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294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祭升温,纪念古人成地方新机遇?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0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
boppedimaged 发表于 2009-9-20 17: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公祭形式疑</strong> <strong>  恢复礼仪文化?娱乐化?</strong>   新京报:公祭有不少场面搞得很大,甚至邀请娱乐明星,似乎娱乐成分比较多?而且邀请专家开学术论坛,好像也和学术没什么关系?   王学泰:请明星来得好几十万,这钱哪里来的?这几年国家弄了点钱,发展也不慢,城里老百姓生活还不错,可农村的很多事情都是瞎折腾。搞那些学术研讨会也是,其实和学术没有关系,好多人实际上是挣点钱花,很少有人在弄正经事。但古代的祭祀是很严肃的,因为他们都信神,生怕办不好神会惩罚自己,所以都是非常认真地在做。我们现在自己不信神,还搞这些活动,满脑子都是功利金钱的观念,在我看来就是可笑而可恶。   刘五一:我们请专家过来是因为之前曾经有个关于黄帝和新郑关系的研讨会,现在希望在此基础上对文化进行更深入的弘扬。有专家早在前年的研讨会上就认可了黄帝出身的学术问题,这次请他们只是借拜祖的机会前来,提供国际赞助的基础。其实对于进一步的学术论证,大家无论在考古上还是专家方面都已经有很充分的论证。这里的问题不像过去各地的争执,它在学术上已经有定论了,所以和学术研究也没有关系。我们这次就是让他们作为最权威的专家过来弘扬一下文化,本身这方面大家已经认可了。   陈明:这是技术问题,不难解决。祭祀应该严肃,但娱乐化是世俗化的表现之一,全世界都一样。   新京报:也有一些公祭活动强调穿汉服、或者呈现一些古代祭祀礼仪等等,是否有必要?   王学泰:中国有这么多人口,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汉服。因为清朝开始后就改变了,不过当时也提出了要十改十不改,比如男改女不改、成年人改老少不改等等。所以现在比较小的小孩还会穿一些汉服。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江南一些文人想象革命之后推翻满洲就可以再穿汉服了,可真等到实现后却发现汉服穿着不方便了,章太炎和秋瑾穿过,但大部分都没有真正实践起来。我曾经在电视里看到转播祭祀活动,主祭人捧读那些不文不白、酸溜溜的“祭文”,钟鸣鼓乐,看似很庄严,其实很搞笑。这也许是主持者始料不及的,我不知道主持者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表演会不会汗颜?   陈明:这也只是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我希望有公祭活动,但又觉得肯定很难搞好。   居易:我认为要用公祭活动来做好城市文化,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必须革新这些活动的仪式和议程。对于节日和纪念活动来说,仪式和议程是生死攸关的东西,洋节盛行就和其仪式保留有关,我们现在搞祭祖活动,全是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然后是一篇不伦不类的东西,根本没法保留下来。你在第一次搞这个活动,决定是否要穿汉服的时候就应该定下来了,以后是否都要这样穿。哪怕是很小的仪式,也一定要坚持下来,这才能保持纪念活动的纪念性。   4月19日,“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连战、余秋雨等各界名人云集。   4月5日,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县举行,约1万余人参加了这次公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