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与四川、云南、广西、湖南毗邻,有赤水河、芙蓉江、乌江北流,注入川南的长江。 有锦江、沅水、清水江东入湖南沅江。黔西南有南盘江、北盘江汇入广西红水河。黔东南有都柳江流入桂北融江。诸水环绕的高原地域面积约17万多平方公里。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 灵,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较多,其中侗族、苗族、布依族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早。现今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大多居住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天柱、镇远、三穗、剑河等县。侗族居住地区正是长江水系沅江流域,即古书说的“散处柯沅溪之界”。其支流潕水、渠水、清水江流过这里。另外,南部还 有都柳江,浔水和融水,绵延至湘西南和桂北一带。传说侗族古代先民与古越人有关,北部 与荆越关系密切,南部与骆越关系密切。后来形成北部和南部两个方言地区。北部方言地区 由于交通比较发达,文化程度比较高,又与汉民族交往较多,受汉文化影响深一些。南部保 持更多一些原有特色。 侗族是一个极喜唱歌舞蹈的少数民族,侗家人人会唱歌,可以说唱歌是侗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侗家小孩在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唱歌,如同汉族小孩上学一样。男孩向父亲学,女孩向母亲学,为的是长大后男女对歌的需要。除表示男女智慧爱情的对歌内容,他们的叙事歌内容十分丰富,有天地万物起源的神话,有侗族英雄传说,有对坚贞爱情及正义战胜邪恶的歌颂,如后来改为侗戏《秦娘美》的《珠郎娘美》就是叙事歌中最动人的篇章之一。侗族的民间舞蹈有“哆耶”,每年正月,侗家男女穿着节日盛装集中在鼓楼坪上,围成圆圈,牵手搭肩,边唱边舞。芦笙舞则是边吹芦笙边舞,常常彻夜不归。侗年期间还有舞龙、舞狮 。平常的日子,侗族男女青年的交往娱乐采用的是“行歌坐月”的形式。每当晚上侗寨上的青年三五成群,相约到“月堂”与姑娘对歌。黔剧《秦娘美》第一场写的就是“坐月”—— “古州三保寨上,美耶家月堂。侗族青年和姑娘们,正在行歌坐月——琴弦轻奏,歌声悠扬 。 一个个年轻的面孔,笑逐颜开,情趣洋溢。”北部方言地区的侗族青年一般不在月堂“坐月”,而是互相约好日子,白天同去山上树下互相对歌,名曰“玩山”。除此,侗家差不多 月份里都有节日集会,如“赶春社”、“扳跤节”、“抢花炮”、“采桑节”、“赶歌场” 、“平安节”等。节日集会唱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真正是“男女行歌同入市”,侗家小孩 小时不读书可以,但没有不学歌的。侗戏正是一百多年前在侗族本民族歌舞土壤上直接或间 接受汉族戏曲影响而形成的少数民族戏曲。其中受桂北采调和贵北花灯戏的影响最大。 (一)采调花灯与侗戏 采调是广西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彩”本应为“采”,是采茶歌舞;“调”是“调子” ,其曲调由花灯演变而来。清末从江西传入桂北的采茶戏、从湖南传入桂北的花灯戏与桂北地区歌舞说唱结合并受到桂剧戏曲形式影响而逐步戏曲化,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叫“调子戏”、“采茶戏”。它起初以唱“对子调”为主,60年代自广西风靡全国的歌舞剧《刘三姐》中就保留了不少这种“对子调”的歌唱形式。解放后五十年代才把此剧种定名彩调戏。彩调形成至今大约有两百年历史,它演出时说白采用桂林话,行当以两小为主即小旦、小 丑(包括小生)。表演程式接近生活,有浓郁地方色彩,剧目多是根据历代小说和民间传说改编的。采调形成后不久传入贵州侗族居住地区,为使当地侗族人民看懂喜欢,在演出过程中 ,不断融进侗族歌舞说唱,在当地落根开花。 花灯也叫花鼓灯,本是一种民间歌舞,在江西、湖南等省民间流传较广。据说在咸丰同治 年间就有了半职业性艺人四处演出,开头是两小:小旦、小丑,后来有了小旦、小生,在锣鼓声中和掌灯师傅的帮唱下边歌边舞,称之为“跳灯”。“跳灯”歌舞在发展过程中,加入了说唱,加入故事情节,由歌舞花灯说唱花灯成为花灯戏。 彩调花灯对侗戏的影响不外从舞乐、表演和剧目等方面反映出来。 先说舞乐。彩调花灯本是民间载歌载舞形式,其表演身段、步法、步位都是适合“两小” (小旦、小丑)轻松活泼的表演特色,如舞台步法的变化走横字。二人转或半边月、或圆圈, 灵活多变。舞台步法旦角与丑角不一样,旦角有云步、游步、踏步、叠步、碎步、摆步、摇 步、交插步等,用以表现出年轻女子婀娜身姿,并配以摺扇、手帕助舞表演。小丑则有鸭子步、猴跳步、跑矮马、矮子步、碎步、梭步、骑马桩、剪桩等,表演显得诙谐风趣。音乐曲 调多为民歌结构,板式单一,上下句反复之后,加上一个收腔,后来又加入曲牌,与民歌混合使用。 侗戏在接受彩调花灯影响时,舞台步位也是走横字,二人转,男女演员对绕。后来接受汉族戏曲如桂剧表演形式,突破了走横横字的舞台步位,使舞步表演自由,接近生活,如爬山、涉水、纺织、耕种。音乐曲调在吸收彩调花灯一些曲调时也加入侗歌曲调,如 琵琶歌、笛子歌、牛腿琴歌等,所以演奏时除保留彩调花灯的胡琴、铃、锣、鼓、钹等打击 乐器外,还吸收桂剧的月琴、三弦,并把本民族的乐器如琵琶、牛腿琴、侗笛、芦笙 引进伴奏,丰富了侗戏戏曲音乐。 侗戏的戏曲音乐主要有〔戏腔〕、〔哭腔〕、〔歌腔〕、〔大歌腔〕等腔调。器乐曲有〔 闹台调〕、〔引腔调〕、〔转台调〕、〔过门调〕、〔尾声调〕等。锣鼓有〔开台锣鼓〕、〔过门锣鼓〕、〔尾声锣鼓〕。它是把彩调花灯的音乐与侗族民歌音乐如大歌、小歌、礼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进行叙述和抒发情感。特别是侗族大歌是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的民间歌唱形式,它应和时有多声部自然和声,音乐优美,表现力强。侗族小歌源于“行歌坐月”时对唱歌曲,有的地方用琵琶、牛腿琴、笛子,所以也叫琵琶歌、牛腿琴歌、笛子歌。 传统侗戏文学是由侗族说唱文学衍变而来。侗族说唱有开场前的韵语念诵,是一种只说不 唱的 ;第二种只唱不说,用琵琶等乐器伴奏;第三种是又说又唱,侗语称之为“锦”。“锦”分 为三个部分,序歌、散文白和韵文唱组成,它是侗族说唱文学正宗。侗戏改编多取材于这一 部分说唱曲目,如《毛洪玉英》(《毛宏玉英》)、《金汉烈妹》(《金汉列美》)、《三郎五 妹》、《门龙绍女》等。如反对舅表亲歌颂婚姻自由的《三郎五妹》说的是左州三宝章鲁寨 侗族青年三郎因不同意与表妹成亲,以做生意为由,与堂兄皆矮一起离开家乡,后在广西滩 头竹脚朋的宝金帮助下,在行歌坐月中与侗族姑娘五妹相恋,订下终身。三郎去梧州前夕, 与五妹相约八月十五日相会成婚。八月十五日到来时,五妹正在蒸糖糕等心上人,皆矮却带 来三郎半路遇盗遭杀的凶讯,五妹当即昏死过去,宝金为了让三郎回来能看到五妹,在五妹 入殓的棺木头上挖了一个碗口大的洞,用纸蒙上,涂上墨。待棺木停葬山脚下时,宝金把纸撕掉。话说三郎遇盗并未死,他跳水逃跑,回到竹脚,见五妹为他而死,于是抚棺痛哭,哭 声惊醒了五妹,于是三郎开棺救出五妹,俩人谢过宝金,双双回到三宝完婚。侗戏有些剧本直接源于叙事歌,像《吴勉》、《丁郎龙女》、《珠郎娘美》等。吴勉实有 其人,他是明朝洪武十一至十八年(1378至1385)侗族农民起义领袖。他出生于贵州省黎平县 的兰洞寨,曾率领20万义军,在黔、桂、湘三省地区与明王朝30万官军战斗,历时8年,后 兵败牺牲。几百年来在侗族民间关于他的事迹越传越神,成为侗寨家家敬仰的神通广大的英 雄人物。《丁郎龙女》是侗族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它说的是侗族穷后生丁郎砍柴回家,从 牧童 手中救了一条金丝鲤鱼,原来被救的金丝鲤鱼是东海龙王的女儿,她为报答丁郎救命之恩与 丁郎结为夫妻。三年来男耕女织,生活越来越好。这时丁郎的表妹素梅挑唆丁郎与龙女关系 ,说娶龙女三年还没有后代是违背古理的报应。姑妈家的姑娘,本应嫁给舅家崽。丁郎听后 变心,终于娶素梅做小,至此龙女受欺挨打,艰辛创立的家业也被丁郎、素梅霸占了。后来 龙 王得信,派虾兵蟹将接龙女回宫。素梅因抢龙女包袱被虾兵蟹将吓得掉进滚滚大江。丁郎吓 得瘫倒在地,眼睁睁看着人去财散。《珠郎娘美》也是侗族人民所熟悉的叙事歌改编的侗戏 由侗戏艺人梁耀庭(已故去)梁少华改编。黔剧移植本叫《秦娘美》。侗族姑舅表婚姻较为流 行,《珠郎娘美》在改成侗戏前在侗族居住的榕江、从江、黎平以及广西三江等广大地区流 传。这首以姑表亲为题材的叙事歌,曾拨动过千万侗族人民的心弦。传说百年以前,在峰峦 起伏的黔东南古州(今榕江)的三宝镇上,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叫珠郎,女的叫娘美,两人 在“行歌坐月”中产生爱情,破铜钱定下终身,但娘美的母亲遵循侗族姑舅表婚的婚俗,已 将娘美许配给舅家的儿子,所以他俩只得逃婚到从江的“八百贯洞”(八百户人家的贯洞)的 贯洞寨落脚,娘美被当地一个叫银宜的财主看中,逼婚不成,买通封建款老公万,设计在款 会上(“款”是古老侗族农村中一种社会组织,“款”有大、小,小款由三、五个至一、二 十个村寨组成,若干小款合为一大款,根据款约处理款内有关生产、婚姻、债务以及偷盗等 事,以维护公共秩序。大款带有军事联盟的性质。)杀害了珠郎,反诬珠郎是外面派来的奸 细。并哄骗娘美说珠郎是让下河人杀的。后来娘美知道真相,在江箭坡辨骨处引诱银宜为珠 郎埋骨,说谁能帮她把珠郎尸体埋了,就嫁给谁。在银宜提着锄头挖坑时,娘美趁机将银宜 杀死,替珠郎报了仇。我们来看叙事歌头一部分: 大家静静听,我来把歌唱,小时我听同伴说,古州三宝好地方,那里有个侗家寨,寨名 叫八万,寨上有对青年人,他们故事早流传:有个姑娘叫娘美,有个后生叫珠郎,一对相爱的年轻人,象那绿叶丛中鲜花一个样。他俩同寨生,他俩同寨长,他们小时同放牛,他们长大共“月堂”,他俩“月堂”订终身,斧砍铜钱破两半,各执铜钱发誓愿,铜钱重圆人成双。……平地起风波,好事多磨难,娘美的妈要循姑表亲,娘美的舅硬是不肯“放”。他俩只得逃婚去外地,他俩双双被逼离家乡,二人流落贯洞寨,轰动整个寨子上。…… 这一部分正是侗戏第一场的内容。 由于受叙事诗的影响,传统侗戏改编剧本长,场次多,人物杂。一个人物上场一般要解说 一段唱词,道白与唱词又都重复,表演具有说唱特点,所以叙述性强,戏剧性差。因为剧本长,唱词多,过去演出又多是业余,演员难以背诵,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演员们通过一句过门,一句一换位和掌班师傅在台中或台侧临场提词的办法进行弥补,这也是形成侗戏表演位置变横八字的原因。正因为此,早期侗戏说唱表演方式多采用〔平板〕(又名普通腔或胡琴歌),其中上下句构成的〔平板〕用得最多,这种曲调叙述性强,很适于叙述故事发展过程。〔哭板〕源于侗歌中“哼歌”,腔调哀怨,节奏自由,适合表达人物内心世界,抒发人物 悲哀情绪。过去人物唱〔哭板〕蹲唱或立唱,少走动。后来改革的〔哭板〕中,揉进了侗族小歌中的“哭歌”的某些旋律。〔尾腔〕常用于平腔之后或一场戏结尾,也用于幕后齐唱或 合唱,所以叫尾腔。 传统侗剧演出程序分三部分,最先是由“表白”(数白)说唱形式,侗语称“摆古”引入“ 正戏”,正戏又称“串故事”,是戏剧故事主要部分。正戏演完是“串锦”,由两个姑娘出场唱,随后唱散堂歌。 侗戏剧本除直接源于侗族叙事外,有不少是从汉族戏曲中移植或改编的,如《梅良玉》、 《西厢记》、《孟姜女》、《祝英台》等;二是解放后新创作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侗家人普通生活的如《孝敬公婆》、《送礼》、《学文化》、《民族团结的花》、《侗家儿女》等。 移植、改编和新创剧本在文化大革命后,又进行了整理。从剧本结构说,突出主要人物, 压缩次要场次,做到唱白结合,避免道白唱词重复;从音乐唱腔说,设计新腔,揉进侗歌曲调,伴奏乐器增加,音乐更为丰富。在保留传统音乐唱腔基础上对调式、男女声作适当调整,速度上根据剧情分出快板、中板、慢板。从舞美说,过去侗戏一般没有布景,只在舞台上挂一块底幕,有时两边挂与底幕不同颜色的布帘,以示区别,十分简单。现在根据剧情和舞台调度的需要,设计舞台美术。从表演说,打破走横八字或二人转的老框框台位,演员从呆板的唱人物或唱人物演变的叙事表演方式到符合剧情需要,刻画人物而设计戏剧台步。从前侗戏演出服装一般都是民族生活装,只有扮演青年的生旦角的服饰稍微鲜艳些。生角穿白衬衣,外套红、蓝、绿背心,并用红、绿色绸带束腰;旦角著侗家姑娘盛装,穿花裙、花鞋, 束蓝围腰,头戴银花银马,插银梳子,戴耳环、银项链、银手镯。现在有了根据剧情和人物需要设计的专门戏装。人物化妆也改变了过去正面人物涂点红,丑角画三道白色的简单式 样,从而把侗戏艺术的发展推向到化妆及演唱程式、舞台调度日趋成熟的新阶段。1984年9 月在贵州省首届少数民族戏曲研究汇报演出、新改编的侗戏《丁郎龙女》、《善郎娥梅》和《 送礼》的演出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二)吴文彩与侗戏 侗寨演唱侗戏,开场前擂了三次一次比一次节奏快的锣鼓后,观众知道要开戏了,都迅速 到场,这时胡琴响起,掌班师傅恭敬地请师敬祖,口中念念有词:“阳师傅,阴师傅,吴文彩师傅,不请不到,有请必到;日请日到,夜请夜到,快请快到,马上开台。年无忌,月无忌,时无忌,吴文彩师傅在此,大吉大利。”所请之师有阳师傅、阴师傅,他们代表天地, 除此还要请一位就是吴文彩师傅。为什么要请吴文彩呢? 侗戏班认为吴文彩是侗戏戏祖。根据老艺人代代相传的资料整理,吴文彩是贵州东南黎平县茅贡腊洞人,约生于嘉庆戊午年(1798),约病逝于道光乙巳年(1845),在世47岁。吴文彩 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但家境尚可,自食有余,所以小时候吴文彩能在本地私塾念书。他聪 明过人,成年后是侗乡很有学问的土秀才。20多岁他开始编歌传唱。编的歌讲究音韵,传唱 很远。如侗族的《吴文彩的传说》说他通过编歌,使一对被迫拆散的夫妻团圆,说明他编的 歌是 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他编的《开天辟地》、《两贰银歌》、《酒色财气》、《乡老贪官》 等流传至今,传唱不衰。所以侗家人称他为编歌王、歌师。那时汉族戏剧被当地称为汉戏或 大戏,如广西的桂戏、桂北彩调、贵州花灯等也常在汉、苗、侗、壮、布依等兄弟民族杂居 地区演出。吴文彩懂汉语,又爱唱歌,所谓通文爱艺,自然特别喜爱看喜爱听。他见侗族乡 亲们也喜爱汉戏,可就是因为语言不通看不懂,于是萌发了创建侗戏的决心。为了专心致力 于这项工作,据说他在30岁左右停止了一切与村民交往活动,先后到过黎平府、王寨(今 锦屏),古州(今榕江)等地考察汉族戏曲。后回到侗寨,“装傻”3年,闭门不出,呕心沥 血沉醉于创作中。他用汉字记侗音,并融入侗族民歌及其曲调,从汉族戏曲和传奇唱本中移 植改编了侗戏《梅良玉》、《李旦凤姣》。在改编本中,吴文彩通汉文,对汉文学有了一定 了解,使用汉语借词较多,有时甚至有整句、整节汉文,但他尽量做到使汉语与侗语及侗族 歌韵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形成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在改编本内容上,虽说参照了汉戏,如《梅良玉》就是从汉戏《二度梅》移植改编的,但 其情节已经侗族化。《二度梅》取材于同名小说,演唱的是陈杏元与梅良玉姻缘故事。唐代奸相卢杞陷害忠臣 梅伯高一家,只有子梅良玉隐名改姓逃脱,后为陈杏元家书童。梅良玉父亲与陈杏元父亲同朝为官,是生死之交好友。当陈杏元父亲知道梅良玉为好友之子,又十分赏识梅的才学,遂将杏元许配良玉。后来卢杞又迫害陈家,要杏元出塞和番,一对美满姻缘活活被拆散。良玉送妻至重台,杏元赠金钗良玉,共矢忠贞,挥泪而别。杏元行至昭君庙,悲痛欲绝,投崖自尽,为昭君神力所救,让神风送杏元至河南节度使邹伯符家花园,被邹收为义女。后良玉又至邹府为幕宾。一日因失杏元所赠金钗,忧而成疾;不想金钗又恰巧为杏元拾得,误认为良玉已死,悲痛欲绝。此事为邹女所知,从中相助,使杏元、良玉夫妇团圆,二度梅开。 而吴文彩改编的侗戏,戏的背景移到侗族地区,戏中的梅良玉与陈杏元相恋是在行歌坐月 中通过对歌而彼此倾心相爱的。使侗族观众观后有一种民族的真实感、亲切感。 另外,吴文彩的侗戏选材旨在歌颂侗族男女青年对自由婚姻爱情的追求,对劳动生活的热 爱,鞭挞奸人佞臣,颂扬忠诚正直之人。加之情节完整,唱词善用比喻,并尽量保留了侗歌的正韵、句韵和跟韵,流畅自然,无论叙事抒情说理,通俗易懂。这是吴文彩侗戏一百多年来能深深根植于侗族人民生活之中,在侗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 吴文彩剧本编好之后,他出寨来教人们演唱。后来他又组成戏班走村串寨传播侗戏种子。 当时侗戏没有女演员,女角也由男子扮演。吴文彩教戏、传戏是为传情,规定不能受礼、不为赚钱,此规矩侗寨戏班沿袭至今。为了纪念吴文彩对侗戏的首创之功,崇敬他的人品,所以侗戏开台前的请师祭祖,把他作为戏祖致祭。 据说,继《梅良玉》、《李旦凤姣》之后,吴文彩又移植改编了《毛洪玉英》、《刘知远 》、《高文举》等剧,为侗戏编剧演出奠定了基础。这之后,一批侗族人民喜爱的戏师和演员如张鸿干、汤世玺、果普安、梁绍华、石玉秀、梁维安、张勇等应时而出,他们沿着吴文彩 所开创的汉侗文化相结合的侗戏之路,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侗族艺术。梁维安创作的《三媳争奶》、《送礼》、《古榕春色》等戏在黔、桂湘洞寨戏台上广为流传。《官女婿》1992年荣 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创作金奖。张勇整理过的《甫桃乃桃》《三郎五妹》影响也很 大。其整理的《丁郎龙女》1984年在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公演中获得创作奖。侗戏发展到 现成已成为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而且这种形式已融入了侗族民俗风情之中。 在侗乡一般村寨都有戏班,都搭戏台。新建的戏台要请侗戏师傅和寨老们到台上唱祝福歌, 敬列宗列祖后方可正式演出,此俗名为“踩新台”。有的侗戏演出是在侗族独具特色的鼓楼 花桥上演出,演完后,主客寨男女青年便在花桥鼓楼里弹唱,琴弦之声彻夜不绝。当一个戏 班到某寨演出时,周围四村八寨闻讯必蜂涌而至,多达上万人。主寨群众看戏前都要准备鞭炮,每当戏演出到精彩之处,观众会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有的还会跳上戏台,燃放鞭炮绕台鸣放一周。鞭炮放的次数越多,越能说明这个戏班的剧目演得好,演得成功。侗戏在充实和提高侗族人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 <div id=[/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