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收到我给你发去的彝文短信没有?”“收到了,收到了,现在用彝文也可以发短信了,真是好啊,太方便了……”“过去我不认识汉文,别人给我发短信来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只好求别人先看,现在可好了,发来的都是彝文,自己能够看懂了。”如今,彝文手机已悄然进入广大农村彝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话题。 回顾彝文手机的问世,当中凝聚着不少热心之士对彝族文化的深深热爱,凝聚着不少有为之士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寄予的厚望。西南民族大学在彝文手机的研发之路上攻坚克难,并与北京网道信通公司的强强合作,让生活在新时代的彝族群众对拥有自己民族语言文字手机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一)研发彝文手机,可行不?该选用什么标准呢? 早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沙马拉毅教授。就组织课题组在四川、云南等地的彝族聚居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最后确定采用规范彝文进行彝文手机的研发。规范彝文在大约830万的彝族人口中230万人口在使用。 调查结果显示,230万的北部方言使用人口中,有80%的彝族群众不懂汉文,大多数人都很期盼彝文手机的研发上市,许多不懂彝文的彝族人都希望拥有一部彝文手机。可以说,彝文手机,不仅是彝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所需,更是他们的情感所需,也是现代信息化的必然。 调研结果更坚定了课题组研发彝文手机的决心。1998年,由西南民族大学主持起草的《通用多八位彝文编码字符集》被批准录入国际信息标准2000版,从而让彝族语言信息化有了统一的标准;2003年,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的彝文输入法及其键盘布局获得国家专利。所有这些,都为彝文手机软件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力求彝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着手彝文手机的研发后,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字信息处理研究所组成了彝文手机输入法和彝文字库的研究课题组,课题组广泛采集了彝文手写字样共31625个不同的手写字样,创建了24点阵的彝文点阵字库,设计出了彝文显示字模,彝文拼音和笔划输入模式,彝文手写摸式,彝文电子图书等。 今年1月开始,与北京网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对手机界面提示语彝文翻译的标准化,彝文拼音输入的操作模式,彝文手写样式的采集和模式识别规律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开发。翻译的5000多条彝文手机术语由沙马拉毅教授亲自进行遴选翻译,力求确保翻译语言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经过反复试验,今年4月初,这具有历史开创性意义的彝文手机终于研发成功并问世。经一个多月的使用测试,今年5月9日,彝文手机首发仪式在西昌举行。首发式共推出6款彝文手机,包括5款GSM手机和1款CDSM手机,具有全彝文界面,编辑、收发彝文短信、彩信,彝文拼音及手写输入,彝族风格图片、铃音和彝文电子书等多种特色功能。彝族地区的手机用户们,终于可以在手机上使用熟悉的彝文字和用彝语进行全方位信息交流了。 这开创性之举,被誉为“彝语文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标志着彝族语言文字进入了现代信息化领域,必将有力地推动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彝文手机的诞生,更多依赖感情 回头看去,彝文手机的诞生,更多依赖感情。 “彝文与汉文是中国本土原生文字。彝语文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文化。保护彝语文,不仅对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有重要意义,对整个中华文化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彝语文的信息化,则是保护彝语文非常实际也非常先进的措施。”沙马拉毅教授对彝语文深有情感,他说:“从国家政策来看,彝语文发展正面临机遇期,如在四川,彝族人在公务员考试、高考、中考时都在加试彝语文。现在彝文手机得以推广,给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彝族农牧民带来了最大通信方便。” “我想做一些事,希望能对少数民族有帮助。”北京网道信通公司总经理张岩说,在研发少数民族文字手机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这已不再只是一个商业活动,更是对一个民族的责任,“希望在我们的带动下,在各族同胞的支持下,运营商和经销商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促进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保护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多样性。” 凉山日报数字报 记者 丁杰附件: <em>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