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23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朝的三大节

[复制链接]

15

主题

8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kep3852121 发表于 2009-9-21 00:5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刘若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朝廷围绕三大节日不但制定了许多朝贺礼仪和宫廷筵宴礼仪,在宫中亦形成了许多习俗。 1、开笔书福 清朝皇帝亲笔写福字,始于康熙朝,时康熙帝亲书福字,赐编修查慎行。到年节时,康熙帝开笔书福,赏赐王公大臣和内值人员。雍正时期,雍正皇帝书福颁行直省将军并督抚。据雍正二年(1724)四月二十七日江南学政法海奏称:江南学政法海谨奏,为谢恩事。圣主赏御书大福字,奴才法海谨跪受谢恩。法海我荷蒙圣主鸿恩甚重,何能报答。将朱批折一件一并谨奏以闻。⑤到了乾隆时期,开笔书福成了常例。开笔之日,皇帝亲御重华宫,书写第一个福字,挂在乾清官正殿。其所用之笔系黑漆管,管上镌有四个字赐福苍生。它寓意着福乃天下之公,非一身一家之私,封疆大吏董率文武,必所辖地方家给人足,乐业安居,始足为一省之福,推而至于天下,莫不皆然。以前写福字,多在除夕前数日,自乾隆二年(1737)以后,定为每年腊月初一日开笔书福,遂以-为常。 2、腊八粥 进入腊月的第一个节日是腊八节。腊八系佛教节日,相传夏历十二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佛寺常于该日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名腊八粥。后演变为一种习俗,以夏历十二月初八日吃腊八粥。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瓤、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清官每逢腊八则派亲王、郡王或大臣到雍和宫管理煮粥、供粥、献粥、施粥等事。在宫内,初八日在中正殿前左方设黄毡圆帐房一座,名日小金殿,皇帝升殿,御前大臣侍于左右,众喇嘛在殿外唪经,由达赖喇嘛或章嘉胡图克图活佛,为皇帝拂试衣冠,以祓不祥,俗谓之送岁。 3、九九消寒图 清延明制,宫廷中盛行填写九九消寒图。每年冬至节前,各宫均挂出由懋勤殿翰臣事先双钩成幅,裱成纸屏悬挂,题名管城春满的九九消寒图,自冬至日起,每过9天为一九,九个九合共81天。各宫每日用朱笔添红一笔,等把全图染满,即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时节。_ 九九消寒图的种类很多,有些图样别出匠心,争奇斗巧,多是文墨雅兴之作,用以记时消遣。 清道光年间,道光帝御书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九个字每字均九笔,符合九九之数,又寓含着迎春之意,故宫中很盛行。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珍贵档案中,还藏有一幅九九消寒诗图,形同九九消寒图。全诗共252字,按诗句顺序所画出的图案,亦围绕着雁南飞哉柳芽待春来九个字(每字均为九笔),而绘制近似葫芦形,全诗描绘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事件,从中不难看出作者的一番心思。全文如下: 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 尧汤舜禹传桀事,武王伐纣列国分。 二九朔风冷难当,临潼窦宝各逞强, 王翦一怒平六国,一统江山秦始皇。 三九纷纷降雪霜,斩蛇起义汉刘邦, 霸王力举千斤鼎,弃职归山张子房。 四九滴水冻成冰,青梅煮酒论英雄, 孙权独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属晋公。 五九迎春地气通,红拂私奔出深宫, 英雄奇遇张忠信,李渊出现太原城。 六九春分天渐长,咬金聚会在瓦冈, 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琼敬德保唐王。 七九南来雁北飞,探母回令是彦辉, 夤夜母子得相会,相会不该转回归。 八九河开绿水流,洪武永乐南北游, 伯温辞朝归山去,崇祯无福天下丢。 九九八十一日完,闯王造反到顺天, 三桂令兵下南去,我国大清坐金銮⑥。 4、放爆竹 清宫规定,每年十二月十七日(后改为十九日)开始放爆竹,到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若皇帝出宫、入宫,每过一门,太监即放爆竹一声。 爆竹亦称炮仗、纸炮。每年除夕、元旦寅刻或子时,皇帝即乘_轿前往各处拈香行礼,此时,皇帝轿子每过一门均要放爆竹,以示对诸神的敬意,亦表示接神。接神之后,自王公及百官,均进宫朝贺,互道新喜。兹摘录光绪三十一(1895)年十二月三十日除夕礼仪档案一节,以飨读者:除夕寅初,请驾净面冠服毕,诣天地前拈香,西佛堂拈香毕,至东暖阁少坐。寅正,上从吉祥门乘轿、放炮仗,由琼苑西门至天一门拈斗香,次诣钦安殿拈香,放炮仗,至千秋亭拈香,诣斗坛拈香,乘轿,由殿后至万春亭拈香毕,乘轿,由琼苑东门至天穹宝殿拈香,放炮仗,乘轿,由基化门 5、祭灶 进入腊月二十日之后,过年的气氛一天浓似一天,祭灶是腊月民间与宫中的重大祭祀活动,也是人们在一年之中的主要祭祀仪式之一。 灶神也叫灶君、灶王、灶菩萨。灶神来历,传说不一,皆元确证。《礼记》说,孟冬之月有五祀指祀门、祀灶、祀户、祀井、祀中溜。汉武帝初年,大臣以祀灶可化丹砂为黄金,以黄金为器皿可益寿,益寿可见蓬莱仙者进言,皇帝才开始亲自祭灶。 清代宫中每年于十二月二十三日于坤宁宫煮祭肉之大灶前祭灶神,要设供案,安神牌,备香烛,供品多达32种,并由南苑猎取黄羊1只,由盛京内务府进贡麦芽糖作为贡品。届时,皇帝、皇后先后到坤宁宫佛前、神前、灶神前拈香行礼。祭灶这天晚上,亲王、郡王、贝勒等大员在内廷有值宿任务的,亦给假回家祭灶,以级别较低的散秩大臣代替值宿。 6、贴春联 春联也叫对联、门对。是悬挂或张贴在楹柱门户之上的联语。春联的来源即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成人形悬挂于门旁以避邪,后来这种避邪偶像蜕化为画在桃木板上的守卫门户之神,或在木板上书写门神名字,或写其他吉祥词语。再后改为以纸书联语。 清代宫廷每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于各处张贴春联。因为满族人崇尚白色,故春联例以白纸或白绢书写,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张贴春联,无疑给年节创造了一种氛围。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人腊之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7、挂门神 每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规定在清宫各处张挂门神,于第二年二月初三日撤下贮存库中。这也是民间流传已久的风俗,据汉应勋《风俗通》讲,黄帝时期的书中曾记载,上古有神荼、郁垒两兄弟是专管百鬼的,遇有害人的恶鬼必捉之喂虎。他们是鬼域的克星,战国时代即有刻桃木为人形,悬挂门旁,以镇制百鬼,不知这人形是否像神荼、郁垒二兄弟。到了唐代,唐太宗生病,命秦叔保、尉迟敬德两将军,戎装立于门外,一夜无事,乃令画此二人像挂于门上,后亦成为辟邪的门神。清宫所挂门神均先装裱在安有铜饰件的框内,在粗绢或布上绘制,用黄绫沿边。先期,由工部奏闻皇帝,至日,外朝三大殿等处,由工部、内务府官员督同匠役人等张挂。其内廷等处,由门神库太监先期报知宫殿监,宫殿监传齐营造司首领太监,自乾清门至各门各宫张挂。所绘门神有四种,即金瓜武门神、五谷丰登文门神、福寿双全仙子门神、童子门神等。 8、张挂宫训图 每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张挂门神、贴春联之日,宫殿监传知后妃居住的东西六宫首领各挂宫训图一份于东、西宫墙,每图皆画古代有封建美德的后妃故事一则,作为后妃的榜样,教育后妃遵守三纲五常,实行孝道。至次年二月收门神之日撤下,收贮于景阳宫后的学诗堂。各宫所挂宫训图为: 景仁宫,燕姑梦兰图;永和宫,樊姬练猎图;储秀宫,西陵教蚕图;承乾宫,徐妃直谏图;景阳宫,马后练衣图;启祥宫,姜后脱簪图;钟粹宫,许后奉案图;永寿宫,班姬辞辇图;长春宫,太姒诲子图;延禧宫,曹后重农图;翊坤宫,昭容评诗图;盛福宫,婕妤当熊图。 9、进春帖子 每年立春之前,由军机大臣、南书房翰林等官员向皇帝进春帖子词。岁内立春者,在二十日以前进,新岁立春者,在二十日以后进。所谓春帖子,系这些官员以黄色小折细书,或五言绝句,或七绝两首。届时交懋勤殿首领太监恭呈御览后,陈设乾清官西暖阁温室内案上。将旧岁春帖子词换出收贮懋勤殿。清初进春帖子几首无定数,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才定为五言绝句l首,七绝两首。兹录乾隆四十年(1775年)大学士于敏中五言绝句一首:岁启三章闰,春符五日风。就盈萱益寿,表瑞麦占丰。七绝两首:旃蒙协洽数来匀,轩纪延开四十春。律琯预调棡鼓应,郊台伫奏凯歌新。斯干三阁诀天阊,文汇渊源圣治昌。喜及协风初至日,先来东壁咏琳琅。 10、除夕拈香、元旦拈香行礼 每年除夕日寅时(早四点)、元旦日丑时(早两点)皇帝起。床,盥洗,冠服毕,到养心殿寅字桌、团圆桌、神牌前、天地前、东西佛堂拈香行礼,并依次前往天一门、钦安殿、千秋亭、斗坛、万春亭、天穹宝殿、妙莲华室、凝晖堂、广生楼、奉先殿、堂子,乾清宫东庑圣人前、药王前、坤宁宫之西案、北案、灶君前、东暖阁佛前、承乾宫、毓庆宫、乾清官东暖阁、建福宫等处前代帝后御容或神牌前、佛前、养心殿太阳佛前、乐寿堂佛前、大高殿、寿皇殿历代帝后前拈香行礼。皇帝所到之处均由爆竹声前导。其问亦穿插其他礼仪。 11、元旦开笔 清官自雍正始每岁元旦,丑时(早两点)皇帝起床,净面冠服到养心殿各处拈香毕,至东暖阁明窗开笔。时,东暖阁明窗宝座处,案设金瓯一,盛屠苏酒;玉烛一,皇帝亲手点燃蜡烛。先御朱笔,后染墨翰,其笔管端刻字日万年青,或日万年枝,所书吉语数字,以祈一年政和事理。例如:乾隆三十五年,元旦开笔笺所书,中间一行红字为三十五年元旦宜人新年万事如意,红字旁边有两行墨笔所书,左边一行为和气致祥丰年有瑞,右边一行为三阳肩泰万象维新⑨。 12、浏览时宪书 时宪历,即民用历书,制定于明末。清顺治二年(1645)颁行,正式采用定气。乾隆时期因避高宗弘历讳,改称时宪书。 御用时宪书,写本名日上书。其第一页书以节气,第二页为年神、方位,每三页列六十花甲子,第四页列六合,末二页纪年,与颁行本同。每日于五行下注明阴阳,于除危后添注宝、义、专、制、伐五字,乃五行生克之义。在每日下只注吉神,不注恶煞,每日宜忌及款识俱与民间颁行本不同。 在每年元旦,皇帝于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开笔后,接续要翻看一遍时宪书,以象征授时省岁之意。 13、元旦道新喜、递如意 元旦日,皇帝向各处神、佛前代帝后行礼毕,到太和殿受王公、大臣及文武百官朝贺后,到乾清宫升座,接受皇后及宫眷的朝拜,皇后行六肃三跪三拜礼毕,跪递一种取兆吉祥之义的礼物--如意。如意有玉制、金制、珊瑚、檀香木等质地。如意头上图案多是吉祥图案,镌柿子者称事事如意,镌灵芝者称灵芝如意。光绪三十一年(1905)元旦,光绪皇帝率皇后等在乐寿堂向慈禧皇太后跪拜并递万年吉祥如意。 此外,年节时王公大臣亦有进呈如意之礼。据《竹叶亭杂记》载:嘉庆元年(1796),贝勒、贝子、公等以至部院侍郎、散秩大臣、副都统俱纷纷呈进两份(如意),于是加以限制,宗室王公等准以进如意,其余一概不准进呈,外省人员向有年例备礼进贡,仍照例而行。 除上述所列习俗外,还有诸如制椒屏岁轴、得禄、打鬼、岁终送荷包、除夕呜秋虫、元旦进吉祥饽饽、元旦写心经等,所有这些习俗,说明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即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众多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孕育出了多种多样的节日及其节庆礼仪和习俗,它们既丰富了我国各族人民的节庆活动,亦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工具。 注释: ⑤《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 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珍贵档案。 ⑦⑧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杂件卷514、2、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