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78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韦国清

[复制链接]

24

主题

9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googlyblythe 发表于 2009-10-11 18:3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韦国清(1913—1989) 原名韦邦宽。广西东兰人。壮族。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军委干部团营长,红军大学特科团代团长,教导师特科团团长。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卢沟桥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随营学校校长,抗大第1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政治委员。参与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3师第9旅政治委员,第4师第9旅旅长,第4师副师长,路西战役野战指挥部司令员。参与指挥青阳镇、程道口、山子头、张楼、西进、淮北津浦路东和涡北等战役战斗。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省省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区党委第1书记,广西军区第1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2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1书记,广州军区第1政治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50年应邀赴越南任军事顾问团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四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至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6月14日在北京逝世。
  一
  韦国清,1913年9月2日生于广西东兰县东院区太平乡弄英村一个壮族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大革命失败后,他的父亲最初担任区农民协会副会长,后参加农民自卫军--惨遭反动当局杀害,家庭也被摧残。于是,年仅15岁的韦国清,参加了由韦拔群领导的农民自卫军。不久,参加了攻打东兰县城的战斗。1929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参加了著名的百色起义,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1930年,韦国清在红七军第十九师五十六团任排长。同年11月起,随部队转战于桂黔湘粤赣边界地区。1931年2月,韦国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7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连长。1932年,在瑞金工农红军学校学习,后任连长、军事教员。1934年初,韦国清入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学习,毕业后,任中共红军大学总支书记。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10月,韦国清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初,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黔南,准备强渡乌江,夺取遵义时,当时担任红军干部团特科营营长的韦国清与团长陈赓,带领特科营工兵连,星夜急行军30公里,赶到边界河渡口,在器材短缺、水深流急、军情紧迫的严峻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及时地把浮桥架到乌江对岸,为红军一方面军迅速跨越乌江、直下遵义创造了有利条件。同年5月,率部参加抢占金沙江重要渡口皎平渡、奔袭通安州的战斗,为掩护红一方面军安全渡过金沙江,实施党中央、毛泽东北上抗日战略方针作出了贡献。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合后,韦国清任红军大学特科团代理团长。
  到达陕北后,韦国清参加直罗镇战役,战斗中,身负重伤。伤愈后进入抗日红军学校深造,不久重返教育岗位。1936年任教导师特科团团长。
  二
  抗日战争爆发后,韦国清先后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他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晋东南敌后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办学,为我军培养了大批军政人才。1940年到山东任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委、新四军第三师九旅政委。
  1942年,韦国清任新四军第四师九旅旅长兼淮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和中共淮北区第一地委书记。率部转战于淮北津浦路东地区,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为建立皖东北和巩固发展津浦路东地区抗日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同年12月,他指挥九旅二十六团全体指战员,在江苏泗洪县朱家岗地区,沉着应战,英勇阻击,先后打退日伪军10次冲锋,终于将敌击溃,取得了粉碎日伪军对淮北地区30余天“大扫荡”的胜利。
  1943年春,当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部突袭我淮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时,韦国清率九旅主力,在兄弟部队配合下,主攻据守山子头的韩部,歼灭其总部并生俘韩德勤,为坚持苏北抗战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1944年9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牺牲后,韦国清就任第四师副师长,受命继续指挥西进战役,横扫日伪军和乘隙夹击我军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恢复和巩固了东起津浦路、西止商亳公路、北自陇海路、南迄涡河的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三
  抗日战争胜利后,韦国清任新四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参加了津浦路阻击战。1946年任军事调处执行部徐州执行小组中共方面代表,他坚定地执行中共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同美国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停战协定、蓄意挑起事端的阴谋进行了针锋相对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同年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连续指挥部队参加了朝阳集、宿北、鲁南等战役。
  1947年2月,韦国清奉命率二纵队越过陇海铁路,发起白塔埠战役,他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歼灭国民党第四十二集团军和第二、第四师,活捉其司令郝鹏举。随后立即回师投入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中,率二纵队与第七纵队在青驼寺担任阻击国民党第四十八、第八十三师的任务,他以与阵地共存亡的英勇气概,指挥部队苦战3昼夜,击退敌人多次猖狂进攻,保证了主攻部队胜利歼敌。
  1948年,韦国清调任苏北兵团司令员,率部南下担负苏北战场的作战任务,先后发起益林、盐南等战役。后在陇海路东段发动攻势,牵制国民党军5个军的兵力,有力地策应了豫东战役。淮海战役中,在率部胜利完成牵制任务,保障主攻部队先后歼灭了黄百韬、黄维兵团后,立即率部适时切断了杜聿明集团的西逃退路,并参加了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作战。
  1949年2月,韦国清任第三野战军十兵团政委,参加渡江、上海战役后,与兵团司令员叶飞率部进军福建。这期间,他先后担任苏州市、福州市军管会主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福州市市长、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等职。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应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邀请,1950年中国政府指派以韦国清为团长的军事顾问团赴越,协助越南人民军进行抗法战争。在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胡志明主席的直接领导下,他参与组织边界战役,粉碎了法军从高平至谅山一线的全部防御体系,扭转了北部战场的战局。此后,韦国清率军事顾问团协助越南人民军组织了中游、东北、宁平、西北、上寮等一系列战役,1954年,韦国清不顾病痛,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在参加对越南抗法战争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奠边府战役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5年,韦国清被任命为广西省省长,中共广西省委副书记。1958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1962年被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1964年兼任广西军区第一政委,1966年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1968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3年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1976年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
  “文化大革命”中,韦国清曾遭受林彪、江青一伙陷害,他在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保护后,于艰难的处境中,以各种方式抵制了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阴谋活动。
  出席毛泽东主席的逝世
  1977年起,韦国清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主持全军的政治工作。1982年秋起,他专心致力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工作。
  韦国清是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韦国清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韦国清于1989年6月1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韦国清,壮族。1913年9月生,广西东兰人。原名韦邦宽。192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初中,上将军衔。早年务农。1928年参加农民自卫军,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任红七军十九师五十六团排长、五十五团排长。1931年随军北上至中央革命根据地,任连长。1932年入瑞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后留校任连长、军事教员。1934年初入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学习,毕业后任中共红军大学总支书记。参加了长征。其间:任军委干部团四营(特科营)营长。1935年6月任红军大学特科团代团长。1936年11月任抗日红军大学步兵学校第四团(特科团)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九旅旅长、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1946年任军事调处执行部徐州执行小组中共代表。同年起任山东野战军(后为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8年起任苏北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1952年7月至1955年7月任解放军公安部队副司令员,1955年7月至1957年8月任解放军公安军第二副司令员。1954年10月至1957年4月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54年11月起)。1955年2月至1958年3月任广西省省长,1958年3月至1967年1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1955年8月至1956年7月任中共广西省委第一副书记。1956年7月至1960年10月任中共广西省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书记处书记,1960年10月至1961年7月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第二书记,其间:1960年4月至10月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代第一书记,1961年7月至1966年8月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1958年12月起兼任广西大学校长。1960年10月至1966年冬任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第二书记。1962年12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兼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1966年11月至1980年1月兼任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68年8月至1975年10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委会主任,其间:1970年4月至1971年2月任自治区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1年2月至1975年10月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1969年4月至1977年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3年8月至1985年9月任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0月至1978年12月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委会主任。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常委、副秘书长(1979年2月起),1977年10月至1982年9月任总政治部党委第一书记。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届、五届、六届、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政协第四届、五届(任期至1980年9月)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二届、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八届十一中全会递补),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任职至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任职至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第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常委。1989年6月14日在北京逝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