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001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合早报:汉服来到新加坡

[复制链接]

22

主题

8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varrorusts 发表于 2009-9-20 01:2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赵里昱、邱少华、叶丽菁(左一至左三)、童纬强(右一)等在鸳鸯楼里捞鱼生。右三为鸳鸯楼女老板张怡。<strong>(张从兴摄)</strong> [size= 0]  2003年底,当我在中文网上偶然看到郑州电力工人王乐天,把在中国人现实生活中中断了三百多年的汉族服装——,穿上街头,并据此写成一篇报道时,我并不知道《联合早报》竟然成了第一份报道复兴事件的报纸。[size= 0]  接受采访时,我把汉服复兴与族群在全球化冲击下出现的“寻根意识”联系起来。通过他,我才知道此前并没有任何大陆媒体报道过汉服在神州大地复兴的消息,惊悉自己居然是第一个报道此事的记者,他还把这一点写到了新闻报道中: 。最先报道汉服的《联合早报》记者张从兴认为,“汉服”的兴起实际上与全球化和本土化(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有关。他说,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许多族群开始出现身份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于是就会出现一种寻根意识。在身份认同危机的情况下,各个族群都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寻根,来重新塑造本民族的身份。  次年,我接到王乐天的通知,获悉一批青年准备穿着汉服到北京的袁崇焕墓,祭祀这位明末抗清民族英雄的消息,再次在《联合早报》上写了一篇报道。这篇报道在中文网上引起的反响更大,之后报道汉服复兴的大陆和境外媒体越来越多,连香港《南华早报》这样的英文媒体也在其列。  几年来,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社群中的汉服复兴势头越来越强劲。北京、上海、天津、郑州、杭州、武汉、重庆、成都、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都出现了汉服,每次的参与者也从最初的十多二十人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人、几百人,声势越来越大,例如有60多人参加的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成年礼,有 516名学生参加的武汉首届汉服成人仪式等。  与此同时,汉服也逐渐在日本、德国、美国、澳洲、加拿大等地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圈中流行开来。譬如,在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akluonan把汉服穿到毕业典礼上、加拿大华人成立多伦多汉服复兴会,计划在年中举办“华夏传统成年礼”等等。  在短短的两三年内,汉服从被误解到被理解,从被排斥到被接受,从中国大陆发展到海外华社,从少数人的“个人秀”发展到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集体活动,甚至还出现在“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郑州孔庙丙戌年祭孔大典”这样的官方活动上,是我三年前采访王乐天时所始料未及的。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新加坡也开始出现零星的汉服活动。去年底,当我接到重庆网友邱少华的电邮,得知他想穿汉服来参加“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时,我还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八成会是独行侠。”后来,我才得知原来本地至少已有两人是支持汉服复兴的,其中一人是来自马来西亚但已成为永久居民的准教师叶丽菁,另一人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青年童纬强。  丙戌年腊月廿八晚上,他们三人果然穿着汉服出席了“春到河畔迎新年”开幕礼,还遇到了新华社和中央社的记者,成了新闻人物。童纬强在接受中央社驻新加坡记者采访时表示,“汉服也称作华服,是华人优美且深具文化的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尤其是西化的新加坡,几乎绝迹,因此我们希望能够推广汉服,让华人也能在重大节日骄傲的穿上汉服。”  第一次到新加坡的邱少华,想体验本地独特的过年习俗,征求我的意见,我想都没想就建议捞鱼生,接着就是上网找餐馆。我们在“狮城论坛”( http://bbs.sgchinese.com)看到芽笼有家新开张的杭州菜餐馆“鸳鸯楼”,就订了下来。  大年初七“人日”当天,我陪着他们三人和专程从沙巴赶来的马国华人赵里昱到了“鸳鸯楼”,没想到年轻貌美的女老板张怡居然也对汉服感兴趣,当场向叶丽菁借了一套汉服,加入汉服捞鱼生活动。  春节期间,他们还穿着汉服到晚晴园、鱼尾狮公园、克拉码头、驳船码头、后港斗母宫(九皇爷庙)、天福宫等地。他们表示,有些新加坡华人在认识到汉服的历史背景后,也能接受这是华人传统民族服装。事实上,这确实是新马土生华人的民族服装。  赵里昱、叶丽菁告诉我,马六甲的峇峇娘惹遗产博物馆(The Baba Nyona Heritage Museum)内就藏有汉服的实物。从他们翻拍的馆长年轻时的婚礼能清晰地看出,直至二十世纪初期,马六甲土生华人在婚礼上穿的礼服,就是汉服。  换言之,汉服虽然在中国消失了三百多年,却一直保留在新马土生华人社群当中,而且一直穿到了民国年间。这大概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礼失求诸野”吧。  我不知道他们尝试在新马推广汉服的努力,最终是否会得到两地华社的认可,但有一点基本可以确定,就是一旦被认可,其名称将不会是汉服,而是华服,就像汉语在新马不称汉语,而是华语一样。()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原创艺术 发表于 2009-9-20 03:59:4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沙发,赞一个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张艳红 发表于 2009-9-20 06:36:01 | 只看该作者
我坐地方,也站个位置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nation4611 发表于 2009-9-20 09:12:2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我相信汉服会被两地华社认可的!

16

主题

8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panga59565 发表于 2009-9-20 11:48:41 | 只看该作者
嗯,写得真好

22

主题

8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teartrois1 发表于 2009-9-20 14:25:0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沒有張先生當年的報道,漢服運動可能會慢好幾年。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fmcproal48 发表于 2009-9-20 17:01:21 | 只看该作者
補充這個 [赵里昱、叶丽菁告诉我,马六甲的峇峇娘惹遗产博物馆(The Baba Nyona Heritage Museum)内就藏有汉服的实物。从他们翻拍的馆长年轻时的婚礼照片能清晰地看出,直至二十世纪初期,马六甲土生华人在婚礼上穿的礼服,就是汉服。] 的圖片。由赵里昱拍攝的。新郎身穿汉服,头戴明代冠帽,新娘头戴凤冠,身穿霞批。据学者考证,夫妇两人穿着明朝服饰,足踩凳子,寓意“头不顶清天,足不履清地,誓与清廷不共戴天”。[<i> 本帖最后由 蓝色的天 于 2007-3-5 02:22 编辑 </i>]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8#
stopt66145 发表于 2009-9-20 19:37:41 | 只看该作者
老狐狸應該把你寫的第一篇報道王樂天的報道發過來。

18

主题

9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9#
limnerpesos 发表于 2009-9-20 22:14:01 | 只看该作者
顺便介绍一下,捞鱼生。转自联合早报网。初七人日捞鱼生庆生日● 陈坤纲 (30/01/2001)今天,大年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是人人的生日,也是春节大捞鱼生的旺日,大家都希望在“人日”这一天,越捞越高,步步高升。   一些推出鱼生的酒楼、餐馆,各种吉祥名堂的鱼生,花样百出,以吸引顾客,人日午餐、晚餐时刻,就可看到酒楼喊捞声四起,一片闹哄哄景象,充满新春佳节气氛。   春节吃鱼生,已成为本地华人独特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初七,这个被视为大家有份的“生日”,更是非捞鱼生不可,要越捞越高。   其实在“人日”传统习俗中,自古以来,就有多种象征吉祥的食物,大年初七“人日”要吃“七菜羹”、“及第粥”、“吃面线”等。希望能“年年丰收,步步高升”。   今天,“七菜羹”、“及第粥”已难得一吃。在本地,人日捞鱼生已成普遍现象,酒楼、餐馆在这一天,鱼生销量最兴旺、最抢手,处处都可听到喊捞声。   新春期间的鱼生名堂,非常讲究,都要有富贵、吉祥好兆头,最常见的有“发财鱼生”、“鸿运鱼生”、“富贵鱼生”、“兴旺鱼生”、“丰收鱼生”等。  此外,还有特别用鲍鱼调制的“鲍鱼捞起鱼生”、“龙虾三文鱼生”以及专为吃素人士而备的“素食鱼生”。   鱼生所用的鱼肉,有西刀鱼、三文鱼及少数适合做鱼生的淡水鱼。由于鱼生都采用没有煮熟的鲜鱼肉,一些不敢吃生鱼的人,在捞鱼生时,只好点到为止,或只吃些瓜丝菜料,新春期间,大家都想捞个好兆头。   鱼生的花样多,最普遍的就是潮州鱼生和广东鱼生,作法、配料有所不同,吃起来各有特色和风味。   调制鱼生时,把新鲜的鱼肉切成一片片,再配上瓜丝、果、菜及其它配料,倒入酱料,就是一道美味鱼生了。   有人认为,市面行情虽不景气,但对鱼生的影响不大,人日的鱼生,还是很抢手。   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人日怎样流传下来?   春节“人日”,是怎样流传下来呢?根据汉时东方朔的占书说:正月初一鸡日、初二犬日、初三猪日 、初四羊日 、初五牛日 、初六马日、初七人日 。   占书说: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可见人日,在汉朝时代就开始流传了。 初七人日吃七菜羹 来年大丰收   人日吃“七菜羹”!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来年大丰收。   人日吃了“七菜羹”,也代表新年已告一段落,明天初八应该重新打起精神,开始努力工作了。   古时逢人日,除了吃“七菜羹”,还有吃“及第粥”与“吃面线”等象征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的食物。   “及第粥”的主要材料是猪润(猪肝)和猪肠,润者富润之意 ,而“肠”音与“长”同,也就是长生富贵之意。大家都希望人日,富润长寿。   在台湾地区,大年初七称为”七元”,也就是人的生日,所以这一天要吃素面线。   华人庆生日,多有吃面线的习惯,长长的面线就是代表富贵长寿,所以,初七吃面线,也含自己庆祝生日的意义。   早期人日还有吞赤豆的习俗,流传人日吞赤豆,长年不生病。时至今日,吞赤豆的风气已经消失。   在中国有些地区还有人日“补天穿”的习俗,说是人日多阴,好像天穿了洞,要帮它补一补,以免大雨成灾。于是以年糕祭神,叫做补天。 《新明日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0#
wenshanmiaozu 发表于 2009-9-21 00:50:2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鱼生真有意思,下次我们也来试一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