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207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走进天下苗族第一县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gbmsenior8 发表于 2009-10-6 18:5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进天下苗族第一县

  台江,苗话叫“方旎”,意为“金银般美丽的地方”,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部,座落于苗岭主峰雷公山北麓,清水江南岸。
  台江,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8%。境内苗族风情古朴浓郁,绚丽多姿,苗族文化底蕴厚重,博精深,有精美绝伦的苗族刺绣和银饰,有惊心火爆的元宵舞龙嘘花,有“人类社会最古老的情人节”———姊妹节,有“世界独一无二的龙舟节”———施洞独木龙舟节,有“世界最长最隆重的祭祖节”———鼓藏节(每13年过一回,过一回耗时4年,杀近100头水牛),有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和“天籁之音”的方召多声部情歌,像诗一样朦胧,像画一样美丽,像梦一样神秘……
  被历史遗忘的角落
  2006年12月,我怀着朝圣和敬仰的心情,随同贵州省苗学会的几位专家学者前去探索,终于发现了这种深藏不露的奥秘。
  据《台江县志》记载,最先涉足这疆热土的朝庭官吏,要数那个新官上任的镇远州知府方显。方知府于雍正五年(1727年),带着军队和随从,深入江南岸的莽莽原始森林微服私访、勘察地形。距今,不过280年时间。
  这里“泉甘土沃,江河潆洄宽阔,广袤二三千里”;这里“人烟稠密”,五六百个村寨星罗棋布;这里的“生苗”“自耕而食,自织而衣”,无忧无虑地过着“淳朴近古”的原始生活。于是,这个野心勃勃的官吏,禁不住心里的惊喜和好奇,急不可待地将这片史未开辟的“新陆”禀报朝庭。于是,这片沉睡了亿万年的无名疆土开始变得不安宁,这些“皆知礼让”的世居苗民于不知不觉变成了“野蛮凶狠、剽悍顽梗”的代名词,在朝庭一次又一次的血醒屠杀里,在挥来舞去的刀光剑影顽强地拼杀生存。
  那是一段何等残酷的历史呢?的一块弹丸之地,朝庭竟然动用黔、湘、蜀、桂、滇、赣、粤七省兵力百万军围剿屠杀。而且,这场战争从雍正年间一直打到乾隆初年,打到这些开荒辟地、创造家园的四五十万苗族同胞“十去八九”才结束,这疆热土才被官府成功开辟。面对这场惨烈悲壮的战争,远在京都的乾隆皇帝也嗅到了那股浓浓的血醒味,他为安抚人心,决定永远“免征苗粮”和“诸苗事皆依苗例自理自治”,但仍设屯置堡,派遣一些军队和流官驻扎看守。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时,驻扎流官借口聚粮财镇压义军,变相剥削苗族人民。于是,这些顽强不屈的“生苗”又起来反抗了。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惨不忍睹的战争,正如苗族作家伍略先生所说的那样:“权力的用处是可以使自己成为正统而使他人成为非法,就是可以明目张胆地以私欲为出发点去诠释一切。一方千秋霸业意味着另一方的流离失所,一方的捷报意味着另一方的噩耗。”
  领导这场战争的英雄是台江县板凳寨的张秀眉。如今,张秀眉的塑像挺立于台江县城东面的320国道旁,在那个用英雄的名字来命名的秀眉广场央。英雄手握长剑,身披战袍,显得威风凛凛,器宇轩昂。
  台江世居苗民自咸同年间张秀眉起义失败后,清朝派遣量军队驻扎看守镇压,这疆热土在满目沧桑结束了“不隶版图”的自理自治生涯,真正被朝庭统治、被国历史典籍所关注和记载了。
  迄今,我掐指一算,时间不足一百四十年!
  吊脚楼下的歌舞升平
  “能歌善舞”是各少数民族的共性,苗族也不例外。在台江这块土地上,没有一个苗族村寨没有歌舞,更没有一个时节断过歌舞。“台江的歌舞文化多体现在苗族的酒文化里。苗家人说他们“会喝水就会喝酒,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我们在台江采访的那些日子,那些生性好客的苗家人以其本民族特有的待客方式款待我们,一张木制的四方桌摆在路间,桌上放一壶酒一碗肉几串彩蛋,四五个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排成一队,手握弯弯的牛角杯把寨口挡住,几个老汉在寨门前吹芦笙迎接,这就是苗家人为贵客光临而设置的拦门酒。有朋自远方来,这些青春亮丽的苗家姑娘唱着迎客歌,举着弯弯的牛角杯向客人敬酒,这一质朴的动作,传达着一种纯真友爱的情感,让人忍俊不禁地多喝两口。喝过了拦门酒,姑娘赠送的象征平安吉祥的彩蛋挂在脖子上,这样才兴致勃勃地走进每一个苗寨去采风。于是,笙鼓场边要喝酒,入户调查要喝酒,见面酒、交谊酒、转转酒、团圆酒……不喝不礼貌,不醉不罢休。
  台江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台江的苗族人民特别能歌善舞。用陪同我们的县文化局李美仁局长的话说:“台江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除了与苗族人口比率高居98%外,与境内的民俗、服饰、歌舞也有极其重要渊源。在全国众多的苗族居住地,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地区的苗族歌舞像台江境内的苗族歌舞这样出名,这样被世人所公认和赏识。”台江的歌曲多种多样,有质朴庄重的古歌,有豪迈奔放的飞歌,有缠绵动听的情歌,还有酒歌、丧歌、嘎百福歌、儿歌等。每一种歌曲都有自己的唱腔唱调,同一种歌曲在不同支系里又唱得互不相同,各具特色,悠扬婉转,韵味无穷。
  台江的舞也很迷人。舞蹈名目尽管有多种叫法,然而舞步都以“三步一回头”为基础。一位头发花白的慈祥老人告诉我,这种“三步一回头”的舞蹈动作,源于苗族悲壮的历史传说。相传,五千年前,苗族先祖蚩尤被炎黄两帝联手击败于河北逐鹿后,苗族先民从此被迫离开原,在一代又一代的朝野征战过着战争和逃亡的生活。面对朝庭发动的一次次军事围剿追杀,苗族人民一边往前跑,一边调头往后面看有没有追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有纪念意义的舞蹈动作。他们的伴奏乐器以芦笙、木鼓或者铜鼓为主。“芦笙一吹,人心就飞;木(铜)鼓一响,脚板就痒”。当芦笙吹响或者鼓声敲响时,这些憨厚朴实的苗家男女老少,围着伴奏乐器,逆时针方向成圆圈或者半圆圈跳舞,舞者人数不限,年龄性别不限,圈数不限,反反复复重复着“三步一回头”的基本动作。而在这些林林总总的“三步一回头”的舞蹈动作里,反排木鼓舞是最出名的一种。它被国外人士赞誉为“东方迪斯科”,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自1990年在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献艺后,反排木鼓舞先后到英、法、美、意、日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是目前所有苗族社区最出名的舞蹈剧种之一。
  传承着先人的意志和记忆
  台江有9个苗族支系,他们穿着9种互不雷同却又互相关联的服饰,分别叫方妮型、方南型、方纠型、方黎型等9种别称。每一种服饰,又分成若干种子服饰,所以,台江境内现存的苗族服饰有9种类别100余种款式,其数量之多在各民族聚居地区是屈指可数的。2000年,教科文组织东亚代表团与我国有关机构在云南学召开“亚洲苗族服饰工艺研讨会”,台江县的苗族服饰以其精美华贵和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技压群雄,与会专家一致提出应将台江苗族服饰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在台江穿行时,由于部分村寨未通公路,未能亲眼目睹所有的苗族服饰种类和款式,冥冥有些遗憾。然而,就我们所抵达的那些村寨,看见的那些色彩斑斓的苗族服饰,感受精美刺绣背后隐藏的博精深的苗族文化,又觉得倍感荣幸,不虚此行。
  县城老街是苗族工艺品的天堂。平时,那里有很多银匠师傅租门面加工、出售银饰工艺品,逢值台江“赶场”天,四邻八乡的苗族妇女前来购置银饰去装扮自己的儿女,也顺道将自绣的绣服等工艺品带进市场,出售给远方的游客。两把简陋的长凳撑起一张门板,她们将带来的工艺品放在板子上或挂在板子边,忙碌地张罗自己的生意,虽然,她们有很多人连汉话都不会说,却从不妨碍与游客讨价还价。
  我曾亲眼看见几个“老外”打着手势和这些苗家妇女讲价,并且买了她们的绣背带、绣帽子。一位姓熊的银匠告诉我,在台江,银饰和刺绣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是推动当地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每年均有几千人在外面跑销售。然而,老街的工艺品多半都是成品,学习其制作过程还需要到农村去。一根针,一根线,一块布料,一两个苗家妇女心安理得地坐在自家门口或者“美人靠”上刺绣,这是进入许多苗寨常看到图景。这些心灵手巧的苗家妇女所处支系尽管不同,然而,她们都传承着先人的意志和记忆,在一张张用蓝靛染制的布料上穿针引线,精心勾画出一个个精美别致的图案。这些绣图,多都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非常考究,让人嗅出一股浓浓的苗族古老文化气息。
  穿在身上的史书
  我们在革一乡采访时,一个满脸朴实的苗家妇女告诉我,她衣背上的那个蝴蝶图案,来源于苗族人的图腾崇拜--蝴蝶妈妈。据《苗族古歌》所唱,开天辟地的时候,首先有一棵枫树,枫树心里生出一只蝴蝶,蝴蝶与水田的水泡相恋,孵化出12个蛋,这12个蛋又孵化出雷公、龙、虎及苗族人的先祖姜央等。苗族人相信,“蝴蝶妈妈”是所有苗族人共同的祖先。所以,蝴蝶刺绣造型在台江甚至于黔东南很多苗族地区特别多,有人面人身蝶翅的,有人面人手人足、背后长出翅膀,像西方天使造型的,不一而足。
  在方召乡,我又见到了另一种图案,这种图案绣在围裙底角上,最底角绣出红、绿、青三色线条,象征着苗族人曾渡过黄河、长江、珠江支流都柳江迁徙而来,三色线条上绣着无数山坡、树木及矮人。一个瘪了嘴巴的苗家老太婆告诉我,这是对苗族先民苦难史的记忆。苗族先民过长江、黄河及其都柳江迁徙而来的时候,一路上都有追兵追杀,苗家人只好往深山老林逃难,却又怕地下的狼豺虎豹袭击,于是苗族先人从一棵树跃到另一棵树上去,以避开身后的追兵和地下的野兽……只要有心询问探索,台江苗族刺绣里的每一个图案,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传说,它们都表示着苗族的历史和文化。
  所以,苗族刺绣里的每一个图案,都是苗族人民的一个象形文字;每一套苗女绣装,都是苗族人民穿在身上的史书。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用针当笔、用线当墨、用布料当纸,把几千年来所遭受的迁徙、苦难、流离失所和风俗人情一一记录在妇女的服饰上予以保存,并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一辈教一辈,使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本帖最后由张鸿于2008-9-2204:44编辑]

23

主题

10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retaillumps 发表于 2009-10-6 22:44:53 | 只看该作者
妙哉,天下第一苗县。

14

主题

8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syriacghent 发表于 2009-10-7 00:42:08 | 只看该作者
"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8%"同胞不少啊

21

主题

9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detainchat 发表于 2009-10-7 02:39:23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

22

主题

9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luoane1175 发表于 2009-10-7 04:36: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苗族风于2008-9-2211:47发表
好帖子。若能再加上图片就更有说服力了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ë 发表于 2009-10-7 06:33:53 | 只看该作者
我找了一些台江的图片。





                               
下载(28.46KB)

2008-9-2214:10










                               
下载(221.04KB)

2008-9-2214:10










                               
下载(110.01KB)

2008-9-2214:10










                               
下载(44.14KB)

2008-9-2214:10










                               
下载(316.42KB)

2008-9-2214:10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woolienegate 发表于 2009-10-7 08:31: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苗姐于2008-9-2214:10发表
我找了一些台江的图片。
35024

35025

35026

35028

35027呵呵~~图片很美,谢谢苗姐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8#
sharia2858 发表于 2009-10-7 10:28:23 | 只看该作者
天下第一苗县---台江,天下第一苗寨---西江,天下第一无能的人夜郎游子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9#
宋海荣 发表于 2009-10-7 12:25:3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加深了解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