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452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布依族研究博士论文:《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
吴绍文律师 发表于 2009-10-7 10: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绪 论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21世纪初的半个世纪中,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一次是民主改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一次是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还发生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民族成分的认定,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变革的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婚姻家庭制度等各种文化传统剧烈变迁的过程。从各种变迁着的社会与文化要素的度量看,各民族社会文化在当代实际上己发生了整体性的转型,那么研究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和特点,并反思其得失及其何以得失,对于各民族社会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理论中最富时代感的研究课题之一,从古典进化论到新进化论乃至当代的应用人类学理论,无不以文化变迁作为自身研究的主要对象,尤其当代西方的应用人类学更是围绕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许多民族特定社区的文化变迁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不仅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的著作和其他形式的成果,而且把这些成果运用到当地民族的现代化实践当中,对促进这些民族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复杂多样,各自迈向现代化的途径也大相径庭,因此西方人类学界在对文化变迁这一理论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困惑和鱼待研究解决的课题,从而使得文化变迁研究成了当今国际人类学最具挑战的课题之一。我国民族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把研究的重点从过去的社会形态理论转向了各个民族具体的文化现象和现代化进程,涌现出一批有关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成果,但有关布依族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稀少,布依族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发生的文化变迁及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还缺少较为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成果。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布依族人口为2971460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居第十位,是少数民族中较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其次是贵阳市、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此外,云南的富源、罗平、马关、河口等县和四川的宁南、会东、木里、普格等县,也有布依族居住。布依族与汉、苗、侗、水、瑶、仡佬、壮、毛南等民族相互为邻,是一个既聚居又与其他民族交错居住的民族。布依族是贵州的原住民族,是旧石器时代水城人、穿洞人、猫猫洞人以及飞虎山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的后裔,是建立样柯国的主体民族,经过夜郎时代与淮人、越人融合而突出地继承淮人和越人的文化特征,开始形成单一的民族蹼越(布依)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布依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改革开放的深入,西部开发战略的启动及至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使得原本封闭落后的布依族社会与外界的交流愈加频繁,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也在发生着显在或隐性的变迁,对这些文化变迁事项的描述和变迁深层原因的挖掘,以及对变迁所带来的对黔西南布依族社会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探讨,成为当今布依族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对黔西南布依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的设计和写作希望在文化变迁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与尝试,能对这方面的缺憾有所弥补,同时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对当代布依族社会及文化发展施与积极的影响并起到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我国自进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以后,对由此带来的社会发展和因此发生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变迁现实仅仅只从文化资料的收集和描述方面进行显然已深感不足,研究民族文化在社会转型中所发生的变迁问题不仅要求田野调查的客观记录,更要求在此基础上的解释、分析及相对应的对策研究。因为“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原始资料绝对不会解释自己,对于社会科学家来说,也不存在这样的数据。数据需要解释。因为基于自身的经历,存在着不同的社会真理,所以理论和方法论的任务不是创造真理,而是达到解释的真实。”’当代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工作者已逐步认识到转型时期对于人类学、民族学工作者的要求及其所负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许多人正走在当代中国社会各民族的现实生活,并力图以人类学、民族学的人文关怀精神对现代化或全球化时代的种种缺陷进行反思,“企求通过这种反思获得一种特别的历史深度和一种相对的文化立场,来理解人类生活的不同可能性”,由此“进行真理的揭示、道义的延伸、创造的呈现”,从而展现人类学、民族学的“核心内容”2。对于目前尚处于极度贫困与不发达与不发达的布依族社会而言,纯粹民族志的文化资料的收集与描述仍然需要,但对布依族社会发展的现实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比较来说更为需要,因此,笔者愿秉承人类学、民族学的人文关怀精神,以“离我远去”和整体的观点作为理解的技艺,对当代布依族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进行调查、描述、剖析与研究,并以比较分析给果作为最终研究成果。注释:1(德)阿特思兰德著,李路路、林克雷译:《经验性社会研究方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第I页。z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5-16页。二、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关于布依族文化研究,国内尚有部分研究成果,如马启忠和王德龙著的《布依族文化研究》,是一本以布依族文化的某个侧面如语言、婚俗、建筑、戏剧等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论文集,再如韦启光、石朝江等著的《布依族文化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布依族的各种文化现象;黄义仁</personname>先生的专著《布依族宗教信仰与文化》对布依族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状况作了详尽的介绍:由1988年成立的布依学会所编《布依学研究》,是一本布依族研究方面的权威论文集,内容涉及布依族历史和现状研究,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布依族社会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等,如金安江《布依族古歌中的原始经济观初探》,杨昌儒的((论布依族文化二元复合特征》,夏逢魁的《布依族纺织文化研究》,罗汛河的《从神话传说看布依族的农耕文化》,金安江的《布依族古歌忠原始经济观初探》,伍文义的((布依族社会组织初探》(见《布依学研究》之二)等文,再如杨路塔的《织金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王文科的《对于布依族若干陈旧观念的自省》,陈玉平的《布依族文化的属性及发展际遇》,马启忠的《布依族石头建筑与民俗》,杨宗丽的《从布依族的良风美俗看其伦理道德观》,樊敏的《情感在布依族诗歌翻译中的作用})(见《布依学研究》之六),莫新华的《布依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思考》,卢延庆的《浅议布依族民俗旅游开发》,胡萍的《保护与开发并举一一关于布依族传统文化的思考》,王克松的《布依族饮食文化概说》,范波的《试论布依族社会的文化传承特征》,罗林的《布依族传统精神文化的继承与革新》,辛丽平的《试从生活习俗看惠水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变迁》,黄椿的《布依族宗教中的环保理念》,赵志</personname>君的《布依族婚姻与对歌文化》,杨昌儒的《义务馈赠:布依族的一种生活方式》,王国勇的《布依族地区村级治理:政治文化的影响及意义》(见《布依学研究》之七,拙作《浅谈布依族神话和民间故事中的哲学思想》,(见《贵州民族研究》,2001,第4期),《布依戏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初探》(见《贵州民族研究》,2003,第2期),《布依族的社会组织初探》(余忠华,布依学通讯,1990年第1期),《新观念下的布依族衣食住行》(陈胜利,布依学通讯,1990年第1期),《贵阳市花溪大水沟乡竹林村布依族婚、丧习俗调查报告》(岑秀文,贵州民族调查之七),等等,都从不同角度对布依族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但系统地介绍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布依族人民在物质、精神、制度、观念等方面的变迁的调查和记述的专著和论文,还暂时没有。关于布依族文化变迁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外也还没有关于布依族文化研究的学才成果。因此,笔者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在全球性的对本土文化进行研究和保护的倡议声中,及时对民族文化的变迁做全面的研究,是在某种程度上为全球文化多样性进行资料上的补充和理论上的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