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600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明白,这跟国教什么关系?

[复制链接]

21

主题

10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malwadiane 发表于 2009-9-19 22:4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着,行酒礼。一本正经的复兴儒教背后是招摇过市的体虚    每到新年的前后,也正是某些人“弘扬文化”情绪最热烈的时候。有报道说,重庆在平安夜举行超10万人的狂欢。紧接着,又有消息称,西南大学华夏社的20多名同学身着汉服,在孔子像前表演了一场复兴文化的“酒礼”仪式,随后,还齐声朗诵了《关雎》、《鹿鸣》等《诗经》中的名篇。 他们选择在圣诞节和新年前夕举办这样的,目的是继承和传承民族文化,与“洋节”进行PK。(《重庆晚报》12月24日) 所谓“PK”,大致是因为不服气而一比高下的意思。为什么单单选择这么个“洋词”不得而知,联想到去年圣诞节前,“十博士”穿着西服倡议抵制圣诞节、拒绝西方文化侵蚀的情景,不免觉得有点滑稽。不过,我相信有人这样做并不是无的放矢,从近年来的国学热,到《论语心得》、《品三国》的走红,再到节日的法定化,其中肯定有一定的民意基础。恰如政协委员李汉秋所言,这是中国文化自尊、自觉的表现。   大概源于这样的认同感,近年来以信奉国学、提倡传统节日的名义抵制圣诞节便成了一种高尚的理由。谓之“高尚”,是人们往往把这样的行为拔高到爱国的层面解读,即使他们穿着西装满口“OK”、“PK”也能自诩是中国文化的正统代表。有意思的是,人们一方面是对“洋节”不分优劣横加拒斥,一方面却对国外的科技产品、社会文化等刮目相看。与此同时,树立传统文化的偶像也越来越成了时尚,几乎与国学沾边的人都成了一面旗帜。章太炎、蔡元培、胡适、鲁迅、陈寅恪等人就不用说了,甚至连钱钟书、季羡林都被奉为了“国学大师”。 研究国学就是爱国,这是当代中国的特有逻辑。这个逻辑的支撑点是在传统文化逐渐处于边缘化的时候,人们寄予了这些人更多的期许。就像把“国学大师”的帽子扣在季羡林头上,无非是希望季羡林先生扛起传统文化的大旗,以证明中国文化有足够的力量与西方文化抗衡。我不知道一辈子研究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的季羡林是如何成为“国学大师”的,即便如其所言国学应该是“大国学”,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杰出的人物,有几个敢称泰斗?为什么不是司马迁、朱熹、柳亚子,偏偏是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季羡林呢? 这样怀疑季羡林的国学水平也许会遭人拍板砖,因为时下老先生的人气正盛,虽然他请辞了“国宝”、“泰斗”等称号,在许多人心里仍然是神圣不可诋毁。好在本文的题旨不是讨论季羡林的国学成就,即使他要求奥运抬孔,说白话文是祸非福,说现代诗是失败,明里暗里透出对封建文化的向往,我也不至于像王朔那样骂之为“老贼”。骂人不值得尊敬,何况是对待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但倚老卖老信口雌黄也同样不值得尊敬。而当这些不值得人尊敬的思维被提升为权威理论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尴尬就可想而知了。 毫无疑问,季羡林是中国学术界的顶尖学者,厚厚24卷学术著作奠定了他的声望。2006年被央视评为“感动中国”的人物,紧接着,媒体上关于他的各类消息接连不断,书店里关于季羡林的书籍层出不穷,“季羡林热”伴随着“洋节热”、“韩剧热”一同升腾,以致使之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标志。暮年的季羡林先生果然不负众望,他不但举起了儒教的旗帜,一句“把儒教定为国教”将自己定义在了“国学”掌门人的位置上。 如果说季羡林先生希望复辟封建礼教,那肯定是欲加之罪,至少他还没有号召人们克己复礼。他当然也不会浅薄到某些人那样去抵制“洋节”,但其所为却好比一个硬币的反正面,看上去背道而驰,实际上是如出一辙。用善良的心去想,或者是他们感觉到了信仰的缺失造就了时下中国人的群体性虚妄,在这样的时候,迫切需要树立起民族信仰的基石。就像当代新儒苏晓康说的那样,中国经济虽然连年的高速发展,经济质量并不高,包括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等都没有多少,这好比一个人缺少核心的价值观,处于精神分裂、六神无主的状态。这个比喻恰到好处,其实中国文化就像个只长肌肉而骨骼发育不健全的人,软骨病还并发着周身的骨质增生,看上去伟岸,实则虚弱不堪。这当然不是文化本身的过失,因而以此为基点提出奉儒教为国教,肯定是号错了脉。 也许季老先生和一些新贵大儒并非杞人忧天,中国人的精神迷失的确是严重的现实。只是他们搞错了一个大前提,信仰不可能用“有病乱投医”的方式解决。如果非弄一个什么国教,不管是儒教还是佛教,一定比没信仰还糟糕。因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是以思想自由为原则,宪法尚允许公民有信仰自由,你凭什么逼别人去信奉儒教?不过,还是季羡林先生德高望重,即使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没有几个人胆敢站出来质疑。 我说不透所谓“季羡林热”背后隐藏着多么凝重的民族心理,因为从文化角度来阐释这些现象毫无新意,再往深处说,其中的政治含量却不轻。是不是人们对“独尊儒术”的破坏力认识不够另当别论,应该肯定的是这些陈腐的思想经过“五四”和“文革”的冲击并没有得到彻底根除,至少还有人对儒教兴邦心存幻想。比如今天,就算有人把儒教变成“国学”,也不能说明它的内质有多少变化,西南大学举行的“酒礼”以及近年来上演的“跪请国学”、“倡议汉服为国服”、“抵制圣诞节”等受到广泛非议,已充分验证了这种现象悖于时代精神。令人感慨的是,这样的愚顽总是不绝如缕,甚至有人经常用天朝上邦的口气预言“儒教文化将成为引导未来人类思想的惟一动力”,这样的狂妄自大不但可以公然招摇,甚至越发神气活现。 民谚有云:世事如棋局局新。一边提倡对外开放,一边要求复兴儒教,这样的世事也实在“新”的有点出格了。尤其是当今文化界的一些人,嘴上标榜增强“软实力”与国际接轨,实际上却践行一套自己的特色,不仅徒增了不少的虚假繁荣,制造了许多虚拟的高峰,到头来却使文化精髓像“国宝”一样濒临灭绝。其实,精神层面的问题与金钱和外在包装没有多少关系,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国民的颓废心理,妄图用抵制外来文化和复兴儒教来振兴什么精神,那只能是自欺欺人。(王龙)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1#
benoniaimers 发表于 2009-9-21 00:48:04 | 只看该作者
儒教又不是一种宗教,写这文章的人缺乏起码的宗教常识。至于复兴华夏与儒学的关系,值得好好谈论。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0#
torcsqueazy 发表于 2009-9-20 22:11:44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点倒是可以思考,华夏文化是不是一定等于儒家文化?一直怀念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如果我们复兴华夏文化也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9#
好牛铅笔 发表于 2009-9-20 19:35:2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i>长公主</i> 于 2007-12-30 21:34 发表 儒学不是宗教 </blockquote>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8#
158888 发表于 2009-9-20 16:59:04 | 只看该作者
儒学不是宗教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好牛铅笔 发表于 2009-9-20 14:22:4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你们所言极是!值得学习!!

25

主题

9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mintalex82 发表于 2009-9-20 11:46:2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逻辑的文章,不值一驳.什么是儒教,什么是复兴儒教?我们搞活动时没有想到,想必此作者有神通,能知我们当事人都不曾知道的事情我只知道中国有优秀的儒家思想,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批判就冲着这个来吧,我们在传统文化面前刚入门墙,也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就让那些看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霸权者来认真阐释一下传统文化到底哪里不对,儒家到底哪里十恶不赦!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coheretaping 发表于 2009-9-20 09:10:04 | 只看该作者
有人急了,是好事,说明受关注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zqslp2008 发表于 2009-9-20 06:33:4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好事啊,想想晚报上只有一小小的约3厘米的靠边条,借助头版优势,得到多处关注。。。。。。。。以后大家要争取头版,在报社工作的人冒个泡啥,有头版秘诀没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墨山侬人 发表于 2009-9-20 03:57:2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