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418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试论夜郎国都邑——六枝茅口

[复制链接]

17

主题

8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reverttarn 发表于 2009-10-6 16: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 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写道“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而作为历史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治实体,夜郎存在的时间不过两百年,但夜郎作为一种文化,不仅没有随着夜郎国的灭亡而消失,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雨沧桑反而魅力无穷。有关夜郎国都邑所在地,更是成为了专家学者们孜孜以求解答的历史之谜,作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更是为人们争论不休,在贵州就有六枝茅口、毕节赫章、兴义、安顺、普安、望谟等地,省外还有广西、湖南、云南也卷入争论中。 【关 键 词】 夜郎 茅口 国都 枸酱 【作 者】 卢俊(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2001级学生)  一、竹王传说与竹图腾崇拜 在《华阳国志·南中志》中写道:“有竹王者兴于遯水,有一女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世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这条史料是夜郎国竹图腾崇拜的记载。它至少说明几个问题:第一,据考证,“遯水”即是牂柯江,亦即今天的南北盘江。第二,其母“浣于水滨”,应是习惯居住在江边水旁而不是其它地区的部落成员,这个部落信仰竹图腾。第三,“大竹”中“闻有儿声”,说明这一部落崇拜的是江边生长茂盛的大楠竹(即当地布依族习惯称之为“龙竹”者),而不是一般的竹类。这种江边生长的大楠竹,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和温热气候的生态需要,在其它高山寒冷处是不能存活的。第四,在这个部落中的大型宗教仪式中应有大楠竹而不是其它作为神圣的崇拜之物。同时,这个部落及其后裔应继承对“大竹”崇拜的相应宗教仪式。从以上四点来看六枝茅口的风俗习惯,可以推出今天的茅口大河与涿水有很大关系,甚至可以说“浣于水滨”即是浣于茅口河。首先牂柯江即今南北盘江,而茅口河属于牂柯江中的一段支流,而遯水即牂柯,所以竹王兴于遯水,说小一点即兴于今茅口河,其次,茅口地处江边水旁,气候比较适应大楠竹的生长,六枝境内生产的筷子,香竿和农民抽水用的竹龙都是来源于茅口生长的大楠竹,这一点可以推茅口不仅有适应大楠竹生长的地理环境,而且也是竹王兴起时的三节大竹来源地。最后,茅口仡佬族人家祭祖时,必于神龛上放置竹筒一只以示祖宗灵位,他们把竹看成是有灵气之物。据老人们说,解放前他们每年除夕都要取竹一根,每节割一道口子,每一节内放入一种种籽,再将清水逐节灌入,每到正月十五将竹割开观察,看那种种籽发胀得好,当年就多种这种作物,往往能获丰收。粮食作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其丰歉关系到一年全家人老幼生活之饱与饥,他们将如此关系重大的成败寄托于竹管的预卜上,足见其对竹的崇拜超过一般。另外,他们在祭山送祖时常这样唱道:“竹子扁担轻轻放,竹子拐杖好好存,走出走进全靠它,它是我们的竹王,它是我们的先人,出门做事它会讲,出门做事它会说,会讲会说是竹王,我们世代敬供它。竹王万世保佑我们,仡佬家家享太平”。①从这些民族对竹的崇拜也可推之夜郎竹王兴于茅口,夜郎都邑与茅口关系甚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