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器
短笛
短笛,佤族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部分村寨。竹制,管长约16厘米,设一方形吹孔,横吹,开四个按孔。音色高亢明亮。吹奏时,用右手拇指堵住左端筒孔,食指和中指按上两孔,左手食指,中指按下两孔。右手中指常快速开闭产生颤音。
当篥
当篥,用长18厘米,管径1.5厘米的白竹制作。不留笛竹节,不用笛塞,无簧。吹孔上大下小,管上设四个方形按孔。多为男子吹奏。
篥西
篥西,佤族妇女喜爱的乐器,用不带节的竹管制作,长45厘米,直径1.90厘米。上端边缘有三角形吹口,无簧。管上有四个圆形按孔。当佤族男子遇到心爱的女子,先用当篥吹一曲山 歌调引起注意,然后唱情歌表爱慕之情,若女子也有意,便用篥西回奏,随后进行对唱。
嗯啾
嗯啾,质竹制作,按孔有圆形、方形两种。无簧,多为佤族中老年妇女喜爱,长于表现悲哀之情,用于丧事。
舞蹈
拉木鼓
拉木鼓,佤语称“克鲁克罗”,参加的人数不限,一般在七、八十人以上。取四根藤条,人排为八行,即每根滕条两边各站一排人,就像拔河比赛一样。当魔巴领唱时,众人前脚抬起重落,踏着拍子,同时身体前俯后仰;合唱应答时,用力拉绳,身子后仰,前腿伸直,后腿弓步。“拉木鼓”动作稳重、古朴、粗犷,风格浓郁,充分表现了佤族人民剽悍的气 质和团结的精神
甩发舞
甩发舞,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产生年代已久。早年起佤族妇女就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每当妇女在竹槽下用水洗净头发后,都要低头梳整甩发晾干,也许“甩发舞”由此而来。“甩发舞”既可两人表演,又可集体进行,但人员必须是偶数。对对舞伴拉手围圈,边唱边跳,无乐器伴奏。每唱完一段唱词后,双手拉紧,身子后仰,接着左右前后猛然地甩起长发狂舞,好似巨浪翻腾,柔中有刚,给人美的享受。
绘画
能歌善舞的佤族人,不仅在音乐舞蹈独具特色,还在雕刻绘画等方面创作了极高的艺术珍品。
古老的“沧源崖画”,画幅宏大,内容丰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佤族先民创造的文化遗迹。在崖画上能辨认的图像约有1063人,其中人物图像785人,动物图像187个,房屋图像25座,村寨1个等。人物均为裸体,男多女少,多数都有头饰尾饰,手中工具为石器,骨角器和竹木器。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如剽牛祭酒,狩猎,放牧,驯牛,出征,丧葬,舞蹈等,反映了原始人类从穴居到村落定居的发展过程,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原始社会生活的百态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