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海权: 心画是名词,是两个名词组合的名词。 对书家而言,心要由画来培育、灌溉;画也要由心来驱使、感动。 你比较缺少第一步。 要让既有的画来培育、灌溉你的心,使你的心有对画的感受、再造能力。 缺少第一步,第二步,你画一下,文学语言怎么描述都可以,但你这一画(动词),形不成一画(名词)——能够感动我,是我觉得很艺术的一画。 我觉得你个人想的多, 看(学习)他人的少。 这样看来,古人说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值得我们思考啊! 虫甬: 谢谢汪兄的点拨! 书法是众多艺术门类中较为独特的品种,对古人碑帖的临摹几乎是学习书法的必经途径。对于文化传承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临碑还是临帖,有了共同“临”的基础后,同侪们的对话交流就会通畅(包括形式与心理方面)许多。 其实我很矛盾。独特的书写经历,使我对毛笔书写的感受与思考与别人往往不同。我曾经思考过一篇文章《我的书法观》,其中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怀抱一种憧憬,实践一种信念。这里的“憧憬”指的就是二十年前《学书笔记》中所言的“羡慕古人作书之佳境种种,心期或能遇之”;而“信念”就是“不寻规矩,不事临摹”一样能够攀爬到书法艺术的高处。我将自己书法“心画”的形成过程归纳成三个阶段:心象——意象——墨象。心象,指的是处在一种较佳的书写心理状态,此时如同混沌,可以分化为无数种具体的形象;意象,指的是通过长期对书法、自然景观等物象用心观察、揣摹,在心中形成了较可感的书法形象;墨象,指的是最终在纸上呈现出的笔墨形象。因为各种特殊的原因,“书法的意象”目前在我的脑海中还不十分清晰,且将意象化为墨象的能力也还较弱…… 虽然这二十年来,我走得很苦,也很迷茫,但心中那一盏灯始终没有熄灭。 和许多以书法为事业的人不同,其实我是把学习书法当成对中华文化传承实践的具体深入的部分,她属于更广阔的空间。 去年,在探讨《书法文化内涵缺失》问题时,我提出了一个“大书法创作”的观念:即在由“情感的触动——文字的生成——书写的定格”等一系列过程共同支撑起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化生长空间里,书法是最后精彩的收官,给变动不居的精神活动留下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痕迹。 我的书法实践也可以看成是对书法传统中最动心,也最奇妙部分的恢复进行粗浅的尝试。 当然了,就“书法如何为心画”这个话题而言,拙作只是一块砖而已,可能是此“砖”太糙,抛出后起不到引玉的作用。 不知汪兄能否也亮出自己的宝贝,给大家分享分享。一起来推动此话题的发展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