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2157|回复: 0

阳光直通车最后一站到西盟 拉祜族男孩手捧录取通知书傻了眼

[复制链接]

18

主题

9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cully75753 发表于 2009-10-11 18: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yndaily.com  2007年08月06日 09:48 云南日报网

   2007利群阳光直通车的最后一站是云南西南部最边陲的西盟佤族自治县,距离昆明675公里,如果是坐长途汽车,大约20个小时才能到达。
  4日中午,听说省城记者下来资助优秀贫困生上大学,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里唯一有高中班的西盟一中全都热情推荐:“这里贫困的学生太多了,好多人一边苦学费,一边念书,就是不知道是否符合要求?”“一直在西盟读书长大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在理科方面考出597分的成绩,那是相当优秀了。”县教育局局长王建华和县一中校长伍雍不约而同地向我们推荐同一个学生——拉祜族男孩李照樘。
贫困生档案姓名:李照樘高考分数:597分录取学校:浙江工商大学网络工程初中毕业差点辍学
  “浙江工商大学2007级新生学费、住宿费应缴金额为5600元”。李照樘手捧录取通知书傻了眼,父亲也为这事头疼。对于这个从小靠资助完成高中学业的男孩来说,60多岁的父亲老了,母亲多病,唯一的出路是请老师想办法,找到高中时资助他的上海市宝山公安分局,看能不能再得到帮助。
4日下午,记者在一中教务处办公室见到了李照樘,专门负责这事的胡老师建议李照樘先准备好材料。“实在不行的话,就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李照樘喃喃自语地说着。其实初三毕业那年他就差点失学,父亲看着要交900元学费的通知书,建议他到外面打工。在老师千方百计的联系下,李照樘得到上海市宝山公安分局的好心人资助,并免交了学费和住宿费。干农活学会了吃苦
  小学三年级到姨妈所在的岳宋乡读“周恩来班”,李照樘记住了教室墙壁上刻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更加努力。第二年,姨妈因为工作关系调离岳宋乡,李照樘开始独立生活。“那个火很难生,饭菜总是煮不熟,小伙伴教了4次,妈妈也教了一次,才把它学会。”
  李照樘家的房子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建起的,62岁的父亲看起来很瘦小,有严重的气管炎,50多岁的母亲头发花白,体弱多病。除去兄弟俩一年的生活费,剩余的钱不到一千元。父亲说自己年纪大了,体力不支,“家里插秧、种玉米、栽茶苗等农活,都离不开这孩子。”父亲很内疚,李照樘反而笑了:“算不上辛苦,还能培养耐力,以后我到杭州读书,洗碗、打扫卫生之类的粗活都能做了。”记者手记 农村娃的舞蹈梦怎么实现?
  “这里的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基础差、语言表达、理解力也不如内地学生”、“他们的特长就是唱歌、跳舞、体育”……这是我们在西盟寻访时,随行的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马玉桦常感叹的几句话。西盟一中高三年级组长陶燕整理出一张表格,全校186人参加高考,当地少数民族农村学生高考上线名单中,一类本科院校只有李照樘一人。二类本科院校5人,几乎是清一色的艺术、体育类专业;三类本科院校2人,一类、二类专科学校17人。
  佤族男孩魏国锋家庭很困难,为了供他上学,姐姐早早嫁人,妹妹也在去年到浙江打工。“他真的很优秀,舞蹈、唱歌、书法、画画,什么都会,如果不帮助可能没机会上学了。”陶燕说得很急。遗憾的是,魏国锋考的是云南民族大学艺术类,学费一般很高,不符合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的要求。
  无论如何不该扼杀一个人追求梦想的权利,我们决定见上一面。不巧的是在县城酒店打工挣学费的他,几天前回家等录取通知书了,他走两个小时的路来跟我们见面。因为紧张,魏国锋的话不多,只有说起舞蹈梦时眼神才充满希望。临走前,他给我们表演了《江三木罗》舞蹈,还唱了一首佤族歌。魏国锋的声音很动听,但能否帮上忙还是个未知数。我善意地递给他100块钱做回家路费,希望他可以实现自己的艺术梦。  
  本报西盟特派记者 谭江华摄影报道(春城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