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样的环境中,贵州人也自然而然少了几分蓬勃向上的气象。方言中,“安逸”同样是个高频词汇,坐坐小吃摊、穿穿假名牌、打打小麻将、偶尔看点黄色录像,贵州城镇的平头老百姓挺满足于这样“好安逸”的生活。传闻六十年代支援贵州时,在一辆从上海开到贵阳运输物资的车皮上,有这样一排字:“支援贵州大懒虫!”虽然无法考究是否属实,但贵州懒汉的形象的确在其他省份得到一定的认同。先不追究这种认同的合理性,贵州人骨子里有点惰性却也是事实,虽然不一定是“大懒虫”。贵州人把四川农村来贵州城镇打工的人称为“川军”,这个词到后来有了派生义——干活的人,用方言的腔调说出来,总带着嘲弄或者自嘲。这就难怪在贵州搞扶贫的人要头疼了,在一些少数民族山区,发下去的优质玉米种成了村民的盛宴。而一个从中央美院毕业的贵州学子,毕业后回贵州某大学任教,工资微薄,问其所为何者,答曰:外面呆着太辛苦,回家清闲点,好“安逸”哦。也无怪一些外省人瞧不起贵州,毕竟山民悠闲安然的性格有悖于中华民族勤劳向上的美德规范。 ——————————————————————————-- 不同意 贵州不乏勤奋好学、优秀上进之人士。地方的落后有其多种因素,区位、资源、历史及国家政策,太过归结于人本身我认为意义不大。还有,个人不认为觉得吃小摊、打小麻将安逸有何值得嘲笑之由。嘿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