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78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土家族的精神之舞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qq302974512 发表于 2009-9-21 00:5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哐咚咚,哐咚咚……”在来凤,无论城市广场,还是农村院落,都能看到人们身着民族服装,合着铿锵的鼓点,踢踏摆手,翩翩起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项民族文化活动,在土家人聚居的武陵山区极为盛行。来凤的土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摆手舞在国内外久享盛誉。最原始的歌舞 摆手舞土语叫“舍巴”、“舍巴日”、“舍巴格痴”或“舍巴巴”。 歌随舞生,舞随歌名。《后汉书》称摆手舞起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晋书乐志》认为舞曲四篇中就有“矛渝”、“弩渝”,是离不开武器的,故为古代一种战舞。巴人跟随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殷兵大溃”;秦末刘邦反秦,巴人以巴渝舞勇挫秦兵;明嘉靖年间,土司兵抗击倭寇,大跳摆手舞,乘倭寇不备,大败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这种战舞逐渐演变成土家祭祀活动,各土司辖地纷纷建摆手堂。清代《永顺府志》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 摆手舞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 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土家族的大摆手活动非常热闹,清同治年间彭施铎著诗云:“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大摆手是在摆手堂中举行的,摆手堂正中央供奉着八部大王及其夫人“帕帕”的神像。摆手堂大坪中间立一根高24米的旗杆,上面的两面龙旗迎风招展,旗杆顶端的一只白鹤振翅欲飞。 小摆手是土家族居住区盛行的一种文化习俗,恩施州境流行于酉水流域。过去,凡百户之乡,皆建有摆手堂,有的还建有牌楼、戏台等。来凤舍米湖、大河等地现存有摆手堂遗迹。舞时,男女齐集摆手堂前的土坝,击鼓鸣锣摆手。其特点是摆同边手,躬腰屈膝,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表演内容有“拖野鸡尾巴”、“跳蛤蟆”、“木鹰闪翅”、“犀牛望月”等狩猎动作和 “砍火渣”、“挖土”、“烧灰积肥”、“种包谷”、“薅草”、“插秧”、“割谷”、“织布”等生产生活动作。 土家族人每跳摆手舞,必有摆手歌。摆手活动中所唱的歌叫摆手歌,摆手歌有行堂歌与坐堂歌两种。行堂歌是伴随摆手舞内容编唱的歌,跳什么唱什么,一人领唱众人吆喝。坐堂歌则是歌手们坐下来唱,有单唱、对唱、合唱。由土家“梯玛”唱的古歌唱词是固定的,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起源歌《麦日里日》,叙述人类创造万物的经过;二是民族迁徙歌《翁左尼业沙》,主要叙述土家先祖在武陵山区栖息的经过;三是农业生产歌《杰谢日业沙》,主要记叙土家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四是英雄叙事歌,主要记述土家族古代英雄人物的业绩,保存完整的有《罗蒙措托》、《日客额地客额》等。 传统摆手歌是中国古代土家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但因其样式呆板,唱词长,用土家语演唱,加之“文革”期间的破坏,造成传统摆手歌失传。流传下来的现代摆手歌因其样式灵活、随意性强而越来越受土家族人喜爱。现代摆手歌有七言四句和七言五句、八句等多种格式,既灵活自由,又音韵和谐,谐音双关,比喻起兴,富于联想。代表作有《向老官人》、《西兰卡普》、《哭嫁歌》、《薅草锣鼓歌》、《单身汉歌》等,与土家族的婚嫁和劳动生活密切融合,具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正是:摆手堂前艳会多,携手联袂缓行歌;鼓锣声杂喃喃语,袅袅余音嗬也嗬。最古老的舞堂 摆手堂,就是土家族用于祭祀祖先和跳摆手舞的“廊场”。 土家族摆手舞的流传地域十分宽广,在《永顺府志》、《永顺县志》、《龙山县志》、《来凤县志》等清代志书中,均对摆手堂有详细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甚至更早一些时间,湘西永顺、龙山,恩施来凤、宣恩等县,凡有土家族聚居的中心村寨,均建有摆手堂或土王庙,即摆手堂。每到春节过后,土家群众不分男女老幼,身穿节日盛装,聚集摆手堂前,在梯玛或掌坛师的引导下,“男女相携,翩跹进退”,跳起缠绵的摆手舞,唱起欢快的摆手歌,表演各种艺术节目。也有少数地方在农历三月或五月举行,故又称“三月堂”或“五月堂”。有个别地方还在农历二月社日举行,称为“社巴巴”。 来凤县现存摆手堂3处,位于百福司镇河东片区土家山寨的舍米湖摆手堂,始建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是土家族最古老最大最完整的舞堂。 舍米湖摆手堂位于村南的山坡上,占地50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周围石墙环护。大门位于院墙前方正中,略呈牌坊状,两立柱和横楣皆为长柱形条石,在立柱与横楣接榫处,左右各镶半月形石牙一块,大门与神堂之间是一条石铺甬道,位于院落的中线上,道旁夹植高大古柏5株,既增添幽静气氛,又便于跳摆手舞时悬挂红灯。神堂的墙壁也由石块砌成,上覆“人”字披黑瓦,无雕梁画栋和斗拱飞檐,显得简单厚重,朴实无华,与一般佛寺道观全然不同。有神堂3间,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塑像。 每年新春佳节,舍米湖寨内热闹非凡,人们披红戴绿,男女老少齐聚摆手堂,场内松树上张灯结彩,群众围绕松树跳舞,鸣锣击鼓,通宵达旦。清咸丰年间陈秉钧在《题土王祠》一诗中形容:“五代兵残铜柱冷,百蛮风古洞民多,而今野庙年年赛,里巷犹传摆手歌。”跳摆手舞不拘人数多少,少则数百,多则上万,摆手时以击大锣、鸣大鼓呼应节奏,气势恢宏壮观,动人心魄。 近几年来,来凤县大打土家民俗旅游牌,启动了舍米湖民俗村的建设,目前已完成摆手堂的修复、公路黑色化、民居改造、院落石板道的铺设和旅游文化接待中心建设等各项工作,一支专业摆手舞队伍正由此堂走出,活跃在鄂、湘、渝三省边区。最执著的舞者 古巴人战争阵前舞蹈谓巴渝舞,后由渔猎发展为以种养为主的农业生产后,巴渝舞加进了一些农耕畜养动作,演变为后来的摆手舞,于喜庆节日、山民集会共舞同乐,沿袭至今。解放初期,全国仅有舍米湖村的土家族人跳的摆手舞保存得最为完整。 该村地处湘鄂渝三省交界的群山中,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人,其中90%以上的村民姓彭,据村里老人讲,他们都是唐朝末年迁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龙的后代。村里人世代事农,民风淳朴,不沾赌、不沾毒,惟好摆手舞。每逢新春佳节,即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土家族人择一良辰吉日,到傍晚时分,各户老幼有的提灯笼,有的带供品到“神堂”(摆手堂)举行祭祀活动,以求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等土家族先祖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把灯笼挂在摆手堂坝子的大树上,置大锣一面,放大鼓一个,由当地年长者敲击,众人合着鲜明的锣鼓节奏,围圈而舞,合拍而歌。 舍米湖人是最执著的舞者,年近八旬的彭昌松老人膝下儿孙满堂,他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不辍劳作,一人耕种自留地,喂猪、养鸡,过着闲适的生活,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摆手舞、麻舞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彭昌松自小就跳摆手舞,刚学会走路时便跟随祖辈一起到摆手堂跳摆手舞。他十分好学,积极上进,他的动作轻盈而刚健,舞姿柔美而娴熟,把土家人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彭昌松是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国家民委委员,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宏扬土家民族文化,展示摆手舞风采,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土家舞蹈家”。 “摆手舞好看又好跳,我们这里的娃娃刚学会走路就会跳摆手舞了。”舍米湖村党支部书记彭承金告诉记者,“只要有贵客来,随时都可以组织一支队伍表演。湖北、湖南、重庆等地都有土家族同胞来这里学过摆手舞。” 来凤县文体局副局长向莉认为,摆手舞作为一种民间集体舞蹈,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城市居民茶余饭后的健身休闲活动。为此,来凤县成立了一支原生态摆手舞队,让这一舞蹈艺术走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去年10月,该队表演的摆手舞《舍巴、舍巴》一举荣获第一届湖北舞蹈“金凤奖”(非职业舞蹈)大赛中老年组表演二等奖、“全省中老年健身舞大赛”、“梅花金奖”两项殊荣。 (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