族的竹文化与竹崇拜。布依族村寨多为竹林环抱,盛产竹子,手工产品也多为与竹有关的背箩、筛子、簸箕、撮箕、屯箩、鸡笼、晒席等。在布依族超度去世老人的宗教仪式“古庄”中,亡人的灵位需要用带叶的一棵金竹进行祭供。其仪式庄严复杂,首先由掌摩先生率孝子带香烛、钱纸、大米等供品,在鸡叫时分到大竹林祭供,选定长势良好,不断尖不被虫蛀的双丫竹,曰“母竹”。孝子对竹行跪拜礼,祭师祈祷:“砍一棵发十棵,砍十棵发百棵。……”然后才能砍竹。其次,把竹抬到孝家祭供,举行“升幡仪式”。且砍竹时不准竹子落地,抬竹时要竹子的大头朝前,竹尖要留有竹叶。“升幡仪式”需敲铜鼓,吹长号,砍牛、羊、猪等祭祖,共祭祀四天。之后,在孝家堂屋神龛后墙外,把屋檐揭开一路放竹子。待摩师在堂屋念摩经毕,由舅爷掌幡,孝子跪拜接幡,抽“神竹”直立,竹尖指向天空,作为死者“升天通路”。并吹长号、敲铜鼓、放地炮祝贺。在布依族婚俗中《要筷子歌》唱道:“大园子,小园子,造出园子栽竹子。二三月间出笋子,尖得就像狗牙齿,红得就像鸡冠子。四五月间成竹子,哪棵撑展做杆杆,哪根老就做筷子。……正月二月幼竹生,三月四月幼竹长,五月六月竹长大,七月八月竹成林。……大哥北京请匠人,二哥南京请一个;两个匠人一起到,手提刀子进竹林。砍棵竹子削筷子,金刀砍来银刀剁,剁得筷子两头齐。……”在布依族民间故事和传说中,也有不少反映竹文化和竹崇拜的内容。如《六月六歌节的传说》:古时候有个小伙子,会吹木叶,吹姊妹箫。有一天他到岩脚去砍柴,边砍边唱,唱得应山应水的。他抬头一看,岩上有一对金竹,正好做姊妹箫。可是岩这么高,哪个砍得到呢?他站在那里望着岩上发呆。忽然,一个白胡子老者来到他面前,问他在这里看什么?他指着岩上的金竹说:“老人家,我想要那对金竹做姊妹箫,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吗?”白胡子老者说:“只要把你唱过的歌全部唱完,你就可以得到它了。”说完,白胡子老者就不见了。青年人听了老者的话,在岩脚望着那对金竹唱起歌来。唱啊唱啊,唱了三天三夜,他唱过的歌全部唱完了。第四天早上,那对金竹真的从岩上落下来了,恰好落在他的面前,他高兴地捡起来拿回家去做成姊妹箫。这种在宗教仪式、婚俗和传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浓厚的竹崇拜礼仪和意识形态,在《华阳国志·南中志》中亦有记载:“有竹王兴于遁水,有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吊竹流于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这一记载也印证了布依族民间故事《竹王的传说》,传说竹王家的竹子一节就爆出一兵一马,一夜之间房前房后的竹林就爆出了千军万马,竹王利用这支军队才取得天下。这些都说明布依族与“濮越”、“夷越”人具有相同的文化,而且这种“竹崇拜”的观念,显然是古夜郎文化在今天毕节地区布依族文化中的传承。原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伍文义认为,“竹王”即“夜郎王”。夜郎国是继??国后建立起来的著名的奴隶制国家,今毕节地区属古夜郎国范围。“夜郎”从布依语中可解释为“崇拜竹子的越人”,“夜”即“越”,即布依族的“依”,而“郎”即古布依语的“竹笋”。在古壮侗语族语言(又叫“台语”)中,作“竹笋”讲的词有两个,李方桂在《台语比较手册》(AHANDBOOKOFCOMPAPARATIVETAI,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7)中分别构拟为※nl/r-和※hn。今毕节地区布依语称“竹笋”为“raaη11”,在古代的声母属※nl/r-,即古布依语作“竹笋”的词汇的声母为“1-”。“夜郎”的“郎”是记写古布依语的“竹笋”就有了解答。再从语法上看,和其他壮侗语族语言一样,布依语词法中当名词修饰名词时,中心词位于修饰词之前。“崇竹的越人”也是名词修饰名词———竹(笋)越,按布依语结构是“越竹”———?jai22raa11———※?jai22laaη11———“夜郎”。在古汉语中,“越”属匣母月部,上古音一般构拟为“yiwat”(见郭锡良《汉语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匣母字看来许多字的声母都变成“j-”,如“炎爻矣永尤于云羽禹有域越”。而“夜”虽然属于喻母铎部,构拟为※jak。这都是古汉语,当时也有方言差别,“夜”也许更接近于古布依语的音,才使人们用“夜”而不用“越”来记写布依语的“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