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返回首页

8551110535的个人空间 http://bbs.56china.com/?19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野性佛顶山

已有 1081 次阅读 2015-4-27 07:59 |系统分类:民族旅游


        对于本土的山水,唯有记着。因为它永远是这一方的土。除非你有朝一日流向了他方——你是被逼迫的。佛顶山于我也是一样,司空见惯,却依旧深爱着。

        小黄是咱们贵州人,在北京开了一个大大的“建筑店”,于是想回来,看看我们是不是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还说:我开起宝马来。我说:不用了。你那东西在我们这里没有用,高速公路、铁路、飞机都有,人又不挤,方便得很。

        往哪儿走?贵州的施秉已是世界自然遗产了,云台山、杉木河、潕阳河、黑冲……哪里不是你“逗留”之地?他说:那好嘛,就去走走佛顶山。我想:也行!

        不过这佛顶山确实也怪怪的,让人不知所终。石阡说是石阡的,施秉说是施秉的,余庆说是余庆的——其实都是大家的,贵州的,中国的。这“行政区域划分”,让我们莫衷一是。20101月,贵州佛顶山获得“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称号。本是一座山,1985年就由贵州省林业厅列为重点保护区。1986年就已经是“贵州佛顶山自然保护区”了,但,明确的只是施秉片区。又于2006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那又只是石阡片区。2014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在北京进行,贵州省佛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全票通过,这又只是石阡片区(不包含施秉县境内的佛顶山)。而施秉又才在20153月才启动施秉片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下一步,可能还是要折腾——如果想入“世遗”。

        2013年石阡县的人说,佛顶山周边频繁出现神秘大型动物爪印或声音的现象,有人猜测是虎,有人说是豹,也有人认为是豹猫……而施秉的百姓说,那大猫本来就从我家土过去的,我们不知道找哪个送给报社而已。施秉马溪乡一个小伙子,找了点钱,在峰顶上立了一块碑,只是说这山的海拔高度是1869.3米,这对于游客来说是件好事,可就有人不同意,非要把这碑放倒,丢进了山谷间。当石碑的第一个跌落声传出时,先是笨拙的锦鸡起飞了,猿猴野兽们面面相觑。当沉闷的第二个重重跌落声响彻云霄之后,它们携家带眷毫无目标的亡命而逃,它们在想:这人类怎么了?据说,它们出逃三月而不敢归家。原因我也不清楚。我只是说:何必如此?同是一家人,本是一座山,石阡、施秉两地百姓世代都围绕山头住,已五六个世纪了。为何还有如此之举动?“老大”都到哪里去了?南海几十个国家,他们都懂得“共同开发”,这还与国家“主权”有关呢。

        好吧。不多说了。说说我们这次去的感觉受好了。

        那天,我们是从马溪乡驻地出发的。小黄是城里人,第一次走进这样的山谷。这是一条新修的便道,坡很徙,车子必须是四轮驱动才行走。一路是深山老岭,林壑谷深。过了荒田湾,又上飞水岩。树也由密变疏,阳光也灿烂起来。我想,这可能是由于山高,离太阳近的原因。

        这里原是集体时候的茶场,现在有百姓在这里放牧牛羊。牛羊我没见到,倒是看到这里放养黑猪。黑猪都不肥,身上的毛确很粗很黑。百姓说这叫佛顶山香猪。在施秉,我只知道有白洗黑猪。我是白洗人,知道它是贵州的名特地方猪种。毛黑、体短、耐粗饲、肉嫩、味鲜。也许这些猪就是吧。不过卖价很好,城里爱跑到这里来购买。

        其所谓茶场,其实就是明初时的“千家苗寨”遗址。这是上次考察时,就知道了的。邓氏是明代来的,入黔先祖叫邓金真。他是江西丰城县人。明正德、嘉靖年间,是驻偏桥卫马溪屯的将领,在镇压佛顶山“千家苗寨”苗民的战斗中,阵亡,被敕赠为“镇国将军”。是他将佛顶山“千家苗寨”消灭的。一个在明代就冠以“千家苗寨”苗寨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同一时期来镇压消灭这个“千家苗寨”的人,还有明太子太保朱英之先祖(参见《明太子太保朱英是施秉人吗?》一文,吴安明 作)。朱英之祖,灭了苗,因功受地,所以在此设“朱家铺”,把持着施秉通往石阡的交通要道,发了不少黄财。因钱太多,每至农历的六月六还用晒席晒金银财宝。

        佛顶山“上镌佛像,因名”。 明天启年间,在佛顶山麓南面的牛塘山建起了天庆寺。嘉慶十三年(1808年)至嘉慶十九年(1814年)先后购买了庙产地若干亩(此根据现存碑文残片记录而知),为保险起见还“刻碑为记”。从此,佛顶山香火旺盛,朝钟暮鼓不绝于耳。那时的印元和尚经营的佛顶山,可谓登峰造极,《旧志》载“佛顶梵钟:其山高大,形如佛顶,古刹建其上,晨钟撞动,若出云表。行驶旅过之,闻钟梵之音,莫不徘徊仰止。”那可真是个神话般的世界。

        我们去的时候,只见庙址里有一碑。碑文为道光年间,施秉县正堂加五级纪録七次的官员,名叫杨为佛顶山出示了禁砍竹木令。令云:“为严禁砍伐,以肅山门事,照得天庆寺供奉,佛像理宜肅静,以昭慎重,该寺竹木亦应听寺僧管理,……除已往不咎外,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天庆寺附近居民佃户诸色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倘敢仍前在寺,滋扰霸砍竹木,该僧指名具禀,以凭差提究治,本县言出法随,决不宽贷,各宜凛遵,毋违。特示!”从此碑说明,当时也有不孝之徒在天庆寺做过“乱砍滥伐”之事而已。

        这次因为是考察,我们没有去金顶。王代明是最早开发佛顶山的年轻人,为了这方佛宝之地有名,他从自家的村落开壁了一条通往佛顶山主峰的小公路,花了几十万块钱。效果如何?我不知道。但我所能清楚的是苗族老省长王朝文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居然千里迢迢,从省城跑到他那里去,为他鼓劲,并题写“佛顶山庄”之名。中国“户外网”几千号人,到那里给予肯定,获了个“必选”基地,同年让佛顶山获得“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称号。同时,这小伙子也因此获得深圳一个美丽的大学生的芳心,硬是舍近救远,跑到这山沟沟里来,和这个“斗杠吊下来——认不到是‘一’字”的小伙子结婚。要知道,小伙子所住的寨子叫“陈家屋基”,《施秉地名志》载:“因明代陈家居住而得名”。王代明的先祖是清初才入住的,现在这个寨子只有他一家,所以叫独家村。

        有得有失,在这里,我们说不清楚。可现实就是如此。

        沿着这条小公路,我们往“陈家屋基”前去。王代明一路介绍当地的民情事故。他还介绍说,他所在的这个村,原来还有蓝家居住,现还有蓝家祖坟地。蓝姓在这一带应当是犵蔸(现改为革家,未识别民族。因古代以‘罗雀狩猎’为生,明清取名为‘犵蔸’),后迁出,走施秉、黄平、凯里一带去了。

        因为是秋天,一路上野果野菜比较多,比如荔枝、核桃、野阳荷、板栗、蕨类等等。荔枝树不少,树上结果很多。这果子不同于广西的荔枝,它是红色的,果子很小,甜如蜜汁。核桃树很矮,却结出硬硬的那种核桃。据说这核桃有药效,可在手中搓揉,一般用作把玩、保养和收藏,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土话叫“野阳荷”的东西是当菜吃的,它属野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5米左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药同源的膳食纤维蔬菜。它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丰富的纤维素,有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消积健胃等功效,对治疗便秘,糖尿病有特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那天我在打荔子吃的时候,在树下居然看到一大簇野阳荷植株。仔细瞧瞧,不错——正是收获季节,收了十余个。我原以为只可用作炒着吃,谁知小王确说可以烧着吃。头一次听到有这种吃法。后到小王家,我烧熟了之后,与烧茄子一起伴着,加上一些调料,果然不错。

        王代明家是个典型的山村农家,一橦三间大瓦房在中,左右配着耳房各一栋。他的母亲已上山打板栗去了,大门并不上锁。除一条不大的狗在狂吠之外,没有别的人。水从屋后自流出来,在池子里哗哗作响,并疯狂地溢流出来,这不叫浪费——太多了。推开厢房,里面有小厅,围桌,还有所有的家什。蜜蜂则没目的乱窜,有时碰到人的脸上。这家伙不按规矩砌巢,碗柜里、仓库里、鸡窝旁……“为所欲为”。不过并不蜇人,大家“和平共处”。在吃饭之前,主人装了一碗给我们泡茶喝,碗放在桌面上,那些家伙舍不得,非要到碗边转悠不可。你得尽快将那蜜放到茶碗里去,否则它要倒乱的。

        我们的这一餐生活很好,除了一大碗腊肉之外,芛子、蕨菜、阳荷、茄子、香菇等等。酒是家烤的,这其中也放着蜂蜜——地道的野餐。这样的生态大餐,当然大家一定“二浑二浑”方才罢休。

        离开他家时,我们将往回走了。这是一条小河,其名叫小岗河。是一条小溪流,其流量不大,确很清澈。其两岸是悬崖绝壁,高大的林木,千姿百态的滕萝,让一条小溪不见天日。就是在这小溪边,我们亲眼目睹了一颗叫“金龙”的树。这颗“金龙树”约20米高、树径最大处合围0.7米,树干、枝褪去外层老皮后通体金黄,直刺云霄,树冠如云、叶绿发亮,故被当地百姓称之为“金龙树”。这棵“金龙树”在森林中金碧辉煌、独树一帜,被村民誉为“神树”。回来之后,我查百度,真的不知道这是什么树种,其属何为。据说,佛顶山仅此一株,这只得等有关专家前来鉴定了。

        佛顶山已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它是养在深山人未知。这沟壑的水,这脊梁的树,构成了一个静寂而鲜活的世界。我能说什么?去吧!用你的感官去与这方水土亲呢吧!

 

    0一五年四月二十五日于偏桥古镇

 

    作者: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 紫夏)

邮箱:Wam520sb@163.com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