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26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鼓声中舞出新意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282

帖子

336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6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yancey 发表于 2015-3-26 20:53: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石顺民(左一)在表演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每个村寨都有打鼓高手,爱好打鼓的年轻人既可以跟随自己喜爱的鼓手学习,也可以自己琢磨、发挥,好的鼓手往往都有自创的击鼓技法和舞蹈风格。时至今日,湘西苗族鼓舞之所以有数十种不同风格的表演技法,是与一代代鼓舞艺术家的努力和创新分不开的——
  2013年,笔者曾在湖南吉首国际鼓文化节“鼓王争霸赛暨国家非遗传承人选拔赛”决赛现场,目睹了新一代湘西苗族鼓舞鼓王的诞生。这场盛会不但彰显了吉首“天下鼓乡”的魅力,也让人们见识到了苗族鼓舞的活力与生机。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苗族鼓舞,动作豪放、舞姿优美,仅打法就有猴儿鼓、花鼓、团圆鼓等数十种不同的风格。这种表演形式的多样化,与一代代鼓舞艺术家的努力创新分不开。
  好鼓手往往都有自创的技法
   湘西苗族鼓舞是流传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该舞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祀活动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鼓舞逐渐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
   新中国成立以前,鼓舞表演者来源广泛,可以是普通百姓,也可以是主持祭祀活动的苗法师,各个村寨都有擅长的打鼓者。爱好打鼓的年轻人既可以跟随喜爱的鼓手学习,也可以自己琢磨、发挥,好的鼓手往往都有自创的击鼓技法和舞蹈风格。所以,苗族鼓舞技法极为丰富多样,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鼓手也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历史上是否有“鼓王”这一称号,却无从考证了。
  当代,对于苗鼓“鼓王”的命名要追溯到1986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当时湘西人石顺民夺得了鼓舞比赛冠军,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苗族鼓王”的称号,至此“鼓王”这一称号便具有了官方色彩。此后,又先后有龙菊兰、龙菊献、王黄娟等人获得“鼓王”称号。
   2013年的比赛,有来自贵州、湖南、广西、湖北等省区的23支苗鼓队和69名民间鼓手参加角逐,经过激烈较量,来自湘西德夯代表队的时节海和杨欣拔得头筹。颁奖仪式前,主办方还举行了一个神圣而隆重的“请鼓神”仪式,意味着两位鼓王得到神明的认可和祝福,苗家鼓舞将通过一代代鼓王传递下去。
  “改变”一直在发生
  纵观2013年的选拔赛全过程,是一个将传统技艺以十分现代的方式呈现的过程。
  首先,比赛流程参照现代体育模式,实行“循环赛”,比赛项目设有“女子单人鼓”“男子单人鼓”“女子双人鼓”“男女双人鼓”等;其次,选手在比赛过程中,融合了舞蹈、体操和戏剧元素,观赏性非常强;在评比规则方面,裁判需要考虑“技术准确性”“技术难度”“时间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评判参赛选手的实力。
  对于这种呈现方式或许有人会觉得“改变”得太多。其实,纵观苗族鼓舞历史,“改变”一直在发生。明清时期的史料显示,当时的苗族鼓舞与民间祭祀活动紧密相联,鼓被赋予了神圣性,而舞的目的是为了迎神娱神;民国时期,鼓舞逐渐从与祭祀并行的娱神活动中独立出来,成为日常节庆中的娱人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到十五都有持续不断的“年鼓”表演,苗鼓的神秘感和仪式化已经淡化,逐渐与苗族人民的生活融为一体;新中国成立以来,鼓舞作为湘西本土的艺术精华,多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当地鼓手和文化精英也积极参与到对鼓舞形式、套路的编排和创新中,人们将模仿生产劳动的内容,如犁地耕田、绣花纺纱等也加入到鼓舞表演中。
  源自鼓手的创新
   除了时代背景的更迭,肩负传承使命的“鼓王”们也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发挥着自身的能动性。
  鼓王石顺民对于苗族鼓舞的改造最具突破性。石顺民是学戏剧出身,本身具备舞蹈功底,她将戏曲艺术融入鼓舞表演,尤其是与京剧刀马旦的动作相结合,使女性表演者显得轻盈活泼、婀娜多姿,创造性地为苗族鼓舞表演增加了观赏性。2009年她被命名为湘西苗族鼓舞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创办了个人的苗鼓传习所,并积极参与德夯景区民俗文化表演鼓舞部分的编排。石顺民对于鼓舞动作的编排力求整齐、有力,参照武术比赛的动作要求,不仅将一些武术动作融入鼓舞表演,而且对很多动作都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如鼓手站位应距离鼓面多少距离等。
  石顺民所进行的标准化工作将苗鼓表演的观赏性提高到一个层次,却并没有使表演模式固定下来。其他鼓王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表演技艺。鼓王杨欣多年来独创了许多高难度的击鼓动作,如在《团圆鼓》表演中连续旋转12圈,突破了以往的击鼓模式。
  这种不断创新的动力,一方面源于鼓手对于鼓舞本身的热爱,而主要的动力是源于观众的观赏需求。这些鼓王们大都担任着德夯景区民俗表演的主演,几乎每天都要上台表演,直接与观众互动,为增加观赏性,鼓舞的技术难度必须考虑在内。
   在湘西,德夯苗鼓已经成为精致化的代表,这引发了人们对于苗鼓的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比较普遍,认为这种打法好看,吸引人;第二种看法来自于当地知识精英,他们认为对苗鼓的过分加工和改造,使鼓舞失去了原有的古朴味道,尤其在民间仪式上,苗鼓越来越少地被运用,这种与信仰脱节的、单纯的技术展示会使苗族鼓舞精髓流失殆尽。然而,德夯的标准化并没有统一到其他地方,跟以前一样,每一苗寨都有自己的特点。另外,随着地方民间宗教的复兴,苗鼓的祭祀功能也在苗法师们的手中被重新发掘。
  非遗叠加着历史经验、社会场域和表演者个体认知,想要活态地将其传承下去,就要给予传承人更多创新的空间,但这种创新必须是尊重传统、维系其文化精髓的创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