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35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街串巷箍桶匠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chenyeai 发表于 2009-9-19 22:4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潮汕地区城乡间随处都能闻到“换桶底”的市声。随着社会的进步,木制家具、农具由塑料代替,所以箍桶这一行业已几近倒闭了。箍桶师父只能“下岗”或改行了。箍桶,是把崩塌了的圆木桶修理好。在潮汕是属于木工行业的一个门类,箍桶师父为生计挑着一柜一筐,里面装着木匠工具,叫着“换桶底”之声,穿街过巷,将崩塌或桶墙底已朽的木桶收下,找处空地暂作修理场所。箍桶所使用的工具只不过是锯、刨、斧头、凿、铁圆规、墨斗、虎头钳,还要带几圈作桶箍用的竹篾(后来用铅线代替)。修的是农用的大小木桶,打谷桶和家用的马桶、腰桶、大脚桶,他们的圆规,是铁圆规,有一尺余长,在桶壁底部四周量一量,画出的圆形就是木桶的底,锯好刨好之后,打进去很牢固,再用些小木屑打进四周接缝,便不会漏水了。竹篾或铅线则是作桶箍用的,用竹篾或铅线量一下桶的外壁,编上三几圈,就成箍、套得紧,箍得很结实,不会轻易甩落。如桶壁或桶底腐朽需换的,桶的主人要自备木材,箍桶师父有时也为桶主出谋献策,将较坚固的桶壁换作桶底,桶底有时也可换作桶壁,因为桶底受到的压力较大,我们潮汕俗语中的“抽底换墙”就是这样来的。因为箍桶师父只负责修补技术,没有提供补充材料,所以得到的工钱不多,每天走东村、穿西巷,也修不了几件,只有在接近农忙的时候,工件才多一些。这工作看似粗工夫,其实技术性不低,大多是祖传的,也有一些是拜师学来的。大凡箍桶师父在五十多岁时,如自己没有子弟愿意来继承这般手艺,便收学徒,作为学徒的,每天早起要为师父磨斧头、刨刀等工具。出门时要为师父挑装工具的柜和筐。师父只管三餐,不付工钱,学艺时间一般是3年4个月满才可出师。在今天看来,这点粗功夫便要学3年4个月,实在是太那个了。因为这种小技术也不是一般的家具木工所能干得,奥妙就在于用“土法”计算圆周率,如果师父不给你点破,学徒是不易摸索出来的。整套手艺还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箍桶师父的社会地位很低,原因不是他们的技术简单,而是所修的木桶并不高贵,诸如尿桶、粪桶这些脏东西。所以农村儿童经常嘲笑他们“箍桶———终世惨”。这种被人视贱的职业现在已难得一见了。    <img src=http://www.cncraftinfo.com/bbs/images/c.gif width=1 height=3><td bgcolor=[/img]<td class=[/img] 主题:[回复]走街串巷箍桶匠

29

主题

9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tricotamuses 发表于 2009-9-20 01:59:21 | 只看该作者
还是第一次听说啊!<img src=http://www.cncraftinfo.com/bbs/images/c.gif width=1 height=3><img src=http://www.cncraftinfo.com/bbs/[/img]<!--输入-->记录:2 页码: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