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72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顺屯堡人主体由来新探

[复制链接]

25

主题

12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fondedhours 发表于 2009-10-7 10: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顺屯堡人主体由来新探陈训明(贵州社会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摘 要: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贵州安顺屯堡人的主体是来自凤阳、南京等地的“老汉人”的后裔。然而,屯堡妇女长袍大袖粗长腰带、从不缠足、婚前蓄辫、婚后挽发梳髻等特殊服饰和发式,屯堡人强烈的卷舌音、儿化音乃至颤音等特殊语音以及某些特殊语汇、特殊食品、特殊的祭祀习俗,加上大量的历史记载表明,安顺屯堡人主体的祖先应是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  关键词:安顺屯堡人;由来;北方少数民族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极富特色的贵州安顺屯堡人及其地戏成了海内外学者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对于旅游观光者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关于安顺屯堡人主体的来源,似乎早已形成定论。其基本观点是:一、安顺屯堡始建于明代初年,屯堡人的祖先主要是洪武年间“调北征南”而来的军户。二、这些军户大都来自凤阳和南京。他们的后裔至今保持着明代江南人的服饰和风俗,因而安顺屯堡人的别称“老汉人”是合理的。对于第一点,我赞同一半;对于第二点,则完全反对。我所赞同的第一点中的一半,是指“安顺屯堡人的祖先主要是洪武年间‘调北征南’而来的军户”;至于说“安顺屯堡始建于明代初年”,则未免有悖史实,因为至迟在元代,今安顺及其周边地区已建屯堡,屯驻军队。论者每举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朱元璋谕令征南将军颖川侯傅友德在普定等地戍兵屯田作为安顺设置屯堡之开端,不知为什么竟忽略了该谕令中“考元时所留兵数”这几个至关紧要的字①。须知,这些文字表明,元朝统治者就曾于这些地方留兵屯守。傅友德等人当时无暇查阅典籍,回奏说“兵数无从稽考”②。而我们从《元史》中得知,在这之前60余年,元朝当局便在安顺及其周边地区驻兵屯田,连第一批屯兵的人数和来由也非常清楚:“(仁宗延佑七年〈1320〉)七月壬午,立普定路屯田,分乌撒、乌蒙屯田卒二千赴之。”乌撒与乌蒙系指今贵州威宁与云南昭通。当时在此两地屯驻的既有爨?(白族)、畏吾儿(维吾尔)和汉人军户,自然也有不少蒙古人。而在此之前,普定即已设立军民总管府,也就是说早已驻有大军,其中包括元初征讨罗氏鬼国的军队:蒙古军六千,哈喇章军六千,雅尔哈张万家努军万人,以及后来调补的蒙古军万人。这数万人虽然不会完全驻在普定,但以其地理位置之重要,留驻者必不在少数④。由此可见,早在元代,于今安顺及其周边地区便设立了屯堡(如今安顺和镇宁当时就分别叫阿达堡和吉纳堡),屯驻了成千上万的军队。而这些以蒙古人为官长、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主体的军人,不可能不与当地彝、苗、仡佬等民族婚配,繁育后代,不可能不在带来北方游牧风俗习惯影响的同时,又接受当地农耕文化的影响,从而为独特的安顺屯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认为,蒙古屯军及其在安顺本地的配偶,即是部分安顺屯堡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始祖。应当说,这里所说的“部分”份额不大,远不足以构成主体。安顺屯堡人主体的祖先,如上所述,我同意目前流行的说法:是洪武年间调北征南的军户。至于这些军户来自何方这一问题,乃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我之所以反对屯堡人主体来自凤阳、南京乃至江南等说法,反对“老汉人”这一似是而非的称呼,系基于以下的理由。其一,屯堡妇女特殊的发式和服饰表明,他们的祖先不是来自凤阳、南京等地的“老汉人”,而是北方游牧民族。说安顺屯堡人祖籍安徽凤阳的论据之一,是民国《平坝县志》中的一段话:“明初以安徽凤阳起兵,凤阳人从军者特多,此项屯军遂为凤阳籍。又此种妇女头上束发作凤阳妆,绾一笄,故又呼之为凤阳头笄,决非苗夷之类也。”⑤这段话中的“凤阳头笄”显系对《黔南职方纪略》等书中的“凤头鸡”和“凤头笄”等称呼的曲解。“笄”本谓妇女插在头发上的簪子,屯堡妇女婚前梳辫,婚后束发插簪。“凤头笄”是说他们插上簪子的发式像凤头一样。凤头者,头上一撮毛突起之谓也。头上突起一撮毛的鸽子就称为凤头,而乌骨鸡因头上有一撮毛而被叫做凤头鸡。显然,“凤头鸡”是因屯堡妇女的特殊发式而对这整个群体不分男女老幼的谑称。不用说,“凤头苗”一名亦由此而来。而这里的“苗”字非专指苗族,而是原指西南少数民族。至于说安顺屯堡已婚妇女的发式是“凤阳妆”,我认为也缺乏根据。屯堡人主体的祖先是洪武年间来的,距今已有600余年。在这600年中,安顺屯堡与凤阳风俗服饰的变化快慢不同,大小各异,拿当今两地妇女完全不一样的发式进行对比显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将安顺屯堡妇女的发式和服饰作为“活化石”与明代江南妇女的发式和服饰进行比较,或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据上海市戏曲学校中国服装史研究所编著的《中国历代服饰》,明代妇女未出嫁前俱挽三小髻,髻上插首饰,结婚后改为成年妇女髻式,但是并不将前额头发扯光,也不在头上包帕、系巾⑥。而据我实地考察,安顺屯堡妇女婚前蓄辫,婚后不仅挽发插簪,而且要将前额至头顶的头发扯净,并将白帕或布条系于前额。二者的差异极其明显。至于服饰,安顺屯堡妇女与明代江南汉族更无共同之处:前者穿大襟长袍,系又粗又长的腰带;后者不穿长袍而上衣下裙,且衣为对襟,系裙之带细薄。至于缠足陋习,汉族传统既久,规矩亦严,至清王朝覆灭,才逐渐废止;而屯堡妇女不分贫富,始终不缠足,并因此而被周边汉人歧视性地称之为“大脚妹”。管见所及,倘是真为明代迁徙云贵的江南“老汉人”,他们对于缠足这一传统必定认真保持,并以此显示其不同于周围少数民族的“优越性”。直到本世纪初,云南通海县六一村仍有一个“中国最后的小脚部落”,生活着300多位缠足的老太太。据说他们的祖先是洪武年间随沐英来到云南,分驻此间的⑦。我在论及屯堡人服饰时之所以只谈女性而不及男性,是因为服饰的变化大致遵循这样一种规律:在比较开放的社会中,女性服饰比男性服饰更趋时髦,变化也更快。而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情况刚好倒过来:男子由于经常在外活动,为了与外部世界保持和谐,服饰每每作相应的变动;而女子因为活动范围受限制,承受的清规戒律多,故服饰比较稳定,受外界影响较小。这一规律也适用于屯堡人。远者不论,由清而民国而新中国,男性的服饰都随时代发生了几次巨大的变化,而女性的服饰虽说不可能不留下外部影响的印迹,但其长袍大袖青丝带的服装,对于紫、白、皂、青等色布料的偏爱,婚前梳辫、婚后扯发梳髻的规矩,冬天喜用帕子将双颊掩得严严实实以御寒的习惯,对于佩带玉镯、玉簪等首饰的喜好等等,都没有被时代的潮流所冲掉。屯堡人的上述服饰特征,显然更像北方游牧民族,因为妇女穿长袍、系粗大的腰带,以及婚前梳辫、婚后盘发等,乃是蒙古、达斡尔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共同特征。而妇女不缠足这一现象,更为南北方少数民族所共有,只能表明他们的祖先不是“老汉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