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3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梁平竹帘如何更生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小布郎 发表于 2009-9-19 22:1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帘”的梁平竹帘,近两年销量大幅下降,仅存的一家作坊只能低成本地维持现状  曾经拥有辉煌  “梁平竹帘,好像‘流芳工艺竹帘厂’还在生产。”日前,经人指点,记者来到梁平县一个狭小而陈旧的作坊。作坊里传出“哐当、哐当”声,10余人正埋头用木制机器织着仅比头发粗两倍的竹丝,3个人在手工绘画。  一间近30平方米的展屋里,上下挂满了半透明的竹帘,上面有着用工笔和写意的传统国画技法绘就的山水、人物、花鸟、动物等图案。  “你看看这幅淡彩的‘秋山轻舟图’、重彩的‘憨猫群戏图’,再瞧瞧这幅水墨的‘降福驱邪’图……都真是绝了。”作坊主人陆小刚的眸子里透露出自信。  有史料记载,至宋代竹帘工艺已日臻成熟,且多作轿帘、窗帘用;至清代末,渐在竹帘上做画,演变成室内陈设画帘,品种达百余种,分为两大门类:供生活日用的实用工艺品和作陈设观赏的特种工艺品。  “竹帘画生产的鼎盛时期是清朝光绪年间。”对梁平民间艺术颇有研究的县政协副秘书长熊少华说,那时,因四川官员要求各地仿效梁平竹帘画生产,在川内盛产竹子的农村,几乎个个村落都是竹编作坊,家家都有能工巧匠;而文人墨客们在竹帘上诗词唱和、书画酬酢,成为时尚。  解放后,竹帘画曾作为中国民间文化代表性的工艺品之一,参加过多次大型国际文化商贸活动;国家领导人还以此作为馈赠外宾的佳品。  “现在不行了。”陆小刚摇头说,在梁平,只有他一家还在作坊式生产;近两年,竹帘画每年仅销一两千幅,且多以团购方式推销。  缘何走向衰落  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帘”的梁平竹帘,缘何衰落?陆小刚、熊少华等人向记者讲述了缘由。  首先,随着轿车、玻璃等工业品的产生,竹帘已不再被广泛用作轿帘、窗帘,使用价值大打折扣。  其次,作为观赏用工艺品,竹帘在款式上已不太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竹帘在形状上多以长方形的横条和挂帘为主。“这和现代居室的风格不相适应。”熊少华说,古时的木房比现在宽大,挂上长方形竹帘画能增添韵致;可现在的居室小,若挂上这种大型装饰品,会带来视觉上的不爽。  第三,竹帘画艺术创作的人少且实力不足。梁平从事竹帘画的,只有几个手艺并不高的人。“流芳”厂一中年画工说,他虽从事竹帘画已有20年了,但入门晚、功底浅,只能搞点临摹糊口;而陆小刚诉苦道,他的作坊属小本经营,根本请不起名家搞创作,只能低成本地维持现状。  另外,产品营销仍处于小打小闹局面。“流芳”厂仍是独资性质,这给企业带来资金短缺、营销思路落后等诸多弊端。  更生之路何在  梁平人在琢磨竹帘画如何更生。  首先,作为观赏用的工艺品,竹帘画应提高绘画技艺、改变外观,扩大其适用范围。  熊少华认为,竹帘画应讲求清爽、精致,对表现事物要着墨不多、以小见大,最好是雅俗共赏的小写意图景;而梁平县副县长陈天明表示,还须改变竹帘画的款式,如结合现代居室小巧的特点,将竹帘画由长条状变为方形,或装进框里,做家庭饰品;或将竹帘画缩小放进当地特色产品的包装盒,以在提升商品文化品位同时,又扩大竹帘画的销售渠道。  其次走产业化之路。  梁平将通过三种方式做大该产业:借助旅游文化节深挖竹帘画文化内涵,借力传媒大力提高知名度;申请原产地保护,使竹帘画成为特色产品,并提升其价值;出台措施引导企业做大盘强。如出台贴息贷款政策,解决企业资金瓶颈;向美院申请科技特派员,解决产品创新难题;引荐外地公司与“流芳”厂联袂成股份制企业扩大销路等。 来源:华龙网以上信息来自本网讯 http://www.cncraftinfo.com/news/12726.html<td bgcolor=[/img]<td class=[/img] 主题:评论 “梁平竹帘如何更生”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barfsglob1 发表于 2009-9-20 01:27:05 | 只看该作者
   应该还有一家叫竹帘画坊的在生产吧,虽然规模也不大,但质量却没有说的哦!我都买了好几回了![img][/img]<!--输入-->记录:2 页码: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